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潘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8年11月17日 (六) 11:17 由 Harmony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新条目)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潘鹤,别名潘思伟,著名雕塑家,1925年生于广州,籍贯广东南海。曾从岭南派画家学国画。后在香港、澳门等地从事肖像雕塑。1949年后进入华南人民文艺学院学习。历任广州美术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国美协常务理事、广东分会副主席和全国城市雕塑艺委会副主任。潘鹤致力于雕塑艺术64年,从事美术教育45年。创作大型雕塑105座,分别建立于63个城市广场上。室内雕塑18座为国家级美术馆、博物馆收藏,20座为市级美术馆公共场所收藏。潘鹤的艺术成就载入《世界美术史》及《中国美术史》,其传略被收入多种《中国当代名人录》及《国际名人录》。著有《潘鹤雕塑作品选集》、《潘鹤水彩纪游》。铜雕《开荒牛》1984年获第六届全国美术展览金质奖。

在其七十多年的藝術生涯中,他創作的大型戶外雕塑作品一百多座,分布於國內68個城市的廣場,多座作品獲國家級最高金牌獎和最佳獎。數十座室內雕塑為國家級美術館、博物館及省市級公共美術館收藏。50年代有《艱苦歲月》《課餘》。60年代有《洪秀權》《省港大罷工》。70年代有《睬你都傻》《廣州解放像》《珠海漁女》。80年代有《深圳開荒牛》《張家界-賀龍像》《愛因斯坦頭像》《華清池-楊貴妃》《上海龍華烈士》《廣州南越皇博物館外牆》《福建-陳家庚像》《日本-和平少女》。90年代有《內蒙古-和親》《不作奴才才有明天》《自我完善》《重逢》《虎門銷煙》。21世紀有《廣東抗非典紀念碑》《新疆-水來了》…… 鑑於1980年代戶外雕塑在20世紀被遺棄,全國高校雕塑課程已轉型為民間工藝的三雕為主的歷史背景下,潘鶴當即向全國提出「雕塑主要出路在室外」「社會主義是城市雕塑的最佳土壤」等觀點和文章。同時還將城市雕塑創作課程引入高等藝術教育範疇,並於1984年首創美院雕塑系與華南理工學院合辦二年制的美術與建築設計結合選修班課程,是全國雕塑教育改革的先行者。 1980年被國務院人事部授予「國家級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的稱號;全國總工會授予國家級「五一勞動獎章「及「全國優秀雕塑家」稱號 。其藝術成就載入前蘇聯國家科學院、美術院編撰出版的《世界美術史》及中國出版的《中國美術史》,其傳略被收入多種《中國當代名人錄》及《國際名人錄》,1956年創作《艱苦歲月》於50年代收編入全國小學課本,延用至今。2003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頒布「造型藝術終身成就獎」及廣東省文藝領軍人物稱號。1997年廣東省政府為其建立「廣東美術館潘鶴雕塑園」,2008年廣東省廣州市政府為其在海珠區建立占地40畝的「潘鶴雕塑藝術園」。2009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全國文聯及中國美術家協會共同頒布的「首屆中國美術獎終身成就獎」, 2009年獲中國國家畫院授予文藝界首批「院士」勛號。2010年獲廣東省首屆文藝終身成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