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武藏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1年12月15日 (三) 18:17 由 白秀峰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武藏国.jpg|缩略图|[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6%AD%A6%E8%97%8F%E5%9B%BD&step_word=&hs=0&pn=3&spn=0&di=19140&pi=…”)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武藏國(むさし)(Musashi),屬東海道,俗稱武州。石高約67萬石(慶長時)。現在之東京都、埼玉縣全境、神奈川縣橫濱市、川崎市全境。古代無邪志國、胸刺國、知夫國之地。大化改新後合為一國。初屬東山道,寶龜二年(771),入屬東海道鎌倉時代,成為關東八國之一。廢藩置縣後,分置八縣,最後合歸為埼玉縣、東京都、神奈川縣。 武藏國共有21郡(後來增為22郡),是僅次於陸奧國40郡的大國。

歷史

國內東部為平原,西部為山地,由於廣闊的關東平原,自古以來農業畜牧業發達,平安時代的莊園歸豪門所有,後在地武士團勢力擴大,平安末期到室町時期出現了橫山,豬俁,兒玉,丹,西,私市,村山黨之稱的武藏七黨割據的局面。平安末期作為平家知行國,坂東八平氏中的秩父氏為國內最大勢力,鎌倉幕府建立後處於源賴朝的支配之下。 之後新田義貞率領打倒鎌倉幕府的武士團中,武藏武士多有從者。室町幕府建立後,屬於關東管領的支配下。到戰國期管領上杉氏支配衰弱,相模的後北條氏趁機將武藏納入自己的版圖。由相模入侵武藏的北條氏康在河越夜戰中擊破扇谷上杉氏,1552年,追放了關東管領上杉憲政,為關東管領支配武藏的歷史畫上了休止符。 1561年,上杉憲政將管領職務讓與上杉謙信,為了從北條氏手中取得關東,他14次關東出陣,多次入侵武藏等地,嚴重阻礙了北條氏的發展。但北條氏康也奪取了親上杉方太田資正的松山,岩規等城,慢慢擴張勢力,同時築造了國人和地侍等支配體制。氏康將江戶城給予重臣遠山直綱,瀧山城給予次子北條氏照,缽形城給予三子北條氏邦,岩規城給予孫子氏房等一族。重臣支配的武藏,成為關東制霸的最重要據點。 1568年,武田信玄攻擊今川家,與今川家同盟的北條氏開始與武田氏敵對,信玄因此也開始出兵關東。受到信玄威脅的氏康,與宿敵上杉謙信議和,一起對抗信玄。1569年,信玄大軍入侵武藏,攻略缽形城,逼近小田原。但氏康1571年死後,武田與北條氏政再次達成和睦。之後,北條氏再次安定地支配了武藏。直到1590年豐臣秀吉討伐小田原,豐臣軍上杉景勝和前田利家由上野,下野入侵武藏,攻略松山,忍,岩規缽形,江戶,八王子等諸城。北條滅亡後,德川家康移封關東八國,進入了江戶城,並着手開發城下。家康1592年開始整備江戶城,德川幕府成立後作為將軍的居城。[1]

地理

占有關東平原大部分的關東之國。東以江戶川與下總國接壤,東北與下野國接壤。利根川為北部與上野國的邊界,西北以甲武信岳與信濃國相鄰。西以秩父山地和關東山地一直延續到甲斐國,西南通過多摩丘陵與相模國接壤。古代為東山道一國,後變成大和朝廷東北經略之國,變成了東北和關東之間的重要地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