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稱光天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11月14日 (四) 22:55 由 Xfd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removed Category:軍政人物 using HotCat
前往: 導覽搜尋
原圖鏈接稱光天皇:是日本室町時代的第101代天皇。諱躬仁,後改名為實仁

稱光天皇(1401年5月12日-1428年8月30日,在位:1412年10月5日 - 1428年8月30日),男,是日本室町時代的第101代天皇。諱躬仁,後改名為實仁[1]

稱光天皇
原圖鏈接稱光天皇

1412年受後小松天皇的禪讓而登基。當時足利義滿因為日野氏是外戚的關係,於是義滿娶了日野資國的妹妹日野業做正室。即位以後,由後小松天皇實行院政。[2]

稱光天皇 1
原圖鏈接

稱光天皇本來就體弱多病,也沒有生育男嗣,於是由後小松天皇迎伏見宮家出身的彥仁親王(之後的後花園天皇)為養子,之後將其立為皇太子。 1428年8月30日,體弱多病的稱光天皇過世,年僅二十八歲。[3]

原圖鏈接稱光天皇

人物經歷

稱光天皇(日語:稱光天皇/しょうこうてんのう;1401年5月12日-1428年8月30日)日本室町時代的天皇,為第101代天皇,在位:1412年10月5日 - 1428年8月30日。諱躬仁(日語:躬仁/みひと),後改名為實仁(日語:實仁/みひと)。

稱光天皇的踐祚,是朝幕之間微妙複雜的情勢作用的結果。明德三年(1392)南北朝合體,合體的基本條件之一就是由原先南北朝的大覺寺統和持明院統交替繼承皇位。南北合體前後小松天皇尚還沒有指定皇太子,這樣皇位繼承人的問題就成為反幕府的舊南朝勢力與幕府力量角逐的目標了。

應永十五年五月,參與南北合體交涉的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滿死去,將軍職位由其子足利義持繼承。幕府與舊南朝勢力之間越發隔閡,各種幕府打算撕毀協議自行安排皇位繼承人的謠言不斷傳到正在翹首期盼的南朝後龜山院耳中。應永十七年三月,後龜山院親訪室町殿(足利義持)就皇位問題進行談判。

談判顯然沒有任何結果,同年十一月後龜山院自京都出走,滯留原南朝據點吉野大約六年,以此來表達對室町幕府出爾反爾的強烈憤怒。作為回應,應永十九年室町幕府安排了持明院統躬仁的踐祚。後龜山院出走以後,伊勢國司北畠滿雅等舊南朝勢力蜂起反抗,南北朝的爭亂仿佛重開。

南北合體之後稱光天皇的踐祚顯示了室町幕府進一步控制朝廷的決心與行動。

諡號

諡號「稱光院」,取自第48代稱德天皇與第49代光仁天皇名中各一字。

在位中的年號

應永1394年-1427年

正長1428年

陵墓地

葬在京都府京都市伏見區深草坊町的深草北陵。

日本天皇

第一系

神武天皇 ( 前660-前585) ▪ 綏靖天皇 ( 前581-前549) ▪ 安寧天皇 ( 前549-前511) ▪ 懿德天皇 ( 前510-前477)

孝昭天皇 ( 前475-前393) ▪ 孝安天皇 ( 前392-前291) ▪ 孝靈天皇 ( 前290-前215) ▪ 孝元天皇 ( 前214-前158)

開化天皇 ( 前158-前98) ▪ 崇神天皇 ( 前97-前30) ▪ 垂仁天皇 ( 前29-1970) ▪ 景行天皇 ( 1971-130)

成務天皇 ( 131-190) ▪ 仲哀天皇 ( 192-200) ▪ 應神天皇 ( 270-310) ▪ 仁德天皇 ( 313-399)

履中天皇 ( 400-405) ▪ 反正天皇 ( 406-410) ▪ 允恭天皇 ( 412-453) ▪ 安康天皇 ( 453-456)

雄略天皇 ( 456-479) ▪ 清寧天皇 ( 480-484) ▪ 顯宗天皇 ( 485-487) ▪ 仁賢天皇 ( 488-498)

武烈天皇 ( 498-507) ▪ 繼體天皇 ( 507-531) ▪ 安閒天皇 ( 531-535) ▪ 宣化天皇 ( 535-539)

欽明天皇 ( 539-571) ▪ 敏達天皇 ( 572-585) ▪ 用明天皇 ( 585-587) ▪ 崇峻天皇 ( 587-592)

推古天皇 ( 592-628)

第二系

舒明天皇 ( 629-641) ▪ 皇極天皇 ( 642-645) ▪ 孝德天皇 ( 645-654) ▪ 齊明天皇 ( 655-661)

天智天皇 ( 661-671) ▪ 弘文天皇 ( 671-672) ▪ 天武天皇 ( 673-686) ▪ 持統天皇 ( 686-697)

文武天皇 ( 697-707) ▪ 元明天皇 ( 707-715) ▪ 元正天皇 ( 715-724) ▪ 聖武天皇 ( 724-749)

孝謙天皇 ( 749-758) ▪ 淳仁天皇 ( 758-764) ▪ 稱德天皇 ( 764-770) ▪ 光仁天皇 ( 770-781)

桓武天皇 ( 781-806) ▪ 平城天皇 ( 806-809) ▪ 嵯峨天皇 ( 809-823) ▪ 淳和天皇 ( 823-833)

仁明天皇 ( 833-850) ▪ 文德天皇 ( 850-858) ▪ 清和天皇 ( 858-876) ▪ 陽成天皇 ( 876-884)

光孝天皇 ( 884-887) ▪ 宇多天皇 ( 887-897) ▪醍醐天皇 ( 897-930) ▪ 朱雀天皇 ( 930-946)

村上天皇 ( 946-967) ▪ 冷泉天皇 ( 967-969) ▪ 圓融天皇 ( 969-984) ▪ 花山天皇 ( 984-986)

一條天皇 ( 986-1011)

第三系

三條天皇 ( 1011-1016) ▪ 後一條天皇 ( 1016-1036) ▪ 後朱雀天皇 ( 1036-1045) ▪ 後冷泉天皇 ( 1045-1068)

後三條天皇 ( 1068-1072) ▪ 白河天皇 ( 1072-1086) ▪ 堀河天皇 ( 1086-1107) ▪ 鳥羽天皇 ( 1107-1123)

崇德天皇 ( 1123-1141) ▪ 近衛天皇 ( 1141-1155) ▪ 後白河天皇 ( 1155-1158) ▪ 二條天皇 ( 1158-1165)

六條天皇 ( 1165-1168) ▪ 高倉天皇 ( 1168-1180) ▪ 安德天皇 ( 1180-1185) ▪ 後鳥羽天皇 ( 1183-1198)

土御門天皇 ( 1198-1210) ▪順德天皇 ( 1210-1221) ▪ 仲恭天皇 ( 1221-1221) ▪ 後堀河天皇 ( 1221-1232)

四條天皇 ( 1232-1242) ▪ 後嵯峨天皇 ( 1242-1246) ▪ 後深草天皇 ( 1246-1259) ▪ 龜山天皇 ( 1259-1274)

後宇多天皇 ( 1274-1287) ▪ 伏見天皇 ( 1287-1298) ▪ 後伏見天皇 ( 1298-1301) ▪ 後二條天皇 ( 1301-1308)

花園天皇 ( 1308-1318) ▪ 後醍醐天皇 ( 1318-1339) ▪ 後村上天皇 ( 1339-1368) ▪ 長慶天皇 ( 1368-1383)

後龜山天皇 ( 1383-1392) ▪ 光嚴天皇 ( 1331-1333) ▪ 光明天皇 ( 1336-1348) ▪ 崇光天皇 ( 1348-1351)

後光嚴天皇 ( 1352-1371) ▪ 後圓融天皇 ( 1371-1382) ▪ 後小松天皇 ( 1382-1412)

第四系

稱光天皇 ( 1412-1428) ▪ 後花園天皇 ( 1428-1464) ▪ 后土御門天皇 ( 1464-1500) ▪ 後柏原天皇 ( 1500-1526)

後奈良天皇 ( 1526-1557) ▪ 正親町天皇 ( 1557-1586) ▪ 後陽成天皇 ( 1586-1611) ▪ 後水尾天皇 ( 1611-1629)

明正天皇 ( 1629-1643) ▪ 後光明天皇 ( 1643-1654) ▪ 後西天皇 ( 1654-1663) ▪ 靈元天皇 ( 1663-1687)

東山天皇 ( 1687-1709) ▪ 中御門天皇 ( 1709-1735) ▪ 櫻町天皇 ( 1735-1747) ▪ 桃園天皇 ( 1747-1762)

後櫻町天皇 ( 1762-1770) ▪ 後桃園天皇 ( 1770-1779) ▪ 光格天皇 ( 1779-1817) ▪ 仁孝天皇 ( 1817-1846)

孝明天皇 ( 1846-1866) ▪ 明治天皇 ( 1867-1912) ▪ 大正天皇 ( 1912-1926) ▪ 昭和天皇 ( 1926-1989)

明仁天皇 ( 1989-2019) •德仁天皇(2019--)

參考來源

  1. 稱光天皇 .和風日本資訊.2012-09-29[引用日期2015-02-26]
  2. 稱光天皇_全歷史 2017年7月7日 - 稱光天皇(日語:稱光天皇/しょうこうてんのうShōkōTennō;1401年5月12日-1428年8月30日)日本室町時代的天皇,為第101代天皇,在位:1412年10月5日-1428...
  3. 稱光天皇 簡歷 - 名人簡歷 稱光天皇簡介、簡歷及介紹:稱光天皇,諱躬仁,又名實仁。父為後小松天皇,母親是光范門院日野資子,日本室町時代的一位天皇。 1412年受後小松天皇的禪讓而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