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家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4月19日 (五) 08:07 由 Ted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个人荣誉
前往: 導覽搜尋
黃家駟
黃家駟
出生 (1906-07-14) 1906年7月14日(117歲)
江西玉山
逝世 1984年5月14日(1984-05-14)(77歲)
國籍 中國
職業 胸外科學家

黃家駟(1906.7.14-1984.5.14),漢族,出生於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是中國著名的胸心外科學家、醫學教育學,中國科學院院士。 黃家駟1933年畢業於北京協和醫院,而後分別在上海醫學院工作和美國密執安大學留學工作,回國後創建了中國醫科大學並且一直從事醫學教育工作。 黃家駟生前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醫學科學院名譽院長,中國首都醫科大學名譽校長,是一、二、三、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黃家駟晚年還不遺餘力地投身於開拓中國還處於萌芽狀態的生物醫學工程學,為這門邊緣學科的建立和發展做了大量工作,是中國心胸外科學和生物學工程學的奠基人之一。

人物生平

有志少年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7月14日),黃家駟出生於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縣城的一個封建的書香門第家庭。 中華民國八年(1919年),五四運動將反封建思想帶到玉山,黃家駟離開玉山進入南昌小學堂學習。 中華民國十年(1921年)春,順利考入南開中學初中二年級,與曹禺等同窗攻讀。 中華民國十四年(1925年),「五卅」慘案爆發,他和同學們激於義憤,衝破協和的禁令走上街頭遊行示威的行列。 中華民國十七年(1928年),黃家駟以優異的成績進入北京協和醫院本科學習。

主要著作

序號 著作 1 軍陣外科學 主譯自E,A,Graham等,華東醫務生活社 1951 2 胸部外科學 譯自蘇安且拉娃 人民衛生出版社 1954 3 外科學各論(主編) 1960 人民衛生出版社   外科學第二版(主編) 1964 人民衛生出版社 1972年修改後重版再印   外科學第三版(主編) 1979 人民衛生出版社   外科學第四版(即黃家馴外科學) 人民衛生出版社 4 醫學百科全書胸心外科學分卷部分條目(副主編) 上海科技出版社 5 人工心臟輔助循環 主譯自helix,dJnger 人民衛生出版社 6 農村醫學(新泉醫學班教材) 1965,12. 人民衛生出版社 7 農村衛生員課本(試行本) 11966·2 人民衛生出版社 (上表所有參考資料來源於:黃家駟論著目錄

主要成就

外科醫學 民國34年(1945年)首先在上海創建胸腔外科,施行手術,並協助中美醫院、澄衷肺病療養院等開展胸腔外科手術。1951年首創食管胃頸部吻合術,擴大根治範圍,降低手術死亡率。 1957年組建國內第一所胸腔外科專科醫院——上海市胸科醫院,並組織上海胸腔外科醫師總結千餘例肺切除術治療肺結核的臨床經驗,建立肺切除術操作常規,提出對肺癌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倡議。 1960年對支氣管成形術和心臟外科體外循環進行研究,改進先天性心臟病動脈導管未閉的切斷縫合方法。 1959年,創建國內第一所八年制醫科大學——首都醫科大學。 黃氏治學嚴謹,誨人不倦,學生遍及全國,國內一些知名的胸腔外科專家都得到他的指導和培養

人物評價

上饒日報:他在半個世紀的醫學生涯里,用自己精湛的醫學技術,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救死扶傷,艱苦奮鬥,為我國的醫學科學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也給後人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中國醫學教育家吳階平:黃家駟有一種對待事業的韌性,認準了的工作,他是敢于堅持到底的。 中國醫學家石美鑫:師道垂世,永誌不忘。 科學出版社特聘編審黃文昆:文革」中,他因「復辟舊協和」挨批;過後,他竭盡全力於醫大的復校和老三屆學生的成長,回爐、招研以及放寬考研的年齡限制等,以及後來開展國際交往、學術交流,送出去、請進來,不知默默做了多少工作,言行輕描淡寫,從不張揚,辦的都是實事,毫無虛榮。對學生和同事、朋友,他都是盡其所能,有求必應。這是我們在家裡長年目睹的。

個人榮譽

  • 1979年,黃家駟獲得世界傑出醫學教育家榮譽獎
  • 1981年,載入「世界名人錄」,並被授於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榮譽市民」稱號。
  • 1988年,黃家駟死後被中國醫學會授予「胸心血管外科科學進步貢獻獎」。
  • 曾任蘇聯和印度醫學科學院院士和委員,中國科學院主席團成員、學部委員(院士),國家科委醫學組副組長、生物醫學工程組組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國家發明評選委員會副主任,衛生部醫學科學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協副主席,中華醫學會副會長,中華外科學會會長,中華醫學教育學會副理事長及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理事長。還被推選為全國第一、二、三、四屆人大代表,全國第五、六屆政協委員,同時也是美國胸外科委員會創始人之一,也是蘇聯醫學科學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