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吳以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2年8月22日 (一) 19:35 由 习包子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add)
前往: 導覽搜尋

吳以嶺

吳以嶺

吳以嶺(1949年10月24日—),中醫心血管病專家,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1979年南京中醫學院首屆碩士研究生,現為主任醫師教授、國家973首席科學家、國家人事部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常務理事、河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副會長、《河北中醫》雜誌副主編、《疑難病雜誌》總編輯。200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吳以嶺教授創建了中醫絡病學新學科,促進了中醫學術發展。他首次建立「絡病證治」學說,並應用絡病理論指導難治性疾病治療,研發出9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准字號創新中藥。2018年10月25日,吳以嶺以66.9億元財富排名《2018福布斯中國400富豪榜》第350位。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吳以嶺 職業 中醫專家,博士生導師,科學家
國籍 中國 畢業院校 河北醫科大學
出生地 河北省故城縣 民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49年10月24日 主要成就 獲2007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以嶺藥業創始人
代表作品 《絡病學》

人物簡介

吳以嶺,河北省故城縣人,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1979年南京中醫學院首屆碩士研究生,現為主任醫師教授、國家973首席科學家、國家人事部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常務理事、河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副會長、《河北中醫》雜誌副主編、《疑難病雜誌》總編輯。 2011年12月17日當選為河北省科協第八屆全省委員會副主席。他還是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以嶺藥業創始人。

吳以嶺教授始終堅持工作在科研、醫療一線,為了中醫藥事業的發展,為了中醫藥學術創新傾注了大量心血。先後培養博士後2人、博士10人、碩士二十餘人。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致力於中醫絡病理論的創新性研究,承擔了國家973項目"絡病理論指導血管病變防治的基礎研究",被聘為該項目首席科學家,主持承擔國家863、國家十五攻關、十一五支撐等國家、省部級科研課題二十餘項,主編《絡病學》專著獲2005年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著作一等獎,以此為基礎編寫了新世紀高等中醫院校創新教材《絡病學》。系統構建絡病理論體系,創立絡病學研究理論框架"三維立體網絡系統",研究絡病發病、病機、辨證、治療,初步建立絡病證治系統。

200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973項目

絡病學說與針灸理論的基礎研究

2005年7月1日,國家科技部公布了2005-2006年度立項的973項目,由河北以嶺醫藥研究院為牽頭單位,包括中山大學中西醫結合研究所、協和醫科大學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復旦大學、中國醫科大學、第二軍醫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等國內10所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共同申報的"絡病學說與針灸理論的基礎研究"獲得了973立項資助,整個項目資助資金達1800萬元。項目研究人員46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0人,具有醫學博士學位者29人,吳以嶺教授為該項目首席科學家。

以嶺醫藥集團

以"絡病學說"理論為依託研製國家級新藥5個,並實現產業化的以嶺醫藥集團堅持以基礎理論創新為指導,創新藥物研發思路、生產工藝,全面建設創新型企業。作為一家民營醫藥企業,以嶺醫藥集團投入了上億元資金進行創新藥物研發和研發平台建設,並且以每年總收入6%的資金投入到新藥研發中,鑄就了"科研、教學、臨床、生產、營銷"五位一體的現代醫藥研發與生產的高技術平台,走出了一條自主創新的企業發展之路。

經歷

兩千多年前的中國正處於戰國時代,秦王政使秦國成為戰國七雄中的最強者,而擋在他吞併六國的征途上的最頑強的對手就是南方的楚國。公元前222年,秦國派出名將王翦和蒙武率領60萬大軍進攻楚國,而以楚國大將軍項燕為首的項氏一族也率領了40萬軍隊迎擊,這場戰鬥決定了100萬人的生死。項燕的孫子項少羽(項羽)也投入到了這場戰鬥中,奮勇殺敵。

秦楚之戰,項燕兵敗陣亡後,其孫少羽率領的項氏軍隊與秦國名將蒙恬的黃金火騎兵交鋒於戰場上。少羽雖然年少,但是英勇善戰,令蒙恬刮目相看。後提及項燕之死,激起了少羽的怒火。少羽與蒙恬激烈交戰,然而還是無法改變項氏軍隊被困的處境。這時墨家出手援助,墨家統領高漸離、雪女、大鐵錘、盜跖的到來,使得項氏一族得以撤離。

百步飛劍

縱橫家「劍聖」蓋聶叛逃秦國,攜故人荊軻之子荊天明亡命天涯,在連續與三百秦兵作戰後,重傷昏厥。天明為照顧受傷的蓋聶意外點燃林中報警的煙火,引來了楚國項氏一族。就在少羽擒住天明的時候,「流沙」四天王排名第四的韓國力士無雙鬼出現,來追殺蓋聶與天明,並殺死了幾名礙事的項氏一族成員。無雙和少羽展開搏鬥。少羽不敵無雙,被抓住。天明靈機一動,用裝有火流星的烤山雞解救了少羽。就在無雙再次發起攻擊時,蓋聶及時甦醒擊殺了無雙,解救了眾人。項氏一族立即組織族人和蓋聶、天明一同逃亡,但還是被「流沙」首領衛莊從留守士兵的口中打聽到了蓋聶一行人的逃亡路線。於是衛莊派出「流沙」四天王排名第三的蒼狼王繼續追擊。夜下,蒼狼王召喚狼群包圍了眾人的馬車,重傷的蓋聶難以應對。最終天明再次靈機一動,利用火重創蒼狼王。少羽亦配合擊退了蒼狼王。但蓋聶重傷昏迷不醒。此時,墨家少女高月出現,帶領眾人來到鏡湖醫莊請墨家統領「醫仙」端木蓉出手相救。蓋聶和天明留在醫莊接受治療,同行而來的項氏一族則先行一步前往墨家機關城。在機關城中,少羽憑藉天生神力在和大鐵錘的比試中獲得勝利,並被大鐵錘高度評價。這時,天明一行亦來到機關城。少羽遭天明暗算。因為墨家做事秉承光明正大的原則,大鐵錘忍不住出手教訓天明。最後雪女出面調解。

夜盡天明

秦國聯合「流沙」攻打墨家機關城,端木蓉讓三人躲入墨家禁地。天明、少羽和月兒在墨家禁地內齊心協力,先後通過了危險重重的「虎跳」、「猿飛」、「龍喉」,其中在「猿飛」一關中少羽更是克服了自幼恐高的弱點。接下來,出現在三人面前的是兩條不同的道路。三人在禁地中面臨「俠道」、「王道」之擇,忽然出現的危急狀況讓三人不得不分頭行動。踏入「王道」之室的少羽面對的是一副棋盤,卻不是適合兵家的圍棋,而是與圍棋棋理相反的「墨攻棋陣」(原型為黑白棋),整個棋局瞬息萬變,令少羽措手不及。但少羽最終回憶起父親在陣亡前對自己的激勵,終於逆轉形式,贏得了棋局,得到了武器「破陣霸王槍」。少羽從禁地出來後,與天明、月兒會合。盜跖被「流沙」四天王排名第一的白鳳追殺,難以脫身,幸得三人共同駕駛的機關白虎牽制住白鳳而成功脫身。然而公輸家族掌門公輸仇又駕駛機關蛇出現,追殺三人。月兒告訴二人,白虎原本是由兩位成年人操作,於是在月兒的指揮下,天明和少羽一起幫助操作白虎,三人配合,終於在石林險勝公輸仇。

諸子百家

秦勢力奮力抗敵,但仍無力回天。墨家機關城覆滅後,反秦勢力轉移到齊魯桑海之地。少羽被秦國通緝懸賞五萬兩黃金。少羽以及在機緣巧合之下成為墨家巨子的天明,在儒家三當家張良的暗中保護下,分別化名「子羽」、「子明」,逃入儒家小聖賢莊,裝成儒家弟子躲避秦軍追捕。少羽因文才武藝樣樣精通,而倍受其他儒生的歡迎。小聖賢莊的日常飲食由墨家統領庖丁開設的「有間客棧」來供應,一般由打雜的小夥計石蘭負責送飯。少羽發現石蘭在小聖賢莊中偷偷留下的印記,向師父范增詢問得知,有可能為蜀山的暗號。少羽對石蘭產生了好奇心。發現她在給叢林中的某人送飯。少羽跟蹤石蘭被發現,不料「逆流沙」殺手隱蝠突然出現,準備獵殺二人。就在二人即將喪命時,一隻雌性大黑豹馱着二人飛躍深澗,幫助二人擺脫了隱蝠的致命追擊。二人經過這次事件,成為朋友,並互相產生好感。石蘭告訴少羽這個龐然大物是她的坐騎「小黑」,也正是她之前送飯給的「人」。石蘭還告訴少羽,「石蘭」是她們的族名,她的名字是小虞。

萬里長城

一日,小黑落入一群流寇之中。石蘭和流寇們戰鬥,但不敵。少羽及時趕到救下石蘭,天明和天明新結識的朋友機關無雙也隨後趕到。此時一陣號角響起,一名身着華麗鎧甲的少年將軍出現,並要和少羽單挑。原來這個少年將軍是自幼與少羽一起長大的對手兼知己——龍且。龍且向少羽報告了騰龍軍團的戰況和現狀,並將兵符轉交給少羽。在街上,三人和一個名叫韓信的落魄不堪的劍客擦肩而過,爾後又在橋上看到了韓信被無賴為難的場面。韓信為過橋從無賴的胯下爬過,無賴卻不罷休欲繼續糾纏韓信,關鍵時刻楚南公用一隻鞋子化解了這場風波。韓信的忍辱負重給了少羽很大的啟發。楚南公臨走時,又對少羽說出「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秦國聯合陰陽家圍剿墨家秘密據點,反秦勢力陷入困境。星魂、陰陽家火部長老大司命、陰陽家木部長老少司命三人最終攻破了蓋聶、道家人宗掌門逍遙子、天明、少羽四人擺出的「三才陣法」。千鈞一髮之際,石蘭出現。逍遙子藉助蜀山媒質,發動了道家秘術「夢蝶之遁」,幫助眾人平安轉移,得以撤退。地下室中的眾人商議沿密道逃跑,而天明、少羽、石蘭負責斷後。最終三人駕駛着墨家機關「零號白虎」成功逃離秦軍追殺,但隨着白虎的崩潰又墜落在蜃樓上與天明、石蘭展開新的冒險。

君臨天下

和天明、石蘭同闖蜃樓,先後遭遇了大司命等人的追擊。又因為找到虞子期留下的線索而冒險闖入雲中君住處。後被逼食大量御鬼丹,大戰雲中君徐福後雖然獲勝,但瞎了雙眼。

(待補充)

成就榮譽

當選院士

2009年12月2日從河北省科技廳獲悉,中國工程院2009年院士增選工作已經結束,共產生48名新院士。河北省推薦院士人選吳以嶺在第三輪投票中以高票通過,經過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審議,報國務院審定後,吳以嶺正式當選院士。2011年,以嶺藥業成功上市,吳以嶺家族身家超過100億元,成為名副其實的"院士首富"。

獲得獎項

繼承創新首次形成「絡病證治」體系和「脈絡學說」,創立中醫絡病學新學科,以絡病理論為指導開闢心血管疾病治療新途徑,研發治療心腦血管病的通心絡膠囊、心律失常的參松養心膠囊、慢性心力衰竭的芪藶強心膠囊等國家專利新藥,經臨床循證醫學評價證實療效確切。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部級一等獎5項及何梁何利獎。主編《絡病學》、《脈絡論》等專著,其中《絡病學》專著獲中華中醫藥學會學術著作一等獎,主編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創新教材——《絡病學》在國內30餘家高等醫學院校及新加坡中醫學院開課,建立三大絡病專業委員會及28省市絡病專業委員會。創立「理論-臨床-新藥」一體化發展模式,對推動中醫藥學術發展與現代化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