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伍国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Ms讨论 | 贡献2022年6月21日 (二) 22:45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伍国耀
原图链接

伍国耀 (1962年07月), 出生于广东台山,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动物生物化学,1986年硕士毕业;1989年博士学位毕业。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医学院和圣约翰纪念大学医学院博士后;2001年起任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教授,2012年9月被授予“杰出教授”称号。

学术兼职

美国《生物化学》(Biochemical Journal、《营养学报》(The Journal of Nutrition)、《氨基酸》(Amino Acids)、《营养生物化学》(Journal of Nutritional Biochemistry)等国际优秀SCI源刊编委,美国农业部(USDA)、美国卫生部(NIH)科研基金评选专家、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审海外评审专家、“”、“”奖励计划等项目评审专家。[1]

贡献

近年来发表论文183篇,影响因子积分达550多分,被他人引用3500多次,主编或参加编写专著30篇,被邀请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2次。1992-2007, 作为首席科学家或项目负责人主持30多项科研项目,共1200万美元。共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35人。

获得的荣誉

今年他获得了美国动物科学协会(ASAS) Morrison奖(ASAS 的最高奖项)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兼职博士生导师,海外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 亚太动物科学杂志编委和其他20个国际SCI优秀期刊的特约评审专家。 获得科技成果奖20项,美国动物营养研究最高奖:“动物营养创新及前瞻奖”。 伍教授是全美获奖第5位,也是第一位华人得奖主。 获得德州农工大学2012年杰出教授荣誉。

[2]

浅谈单细胞蛋白研究的发展与意义

伍国耀教授在氨基酸代谢,生理生化和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研究居国际前沿水平,在国际上首次阐明了各种氨基酸在肠道黏膜中代谢规律,在国际上,他首先提出了功能性氨基酸和动物对可合成氨基酸的膳食要求这二个营养学新概念。 谈及协赛(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全球独创技术生产的单细胞蛋白(BSCP)饲料的意义和其营养功能时,伍教授表示其最大的意义在于“变废为宝”。伍教授认为,把对环境有害的 副产物(例如: 氨,硫和难消化的碳水化合物) 转化成可以利用的资源是非常有意义的,无论是从环保的角度,还是从可持续资源利用的角度出发,相关研究都是值得鼓励的。而对于BSCP其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伍教授也给出了高度的评价,根据挪威生命科学大学Overland教授的团队研究显示,其原料微生物里的氨基酸组成与鱼粉相差无几,这也就保证了单细胞蛋白饲料的营养价值。[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