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抗战老兵口述史4|倪介夫: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旺姆晓红讨论 | 贡献2023年3月3日 (五) 16:15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B3DDF4" align= center| '''<big>倪介夫</big>''' |- |<center><img src=https://p2.itc.cn/q_70/images03/2…”)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倪介夫

来自网络的图片

抗战老兵口述史4|倪介夫: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近日,抗战馆工作人员走进倪介夫老人家中,进行抗战老兵口述史项目的拍摄,记录抗战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1]

倪介夫,男,汉族,原名倪景和,1925年10月16日出生于江苏省建湖县宝塔镇丁仁村。小时候家里条件尚可,在1943年之前,倪介夫一边读书,一边帮父母干农活,当时家里养了很多鸭子,倪介夫主要负责放鸭子,“担任鸭司令”。

天有不测风云,1938年夏季早稻既将收割的时候,连续几天的大暴雨,使得当时村里的稻田成为一片汪洋,大水还淹没了倪介夫家里的三间草房。三年后,倪介夫家中又发生一场大火灾,房屋及所有物品俱被烧光。接连天灾导致倪介夫家中生产、生活陷入极大困难,靠亲友借贷才能勉强维持生活,至倪介夫参军前,家里生活才逐步好起来。

“日本人发动侵略战争,把战火烧到我的家乡和我的身边了。烧、杀、抢、奸淫妇女,无恶不作,‘三光’政策,野蛮至极。我的堂叔倪家干青年时曾到日本上过学,在一次反‘扫荡’中被日军射杀当场死亡。我一位姓陈的姨表姐的丈夫,是我区小队的武装干部,日军夜间突袭‘扫荡’,他们全队被包围,日军打死、打伤多人,我那位亲戚也牺牲了。”

“我在1942年到1943年间,日军多次在我家乡大‘扫荡’,我多次东躲西藏,从死亡中逃出。一次夏季,日伪军从草埝镇据点夜袭,从我家西侧小道过去到达点曼塔邻乡公所驻地,白天日伪军分散到农户家抢劫猪、牛、羊、鸡、鸭等粮食和贵重物品,有一小股人马(约计5、6人)路过必经我家道口时发现了我,我快速跳入河水中的芦苇里逃过一劫。1942年夏季,日伪军也是从曼塔邻乡公所分散到各农户中抢劫,我发现鬼子后,奔跑一里多远,到一个叫唐家湾河东侧的一户农家稻草堆里藏起来,又逃过一劫。”

1943年,倪介夫本想考取海南中校(现为建湖县海南初级中学),学校回复他,“一年级暂时不招新生,二、三年级随时都要迎对日军‘大扫荡’,每个学生只能背上行李书包等物品,日军来了要东躲西藏,等日军走了又继续上课”。倪介夫无奈只能失去读书机会。

“面对残忍的敌人,每一个热血的爱国青年只有站起来战斗,才是唯一的出路”。倪介夫选择参军报国打鬼子,按规定,要过政治审查关,“当时团政治处除奸保卫股的特派员叫苏井泉,是个安徽人,对我很严肃的提出三点,一、军事,二、政治,三、你当兵为什么?我一一作答。一、军事,不就是跟日本鬼子打仗吗?二、政治,新四军是抗日打仗为人民嘛!三、为什么要当兵?日本鬼子来农村大‘扫荡’,屠害人民、我们当兵当然是为了打败日本人。”

1944年1月10日,倪介夫顺利入伍,加入新四军下属射阳独立团。当时的射阳县,被日伪军占领了八滩镇、泃墩镇、草埝口镇这三大重镇。射阳独立团团部设在辛庄乡前幸庄村,团属各营连分散到农村,围绕三镇周围打击日伪,进行反“扫荡”工作,保护人民财产和人身安全,并逐步建立起农村抗日根据地。倪介夫在射阳独立团供给处工作,驻地位于辛庄乡李家仓房大院,当时他的职务是供给处军需股文书。

抗战胜利后,倪介夫编入东北野战军二纵队四师十一团,跟随部队进入东北。在1947年3月冬季的靠山屯战斗中荣获军功。1948年3月,在进攻法库的战斗中,倪介夫随军强渡辽河,不幸腿膝关节严重冻伤,后在医院切除髌骨。新中国成立后,倪介夫在部队担任会计工作,正连级。1954年5月从华北军区训练三团集体转业,到河北省通县专区供销社组织检查科工作。1977年11月调任北京市水务局,1985年10月离休,现为北京市水务局离休干部。

在谈到对于日本军队战斗力的看法时,倪介夫说,“我跟鬼子打过仗,跟国民党打过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和国民党反动派,都是为了非正义而战,是反人类的,看起来他们一时强大,但是最终是注定要被灭亡的,历史上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2019年,时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倪介夫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采访最后,倪介夫将纪念章无偿捐献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抗战老兵口述史项目正在持续进行中,感谢中共北京市委老干部局、北京市水务局对本次采访活动的大力支持。

撰稿:邹占兵

编辑:邹占兵

审核:亢 宁

监制:董立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