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阪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1年11月17日 (三) 13:41 由 龙城悠悠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大阪灣(Osaka—wan),日本本州島南岸大海灣。呈東北—西南向的橢圓形,長軸 60公里,短軸 20 公里。西經明石海峽通瀨戶內海,南經紀淡海峽與紀伊水道通太平洋。東半部水深 20 米以下,西部淡路島北岸附近達 60 米。灣岸阪神工業地帶工廠林立。大阪、神戶為國際貿易港和大工業中心,沿岸其他工業城市有尼崎、堺、岸和田等。

近年填海造陸建立重工業和化學工業。海水污染, 沿岸捕魚量減少,距大工業區較遠的淡路島附近為主要漁場。[1]

情況簡介

大致呈東北一西南向,長約60公里,寬約20公里。東半部水深近20米,西部淡路島北岸附近水深60米。除東北部為大阪平原外,其他沿岸均為山地、丘陵。沿岸河流短促,注入海灣時形成狹窄的三角洲和沿海平原。

自海灣東南沿岸向西北主要有大川、大和川、木津川、淀川、淡和川等。大阪灣沿岸,尤其是東北與北部沿岸經濟發展較早,已形成著名的阪神工業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20世紀5、60年代以來,工業迅速增長,沿岸填海造陸,大規模發展重工業。興建了許多鋼鐵、造船、汽車、石油、石油化工、機械、電子等工業,大阪神戶為貿易港和大工業中心。沿岸工業城市已經連接成為海灣西部連綿的城市帶。明石海峽大橋的修築及1998年神戶口一津名一宮問的高速公路開通,方便了海灣北部同淡路島之間的經濟往來。海灣東部、泉佐野以西海面在填海造陸基礎上建立的關西國際航空港,沿岸有瀨戶內海國立公園(1934年)及海水浴場。

視頻

大阪灣 相關視頻

大阪灣
颱風影響下濁流流入大阪灣 航拍鏡頭下形成分明兩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