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荷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Aachen讨论 | 贡献2019年6月18日 (二) 18:51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荷花

荷花自古就有許多不同的名稱,例 如·荷華、蓮花、荷、芙渠、芙蓉等,在我國的文獻中很早就有記載, 例如:《詩經•鄭風》•「山有扶蘇 隰有荷華」

荷花?蓮花?

提到「蓮」、「荷」,常有人問到它們的不同,其實兩個名稱指的都是同一物。然而古人的「荷」與「蓮」是指其不同的部位,東漢玄 的《毛詩鄭箋》•「芙蕖之莖曰荷,」 意思是説芺蕖的莖作荷,明朝毛晉 注解的《陸氏詩疏廣要》•「荷以何物為義,故通于負荷之 。」認為荷有負荷的意思,可以把葉支撐起來。漢代許的《説文解字》則 有不同的見解:「荷,扶渠葉。」他認為荷是指荷花的葉子,使得荷所指的部位出現了第二種説法。

對於「蓮」的説法則相當一致,都 是指它的「果實」,也就是我們所説的 (花托)這個部位,例如:《爾 雅•草》:「荷,芙渠;其莖茄,其 葉,其本蔤,其華萏,其實,其 根藕,其中的,的中。」意恩是説荷 花就是芙渠,它的莖稱作「茄」,葉 作「蕸」,根作r蔤」,花年 菡萏」,果實稱作「蓮」,根稱作 「」,種子稱作「的」,種子的中心 稱作「」。三國時代吳國陸璣《毛詩 葟木鳥蟲魚疏》也説:「荷,芙蕖; 氵工呼荷,其莖茄,其葉,其花未發 為函,已發為芙葇,其實。」陸 和《爾雅》所稱的蓮都是指荷花的果 合以上古籍所載的訊息,我們得 知:荷蓮最早是分別指稱物的不同部位,不過日久之後,便形淆了,現 在以「荷」跟「蓮」稱整個植株,已 成現代約定俗成的習慣了[1]

所以,現代來說,荷花就是蓮花、蓮花就是荷花,與睡蓮同屬「睡蓮科」,但分別是「蓮屬」及「睡蓮屬」。從外觀上,最簡易的區別,就是荷花的葉片挺立出水面,葉面呈現碗公形狀,有微毛,可盛裝水珠;而睡蓮的葉片則是圓形平躺浮貼在水面上[2]

荷入古人詩文

自古以来人们赞頌荷莲的诗文有很多,《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中就收集了 400 多首.由此可见古人对荷莲是情有独钟。崇尚其纯洁高贵的气质,同时又取其寓意,象征连(莲)生贵子.来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古人爱莲一是因其品行高洁.二是因其为多子植物.符合人们祈求子嗣繁衍的传统.后来人们又以其吉样寓意而衍生出各种离息,如"一品清廉"、"害得连科"、"并蒂同心"等[3]

宋·周敦颐《爱莲说》

宋·周敦颐《爱莲说》

宋·周敦颐《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翻译】水里边和陆地上的草木,值得喜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独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我则唯独爱莲花,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沾染污秽,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空、外部直,不生枝蔓,也不长旁枝,它的气味清香,越远越觉得它香:挺拔、洁净的立在那里,(只)可以远远的观赏它,但不能玩弄它。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喜欢菊的人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到了。对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又有谁呢?(至于)对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