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投溫泉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0年5月3日 (日) 19:24 由 Sisley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removed Category:990遊藝及休閒活動總論 using HotCat
前往: 導覽搜尋
北投溫泉博物館照片來自

北投溫泉博物館 位於台北市北投溫泉區內、北投公園後方,是昔日的北投溫泉浴場,自日治台灣以來即因溫泉鄉而具勝名,1913年台北州廳為了要提昇一般民眾享用高品質的溫泉,特斥資興建北投溫泉浴場,並為當時東亞最大型溫泉浴場,設有溫泉浴池、休憩室、餐廳、娛樂室等,成為北投溫泉發展史上極重要的代表性建築,於1998年10月31日修復後開放參觀,目前已是國家三級古蹟。


北投溫泉博物館前身為「北投公共浴場」,由日本時期的台北廳長井村大吉下令擘劃,總督府建築設計師森山松之助監造,完工於1913年(大正二年)6月17日,為和洋折衷風格的雙層建築,亦為當時東亞最大的溫泉公共浴場。一樓浴池區為磚造,二樓休憩區為木造,入口處位於二樓。


該浴場運用當時台北州廳在公共衛生方面的經費,仿照日本靜岡縣伊豆山溫泉浴場所建。二樓休憩區設有涼亭、換鞋玄關,以及可供遊客泡湯後乘涼的榻榻米大廳。大廳旁另有一突出平台「望樓」,可在此欣賞北投山光水色。此外室內也販售餐點飲料,有時甚至安排藝文演出。1923年(大正12年)日本皇太子裕仁抵台視察,亦曾至北投參觀公共浴場與考察溪中的北投石。為此浴場還在二樓增建「御休所」供其休憩,其位置就在現今溫博館的視聽室。


遊客下樓梯後可至一樓浴池區更衣泡湯。一樓最主要的特色就是以服務男賓為主、由圓拱列柱圍起的羅馬風格大浴池,以及浴池外側迴廊牆上的鑲嵌彩繪玻璃窗花,兩者一同塑造出極為明亮華麗的沐浴氣氛。大浴池另一側則有小浴池,為當時為女性與兒童泡湯的場所,此外還另設有獨立的浴室和休息間供重要賓客使用。整體而言,北投公共浴場可謂北投溫泉發展史上極重要的公共休閒娛樂場所。


戰後公共浴場曾作為中山堂、台北縣議會招待所、民眾服務處、民防指揮部與光明派出所等使用,因管理單位更迭而終至荒廢。直到1994年,一群北投國小師生在鄉土校外教學的過程中,發現形同廢墟的北投公共浴場。為保存古蹟及空間再利用,這群孩子、社區居民及文史工作者一同發起連署陳情書,希望保留浴場。歷經不斷的溝通與協調,北投公共浴場終於在1997年經內政部公告為三級古蹟,1998年10月31日在地方熱心居民與臺北市政府的斥資整修下,以「北投溫泉博物館」之名正式重新開放使用。


現今北投溫泉博物館的展示配合古蹟再利用的空間使用,一樓規劃為「北投溫泉浴場展示區」、「北投石展示區」以及「溫泉北投展示區」;二樓規劃為「北投溫泉鄉發展史展示區」、「望樓展示區」、「榻榻米活動大廳展示區」、「多媒體視聽室展示區」、「北投產業展示區」、「台灣好萊塢展示區」與「進北投特展室」。[1]


景點介紹

這座早在日據時代就享有盛名的溫泉公共浴場,有著英國都鐸時期的鄉村建築風格,沉穩的紅色磚牆與黑色的瓦與綠蔭相稱,是個讓人放鬆休憩的好地方。


1樓的羅馬拱柱環繞浴池,陽光穿過彩色玻璃,投影出異國情調。2樓的和室格局、日式地板,搭配著空氣中淡淡的溫泉味,昔日的氤氳時光,彷彿就在眼前重現。在當地人士的努力奔走下,這棟古蹟被保留下來,變身為今日的北投溫泉博物館,成為認識北投的最佳入門。


館內主要介紹北投的歷史及發展,包括凱達格蘭族的足跡、大屯燒、鹹草、臺灣好萊塢、北投石、溫泉由來等等。館外的露天劇場則有不定期的表演活動,成為一個另類的社區活動中心。


北投溫泉博物館不但是歷史的珍貴記憶,更深刻凝聚著北投居民對這片土地的感情。[2]


【北投溫泉博物館─一樓展區】
北投溫泉博物館一樓展區規劃許多空間讓民眾了解北投溫泉的歷史和發展;『北投溫泉浴場』展示空間,是日據時代的男性更衣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曾當圖書室使用,目前展示著北投公共浴場從殘破的建築到成立博物館列入古蹟的過程,是北投溫泉博物館的歷史發展;地下二樓是『溫泉大浴池』,是北投溫泉博物館的參觀重點之一,歐洲風格的大浴池僅限男性沐浴,旁邊展示了早期北投溫泉的刷子、水瓢和水桶等用品;『台灣和世界溫泉展區』介紹溫泉的地質構造、形成原因、世界溫泉的分布等等,並介紹台灣和全球特地的知名溫泉景區,讓遊客感受溫泉無所不在的魅力;『北投石』是世界數千種礦石中唯一用以台灣地名命名的礦石,目前僅有台灣北投和日本玉川有這種礦物,因此北投溫泉博物館特地設立一個展區讓民眾了解奇特的北投石;『溫泉北投』介紹北投溫泉的相關硬體設備,例如溫泉管線系統模型、修復時留下的溫泉導管、小型溫泉浴池、溫泉石材等等。


【北投溫泉博物館─二樓展區】
北投溫泉博物館的二樓展區規畫亦十分完善;『北投溫泉鄉發展史介紹』,以舊照片帶領民眾感受昔日北投溫泉鄉的懷舊情愫,『北投產業展示區』展出昔日北投代表性產業;『北投社原住民』凱達格蘭族的介紹,也讓民眾了解平埔族在北投溫泉歷史發展上的角色;『榻榻米活動大廳』是以前來這沐浴後的人用餐、休息和乘涼的好所在,可以以眺望北投谷地和北投公園的景色,是相當吸引人的美景,後方的導覽圖是北投旅遊的最佳旅遊指標;『多媒體視聽室』每天會定時播放「北投的風情與人文」介紹北投的歷史發展,也可前往『台灣好萊塢展區』欣賞台灣台語片的發展過程,北投不僅是以前台語片拍攝的絕佳場地,更以《溫泉鄉的吉他》一片享譽全台。


從百年前起,新北投就是著名的溫泉鄉,此地擁有不少歷史古蹟建築,其中的北投溫泉浴場(溫泉博物館)、 不動明王石窟、臺灣銀行舊宿舍、普濟寺吟松閣、前日軍衛戍醫院北投分院、 北投文物館等七處建築已被登錄為歷史古蹟。 除了這些古蹟之外,這裡也有不少日據時代的歷史遺跡,例如北投公園的噴水池、石拱橋,都已有近百年歷史, 公園內還有「井村大吉紀念銅像」的遺跡,北投第一家溫泉旅館「天狗庵」遺址則位於公園旁;此外, 「新北投神社」的狛犬(位於逸仙國小校門口)、皇太子殿下御渡涉紀念碑(位於瀧乃湯浴池的庭園內)等, 也都在附近。當然,舊稱「地獄谷」的地熱谷,也是大眾所熟悉的新北投地景,都值得一遊。 新北投擁有這麼多的歷史遺跡,可以安排一日遊,一一遊走,然後挑個溫泉浴池,泡個熱湯, 體驗北投的溫泉風情,然後吃頓晚餐,舒適地踏上歸途。 [3]


【注意事項】
1. 博物館之建築物為古蹟,門檻及通行廊道狹窄,為避免發生危險,不建議於館內使用輪椅、嬰兒推車。
2. 為維護古蹟,進入館內需脫鞋並換穿由館方免費提供之拖鞋。
3. 館內禁止使用閃光燈、腳架、反光板、攝影燈具等輔助器材。
4. 博物館目前已不提供泡湯服務,如有此需求可逕行前往鄰近之北投露天公共浴池。[4]


地址

台北市北投區中山路2號


景觀特色

北投溫泉博物館為市定古蹟,昔日曾是公共溫泉浴場,現以北投溫泉發展史為展示主題,並保留日治時期所使用的大浴場。


建議停留時間

120分鐘


營業(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日 09:00~17:00,最後入館時間16:45

※逢週一及國定假日(遇週六、日照常開館)休館


服務設施

團體導覽服務:
1. 服務對象為20-50人且年齡為中學以上者(名額有限)。
2. 服務時段為每週二至週五10:00、11:00、14:00、15:00。
3. 請於參觀日一週前預約申請。
4.設有紀念戳章,供遊客蓋章紀念。

北投溫泉博物館/洽詢電話 02-28939981


費用簡介

免費參觀
◎以上費用僅提供參考,請以現場公告為準,不另行通知!


停車場

可停放於新北投捷運站停車場。


交通資訊

※建議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前往。

1. 公車:
(1) 搭乘216、216(區間)、218、218(區間)、266於「新北投站」下車後,循中山路步行約5分鐘即可抵達。
(2) 搭乘小22至「北投公園站」後,循中山路步行約5分鐘即可抵達。


2. 捷運:
搭乘淡水線至「新北投站」下車,出站後步行約5分鐘即可抵達。[5]



視頻

北投:北投溫泉博物館


北投溫泉博物館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