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托斯卡納大公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1年11月17日 (三) 06:25 由 白秀峰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托斯卡纳大公国.jpg|缩略图|[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6%89%98%E6%96%AF%E5%8D%A1%E7%BA%B3%E5%A4%A7%E5%85%AC%…”)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托斯卡納大公國美第奇家族,一個長時間於佛羅倫薩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家族,通過對托斯卡納的擴張,他們能於16世紀將佛羅倫斯由佛羅倫斯共和國改造成一個世襲的公爵領地。該世紀的大部分時間他們都成功地統治佛羅倫斯及托斯卡納,通過獲得錫耶納以大量擴充版圖。 [1]

歷史

建立及發展 托斯卡納大公國最初由意大利著名的美第奇家族所統治。當時美第奇的科西莫一世經過多番戰鬥,把托斯卡納周邊的敵人消除後,於1569年建立此一大公國,並自封為托斯卡納大公。直至1737年,當時的統治者吉安·加斯托內·德·美第奇去世,而此君亦無任何子嗣,令美第奇家族在托斯卡納的統治告終。適逢當時波蘭王位繼承戰爭結束,法國、西班牙及薩伏依聯軍在戰爭中取得勝利,參戰國協定洛林公爵弗朗茨·史蒂芬把洛林公國讓予當初被廢黜的波蘭國王萊什琴斯基。為了彌補他的損失,當時出現統治空位的托斯卡納大公國便成為其補償。托斯卡納大公國遂在1745年始由哈布斯堡-洛林皇室的弗朗茨統治,稱弗托斯卡納大公國國旗朗切斯科一世(Francesco I)。自此哈布斯堡掌握了此地的統治權。當弗朗切斯科一世在1765年去世後,其子利奧波多一世繼位,直至1790年。在利奧波多一世統治期間,托斯卡納大公國成為第一個廢除死刑的主權國家。

廢除 1790年,利奧波多一世之子費迪南多三世繼任為托斯卡納大公。直至1800年,拿破崙崛起,征服帕爾馬公國。為了補償帕爾馬公爵,拿破崙於是在翌年與費迪南多三世簽署阿蘭胡埃斯條約(Treaty of Aranjuez)。此條約要求費爾南多三世放棄托斯卡納大公國,轉任薩爾茨堡選帝侯。而在原有的土地上,建立新的伊特魯里亞王國,由來自波旁家族分支的帕爾馬公爵盧多維科一世出任統治者。托斯卡納在1801年3月21日遭到廢除。

再次建立 1807年,伊特魯里亞王國被拿破崙解散,原有領土被併入法國的行政區劃內,隨後的七年一直為法國直接控制。1814年,拿破崙於萊比錫戰役被擊敗,費迪南多三世再次復位。其後在1824年,費迪南多三世的子嗣利奧波多二世取代其位置,並維持統治至1859年。在此期間,發生了牽涉整個歐洲的1848年革命,托斯卡納亦受影響。1849年2月9日,托斯卡納的共和派人物建立短暫的共和統治,但不久即為奧地利軍隊所鎮壓。利奧波多再次繼續其統治。 消亡 1859年6月24日,法、薩兩國聯合向奧地利帝國宣戰,即第二次意大利獨立戰爭。其後法國單方面向奧地利媾和,簽署停戰協定,隨後更在蘇黎世的三國會議中,提出反對使用武力的條款。此舉令奧地利不能再輕易動用軍隊。亦因如此,具哈布斯堡家族血統的利奧波多二世,失去了奧地利的保護,令群眾趁機反對其統治。同年7月,利奧波多逃亡至維也納,讓位予其子費迪南多四世。不過當此君繼承爵位時,托斯卡納已經落入薩丁尼亞的管理下,而他亦在同年8月16日被托斯卡納實際上的政府所廢黜。1859年12月,托斯卡納大公國與摩德納公國及帕爾馬公國組成中意大利聯合省,隨後更在1860年3月被薩丁尼亞王國征服。自此托斯卡納大公國即告消亡。

統治歷程

美第奇家族是科學及藝術的贊助者,亦令他們的統治下變得更繁榮。在這後時期托斯卡納成為了一個更凝聚統一的國家,多於單單祇是統治一個城市(佛羅倫薩)。美第奇家族統治托斯卡納直至1737年,因和奧地利王室連姻,而劃歸奧地利帝國統治。更重要的是,托斯卡納的經濟經歷了角色上一個根本的轉變。雖然絲綢工業某程度能夠代替羊毛工業,但羊毛工業於這段時期仍然大量萎縮。即使如此,於中世紀開始造就及支撐佛羅倫薩的工業,仍在整個17世紀開始衰微。生意的投資變得較難有利可圖,有些托斯卡納的城鎮重新呈現了封建制度的影子,有很多貴族投資土地代替投資工業。很多人普遍地同意佛羅倫斯於18世紀早期衰落得極其快速,於美第奇家族絕嗣之後,一系列差劣的統治者致使神聖羅馬帝國接管了這個曾經是傑出的獨立國家。 [2]

市鎮歷史

托斯卡納統一 托斯卡納這名稱是起源於該區第一種文明伊特魯斯坎人文明的。雖然「托斯卡納」以前只是一個語言、文化及地理概念,多於一個政治實體,但在15世紀,佛羅倫薩開始於托斯卡納擴大其統治領域,於1405年獲得了比薩並鎮壓了一次該地人民的抵抗(1406年)。利禾奴亦於1421年被占領。合併錫耶納則有較大阻力。錫耶納直至1555年仍未被合併到佛羅倫薩,在15世紀時期錫耶納正處於文藝復興時期,令錫耶納的角色更變得保守。盧卡於1847年之前仍然是一個獨立的共和國,之後成為了在其市民的意願下成為了托斯卡納大公國的一部分。 家族統治 然而,當美第奇家族統治的時期(1434年-1494年),以科西莫·德·美第奇(1434年-1464年)開始,「佛羅倫薩」裝出代表整個「托斯卡納」的角色。作為佛羅倫斯的僭主,他甚至沒有一個正規的辦公室,科西莫及其繼承人享受於只成為僭主而得到的威望及權力,他們亦帶領佛羅倫薩度過了意大利文藝復興的時期。

共和國

共和國 1494年-1512年、1527年-1530年

美第奇公爵, 1512年-1527年、1530年-1569年

美第奇家族於1494年被驅逐出佛羅倫薩,成立了一個佛羅倫斯共和國。美第奇家族於1512年復位,但又第二次被驅逐,佛羅倫薩共和國再度成立。於1530年查理五世任命亞歷山德羅·德·美第奇為世襲統治者。科西莫一世·德·美第奇於1537年成為了下一任公爵,錫耶納被併入佛羅倫薩,而佛羅倫斯則於1569年成為了托斯卡納大公國。科西莫一世於1574年逝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