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禿頭查理

於 2021年11月4日 (四) 20:40 由 白秀峰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秃头查理.jpg|缩略图|[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7%A7%83%E5%A4%B4%E6%9F%A5%E7%90%86&step_word=&hs=0&pn=1&spn=0&…”)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禿頭查理(法語:Charles le Chauve,823年6月13日—877年10月5日),西法蘭克加洛林王朝國王(843年—877年在位),神聖羅馬皇帝(稱查理二世,875年—877年在位)。禿頭查理為查理大帝之孫,是法蘭克皇帝路易一世(814—840年在位)的第四子,生於美因河畔法蘭克福。 在洛泰爾一世(中法蘭克)的兒子路易二世皇帝於875年去世後(路易二世無子嗣),由於先於日耳曼人路易抵達羅馬,禿頭查理繼承了皇帝的稱號。他得到了教皇若望八世的加冕。在查理於877年去世後,帝位一直虛懸到了881年。[1]

禿頭查理的母親是路易一世的第二個妻子巴伐利亞尤迪絲。 查理那野心勃勃的母親為了給自己唯一的兒子爭取一塊領地而積極活動。在她的慫恿下,路易一世賜給查理一塊單獨的封地(開始是阿勒曼尼亞,後來是比利牛斯山和默茲之間的地區),但這損害了查理兩位異母兄弟洛泰爾和日耳曼人路易的利益。洛泰爾和路易聯合起來反抗他們的父親,引發了一場最終使法蘭克帝國分裂的內戰。禿頭查理和他的兄弟們長期作戰,最後在843年簽訂凡爾登條約結束了戰爭。三人將帝國瓜分;禿頭查理獲得了帝國的西部,從那時開始這片領土逐漸與帝國的東部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形成了日後的法國。 雖然禿頭查理挫敗了他的兄弟們的企圖,但他並非是一個強有力的統治者。西法蘭克的大封建領主完全不聽國王號令。更大的危險來自北歐的諾曼人,他們對法國沿岸地區造成了持久的威脅。諾曼人沒遇到什麼抵抗便洗劫了法國的一些地方,禿頭查理向諾曼人交付贖金以使其停止海盜行為的方法根本不能滿足他們的貪婪。[2]

目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