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沮授只是俘虜,為什麼曹操如此看重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4年9月25日 (三) 14:14 由 旺姆晓红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B3DDF4" align= center| '''<big>三国人物</big>''' |- |<center><img src=https://img.gugong.net/m00/4d/…”)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三國人物

來自網絡的圖片

沮授只是俘虜,為什麼曹操如此看重他?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字阿瞞,他是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詩人,東漢末年權相,太尉曹嵩之子,曹魏的奠基者。[1]

200年,曹操真誠地向一個俘虜說道:「我若早得先生,何愁不能平定天下!」俘虜聽後卻答道:「你若可憐我,就趕緊處死我吧!」

曹操如此看重的這個俘虜,正是袁紹的大謀士沮授。沮授在少年時代便有志向,有謀略。

191年,有着四世三公家世出身的袁紹占據冀州後,沮授便投到其麾下,之後,沮授幫助袁紹相繼占據了青州、并州、幽州而統一了河北。

面對沮授的功勞,袁紹晉封他為監軍,奮威將軍。

這個時候,沮授就以相當長遠的戰略目光向袁紹提出:主公應網絡四方英雄,並至長安迎接天子,以天子名義征討不臣者!

面對沮授提出的迎天子討不臣的策略,袁紹瞻前顧後,猶豫着沒去執行。

195年,漢獻帝在相繼經歷了董卓、李傕、郭汜之亂後,流亡至河東一帶。

這時,沮授再次向袁紹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蓄士馬以討不庭」的策略。

可拿不定主意的袁紹,卻聽取了郭圖、淳于瓊等人的勸告:「若迎來天子,我們做事情向不向他匯報呢?

若匯報了他不同意,我們是聽、還是不聽?如果聽的話,袁公(袁紹)您自然就不再是這支兵馬的實際老大,如果不聽,袁公您就得落個抗旨不遵的大罪名!」

聽了如此一番話後,袁紹思來想去,最終還是放棄了迎天子的計劃。

結果就在次年,曹操迎接天子至許都,開始了他「奉天子以討不臣」的戰略規劃。

而錯過機會的袁紹,看着曹操以天子的名義調動各路諸侯,只能拍着大腿喊後悔。

在以後南征北戰的歲月里,沮授一次次地向袁紹提出各種方案,可惜,袁紹好像哪根筋出了問題,對沮授的提議一個也不採納。

後來的事實證明,沮授的提議全是正確的,袁紹不聽他的話,簡直就是在犯錯。

袁紹有長子袁譚、次子袁熙、三子袁尚三個兒子,在繼承人問題上,袁紹特別喜歡袁尚,因此就有廢長立幼的打算。

之後,袁紹任命長子袁譚為青州都督,次子袁熙為幽州都督,三子隨自己管理冀州。

面對袁紹幾個兒子都手握重兵的情況,沮授非常反對,他認為若袁紹廢長立幼,將來手握重兵的兄弟們,必會刀兵相見!

可惜,袁紹竟以歷練幾個兒子為藉口,根本就不聽沮授的建議。

結果不出沮授所料,200年,官渡之戰袁紹被曹操打敗、鬱鬱而終後,他的幾個寶貝兒子,不是團結起來打曹操,而是拉起兵馬手足相殘,他們甚至還請曹操出兵,幫忙打自家兄弟。

從這件事足以看出,沮授的眼光多麼長遠,只可惜袁紹就是不聽他的。

袁紹在統一河北後,兵強馬壯,勢力大增,這時,下一個目標曹操,便進入了他的視野。

當時,沮授提出了「分遣精騎,抄其邊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的三年拉垮曹操的作戰方案。

可袁紹卻認為:我軍兵強馬壯,糧草充足,打垮曹操不過是輕鬆地揮幾下拳頭的事情,哪裡等得了三年疲曹的方案?

於是,影響三國歷史走向的官渡之戰爆發了。

官渡之戰前夕,沮授將全家人召集在一起說道:若袁紹僥倖打敗了曹操,我們什麼也不會得到,若袁紹被曹操打敗,恐怕我會自身難保。

從此話足可看出,沮授早看透了袁紹不納忠言、不能容人的本質。只可惜,沮授以一腔忠義之心,寧死不願離開袁紹。

當時,沮授的弟弟沮宗問道:兵力、糧草、戰馬等各方面,曹軍都不如袁軍,袁軍怎麼會敗呢?

沮授答道: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名正言順,而袁紹性格驕傲,不納忠言,且連年四處作戰,兵馬疲憊。此戰,必會被曹操所破。

此時的沮授看透了袁紹、看透了曹操、也看透了此戰的結果。只是忠於袁紹的他,說什麼也不做放棄袁紹的選擇。

官渡之戰期間,袁紹派心腹大將顏良進攻白馬,這時,沮授提出反對意見:顏良雖然驍勇,但他性格促狹,不能讓他獨自領軍,擔任大將!

對沮授的勸諫,袁紹還是不聽。結果,河北名將顏良,竟然在麾蓋之下,被暫時降曹的關羽斬殺。

這件事,使袁紹大為震驚,而關羽也創造了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奇蹟。

顏良被斬後,沮授再次向袁紹提議:將大軍一路留守在延津,一路進攻官渡,若官渡戰事順利,則可以繼續增兵,若官渡戰事不順,則可安全撤離!

這次建議,袁紹依舊不聽,無奈地沮授發出長長的嘆息後,便稱病不出,而袁紹也嫌他嘮叨,奪了他的所有兵權。

之後,袁紹、曹操相持於官渡期間,沮授提出了一個非常關鍵的提議:糧草重地烏巢,應當增加兵力。

面對如此重要的提議,袁紹依舊是那三個字——我不聽!

結果,曹操率輕騎兵突襲烏巢,一把火燒光了袁紹的糧草,失去糧草後的袁軍大亂,被曹操打得狼狽逃竄,而袁紹也僅帶着800騎兵一路狂奔。

當時沒有逃急的沮授,成了曹操的俘虜,曹操看到沮授後,激動萬分地說道:我若早得先生,何愁不能平定天下!

相比於袁紹,曹操對沮授,是何等的器重。

可忠於袁紹的沮授卻說道:你若看得起我,就請趕緊處死我!

曹操不忍處死沮授,便把他留在營中。

此時袁紹已是一蹶不振,沮授若投靠曹操,必將有個光明的前途。可沮授卻身在曹營心在河北。

後來他秘密逃跑,不幸被曹操發現,此時的曹操,也看透了沮授寧死不願效力於自己的現實,最後只能無奈地將他處死。

沮授的人生,就此走到盡頭。

其實,沮授的忠義堪比關羽,謀略不輸諸葛亮,但對他固執的效力於缺謀少智的袁紹一事,您如何看待呢?歡迎討論。[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