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高继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千叶莲花讨论 | 贡献2019年6月10日 (一) 08:42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高继冲

南平国君主

(南平)德仁王或南平侍中

简介

高继冲
出生 943年
职业 皇帝
知名于 史称(南平)德仁王或南平侍中

高继冲(公元943—973年12月11日),字成和(一作字赞平),五代十国末期南平国君主。为高保融之长子,高保勗之侄。高保勗病死后继位(其叔高保勗于公元962年11月病死,他于同月继位)。建隆四年(963年),宋军假道南平,趁机控制南平都城江陵(今湖北江陵)城巷,高继冲只得纳地以归,南平亡。开宝六年(973年)高继冲去世。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高继冲 国   籍 南平
民   族 汉族 出生日期 943年
逝世日期 973年12月11日 职   业 皇帝
在位时间 962年―963年

人物生平

高继冲,字成和(一作字赞平),贞懿王高保融长子,贞安王高保勗的侄子。五代十国时期南平国第五任君主,也是末代君主。962年11月--963年在位。史称(南平)德仁王或南平侍中。

公元960年,高继冲的父亲高保融去世,因高继冲年纪尚小,所以遗命高继冲的叔父高保勗继位。

公元962年11月,高保勗病死,遗命其侄高继冲继位,并被宋朝拜为节度使。

同年,湖南的武平节度使周行逢去世,年仅11岁的周保权嗣位,而境内大将张文表叛变,周保权向宋朝求援。

建隆四年(963年),宋太祖赵匡胤派兵讨伐张文表,假道荆南,趁机控制南平都城江陵(今湖北江陵)城巷,高继冲只得纳地以归,南平灭亡。

南平灭亡后,宋朝一度任命高继冲为荆南节度使。不久,高继冲举族归朝,被改命为武宁节度使(约在今江苏、安徽一带)。

开宝六年(973年),高继冲于武宁节度使任内去世,赠侍中。高继冲镇守彭门(今江苏徐州),政事委诸僚佐,然有德政,因此被百姓请求留葬当地,但不被宋太祖允许,享年31岁,葬处不明。

家庭成员

曾祖父:武信王高季兴[1]

祖父:文献王高从诲

父亲:贞懿王高保融

伯父:高保勋高保正

叔父:贞安王高保勖高保绅高保寅高保绪高保节高保逊高保衡高保膺

弟弟:高继充

相关史料

新五代史·卷六十九·南平世家第九》:

继冲,字成和。保勖卒,拜节度使。湖南周行逢卒,子保权立,其将张文表作乱,建隆四年,太祖命慕容延钊等讨之。延钊假道荆南,约以兵过城外。继冲大将李景威曰:“兵尚权谲,城外之约,不可信也。宜严兵以待之。”判官孙光宪叱之曰:“汝峡江一民尔,安识成败!且中国自周世宗时,已有混一天下之志,况圣宋受命,真主出邪!王师岂易当也!”因劝继冲去斥候,封府库以待,继冲以为然。景威出而叹曰:“吾言不用,大事去矣,何用生为!”因扼吭而死。延钊军至,继冲出逆于郊,而前锋遽入其城。继冲亟归,见旌旗甲马,布列衢巷,大惧,即诣延钊纳牌印,太祖优诏复命继冲为节度使。 乾德元年,有事于南郊,继冲上书愿陪祠。九月,具文告三庙,率其将吏宗族五百余人朝于京师,拜武宁军节度使以卒。光宪拜黄州刺史,其后事具国史。 [1]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