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龍永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9月5日 (四) 10:57 由 SYM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添加{{copyedit}}、{{dead end}}和{{uncategorized}}标记到条目)
前往: 導覽搜尋
龍永圖(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席)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席
出生 1943年5月
國籍 中國
別名 詠哥
職業 全球CEO發展大會聯合主席、博鰲亞洲論壇諮詢委員會委員
知名作品 《幸運52》
《非常6+1》
《夢想中國》
《詠樂匯》
《偶像就該醬嬸》。

龍永圖(生於1943年5月),湖南長沙人,在貴州貴陽長大,他是中國復關及入世談判的首席談判代表,原國家外經貿部副部長; 原博鰲亞洲論壇理事、秘書長;曾任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現任全球CEO發展大會聯合主席[1]、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主席。他曾就讀於貴陽八中、貴州大學外語系。1965年畢業後到外交部工作。1973年到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攻讀國際經濟學專業。[2] [1] [2] [3] [4]

個人履歷

1961.08——1965.09貴州大學外語系學習

1965.09——1973.05 對外經濟聯絡委員會幹部

1973.05——1974.08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學習,主修國際經濟學

1974.08——1977.09 經貿部六局翻譯

1977.09——1979.12 駐聯合國代表團隨員、三秘

1979.12——1986.04 聯合國計劃開發署總部區域項目P4級官員(84.08提為正處級)、聯合國計劃開發署駐朝鮮代表處副代表

1986.04——1992.01 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副主任(副司級)

1992.01——1993.04 經貿部國際聯絡司司長

1993.04——1994.03 外經貿部國際經貿關係司司長

1994.03——1997.02 外經貿部黨組成員、部長助理

1997.02——2002.03 外經貿部黨組成員、首席談判代表(副部長級),中國入世首席談判代表

2002.03——2003.01 外經貿部黨組成員、副部長[4]

2003.01——博鰲亞洲論壇理事、秘書長[5]

2010.04——卸任博鰲亞洲論壇理事、秘書長,改任諮詢委員會委員。同時就任G20中心秘書長。

2012年起擔任全球CEO發展大會聯合主席[6]

2014年起擔任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主席。[7]

中國人民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兼職教授、中國入世談判首席專家

他也是中國人壽股份和阿里巴巴的獨立非執行董事。

工作經歷

1943年5月出生於長沙。 1965年畢業於貴州大學外語系,1973年赴英國倫敦經濟學院學習,1978年到1980年在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團擔任外交官,後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任職。

1986年奉調回國,先後任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副主任、經貿部國際聯絡司司長。

1993年調入外經貿部工作,2002年-2003年初擔任外經貿部黨組成員、副部長。

2003年1月至2010年任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

2010年至今,任博鰲亞洲論壇諮詢委員會委員,G20中心秘書長。

自1992年開始,龍永圖介入中國復關談判。

1997年2月被任命為外經貿部首席談判代表,負責貿易談判及多邊經濟與法律事務,是中國復關及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談判的首席談判代表。

2001年11月,中國終於成功地加入了世貿組織。龍永圖這位中國入世的功臣,以他的自信、果敢、從容與睿智,贏得了世界的尊敬。

2003年初,龍永圖辭去了外經貿部副部長的職務,出任非官方國際組織——博鰲亞洲論壇的秘書長,致力於讓博鰲論壇成為最活躍的國際經濟論壇,成為全球研究亞洲問題最權威的智囊機構和高層次的對話平台。2003年底,龍永圖被評為央視2003年度經濟人物。

2012年10月,龍永圖與柳傳志、柯文斯共同擔任全球CEO發展大會聯合主席。[8]

2018年4月9日,博鰲論壇新一屆理事會龍永圖為創建和發展論壇作出了重要和實質性貢獻。根據會員大會決議,授予其榮譽會員稱號。[9]

主要貢獻

龍永圖先生1992年1月出任外經貿部國際司司長,開始參加中國的復關談判。

1995年1月至2001年9月期間,他作為首席談判代表,在第一線領導並最終成功結束了長達十五年的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談判。

龍永圖先生經常作為嘉賓應邀出席世界著名研究、學術機構和知名大學組織的研討會,其中包括哈佛大學、華盛頓大學、倫敦經濟學院、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以及荷蘭全球論壇、日本淡島論壇、太平洋經濟論壇,英國皇家學會、美國亞洲協會、美國亞洲基金會、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以及亞洲開發銀行等。他曾經主編了「全球化·世貿組織·中國系列叢書」。

主要兼職

龍永圖先生現擔任全球CEO發展大會聯合主席[10]、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席。[11]曾經擔任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中旭商學院高級講師、匯名家網特約講師;同時也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學校的客座或兼職教授。他還應李嘉誠先生的邀請,出任汕頭大學校董會成員。

專長領域

市場營銷、潛能開發、企業戰略、品牌管理

擅長行業

教育、諮詢培訓、政府[12]

8主要觀點編輯 放棄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將是歷史性錯誤

龍永圖在中國家電協會及南方報業傳媒集團近日舉辦的「中國入世十年論壇」上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中國不應該因為被稱為世界工廠而感到羞愧。

中國發展製造業是由中國國情所決定的。在本輪金融危機中,中國外貿出口曾大幅下降,但幾個月後,正是家電產業、服裝產業、鞋和其他勞動密集型產業支撐了中國外貿出口的恢復。整個製造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製造業是中國經濟在國際競爭當中的強項,這個趨勢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都不會改變。另一方面,中國製造業對整個經濟的貢獻度不僅表現在創造財富上,更表現在創造就業機會上,從而使中國維持穩定的發展。

在推動產業升級和扭轉貿易失衡的政策訴求下,曾經創造了中國經濟神話的傳統製造業,如今卻處境尷尬,熬過了金融危機,卻沒有過上輕鬆的日子,「人荒」「錢荒」「電荒」等重重壓力讓不少企業難以為繼。加工製造業為中國經濟發展獲取了第一桶金,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使中國城鎮化進程得以進行。中國要成為像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還需要走很長的路,在這方面進行必要的政策調整應該提到議事日程上來,否則可能會重蹈美國金融危機的覆轍。[13]

金融業的發展主要是為實體經濟服務

中國現階段主要以發展製造業為主,金融業的發展主要是為實體經濟服務。「博鰲亞洲論壇國際諮詢委員會委員、外經貿部原首席談判代表、副部長龍永圖表示,實體經濟與金融業是「皮」和「毛」的關係,金融是附着在實體經濟上的「毛」。

在他看來,美國為主要發源地的金融危機,根源是虛擬經濟的過度發展。金融危機後,美國提出重振製造業,實施出口倍增計劃,嘗試使美國經濟大廈的基礎建立在岩石上,而不是沙灘上。而德國認為其在危機中表現良好的重要原因,也是發展製造業。

「中國應該為成為『世界工廠』而自豪。」龍永圖稱,中國製造業必須升級,升級的核心是要有強大的現代金融體系支持。金融應該找準定位,未來應用工業化推動經濟發展進程,發展金融是為了給實體經濟提供支持。[14]

=所獲榮譽

2003年底獲「CCTV2003年度經濟人物」稱號;

2004年10月,獲聯合國秘書長安南頒發的聯合國特別獎,以表彰他對促進中國與聯合國合作的傑出貢獻。

2005年8月8日,為表彰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在促進亞洲區域合作和促進中歐、中比經貿關系所做出的努力,比利時國王阿爾貝二世陛下授予龍永圖秘書長萊奧波德國王勳章。

2006年7月,龍永圖先生榮獲倫敦經濟學院名譽經濟學博士學位。

2011年底獲「CCTV2011年度經濟人物」稱號 參考資料

  1. [http://ent.sina.com.cn/v/m/2008-10-27/01552222552.shtml 龍永圖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諮詢委員會主席
  2. [http://ent.sina.com.cn/v/m/2008-10-27/01552222552.shtml 全球CEO大會在滬開幕,龍永圖指出——
  3. [http://ent.sina.com.cn/v/m/2008-10-27/01552222552.shtml 全球CEO發展大會將發布中國金融環保產業報告
  4. [http://ent.sina.com.cn/v/m/2008-10-27/01552222552.shtml 龍永圖:發展製造業為主 金融業的發展主要是為實體經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