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雲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0年1月8日 (三) 11:57 由 Blue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追逐雲海的參考指標
前往: 導覽搜尋


雲海,是指在雲霧大片聚集的情況下,由上而下俯視,此時雲霧頂部起伏流動的樣子宛如大海一般,因而稱為「雲海」。 雲海是一種暫時性的氣象景觀,其形成原因係由地表蒸散作用所產生的水氣,隨著氣流沿坡面上升,至高空遇冷凝結成雲,冷凝的水滴未達降雨程度卻也無法再繼續升高,不斷增加的雲團漸次堆疊聚集在山谷,就形成雲海景觀。

山谷間的潮濕空氣藉由離子或微塵,凝結為小水滴,懸浮在空中,在高處我們就稱之為「雲」。

如果這些潮濕空氣遇到來自山頂以及來自谷底兩股氣流上下急速推擠,而後壓力又突然放鬆,即會產生絕熱效應而形成成平行帶狀的遼闊雲層,當由上向下俯視雲霧大片聚集時,雲霧表層起伏流動如臨大海之濱,波起峰湧,漫無邊際,狀似波紋翻滾的大海,因此稱之曰「雲海」。


適合觀看雲海時機

通常在早晨日出後,雲中的小水滴因溫度上升,雲團因此逐漸蒸發消失,一直到下午日照減弱後,才又慢慢形成雲海。[1]

  • 看雲海的時機都在清晨以及黃昏的時候。
  • 每年的十一月到隔年的四月,因東北季風的影響容易看到雲海。
  • 在以下兩種情況下,出現雲海的機率較高:

● 冷鋒來襲前後或是天氣產生急劇變化時,容易生成雲海。

● 大雨過後即轉天晴。如果是連續幾日的大雨。雨後馬上開晴的當日,或隔日雲海出現機率很高。

  • 最容易觀看到雲海的地方是飛機等航空器,其次為高山,再其次為摩天大樓。其中以高山的雲海最為可觀,因為此時雲海盤踞山間,峰巒或沒或出,猶如海上小島,這種情景最切合雲海之名。

飛機等航空器由於飛行高度高,國際線的航班更是在對流層頂部飛行,所以幾乎都能見到一望無際的雲海。摩天大樓則因為高度不及高山,能觀看到雲海的機會更為有限,而由摩天大樓觀看到的雲海大多是由霧氣所形成的「霧海」,較雲海稀薄,常發於氣溫較低的清晨,此時高樓間或出頭,亦別有一番風味。

追逐雲海的參考指標

  • 1. 觀察鋒面位置

當台灣位置處於鋒面前面時,台灣西半部容易產生大霧,此時,北部的大屯山栗的雲洞山莊、嘉義山區都有 機會拍到雲海。

  • 2. 機場的濃霧特報

冬季時節的海面平流霧被鋒面引進台灣時,平地能見度會受影響,甚至影響飛機起降,此時,不妨注意各地區的機場濃霧警報。以北部為例,只要松山機場發出濃霧特報,就代表大屯山有機會出現雲海。

  • 3. 即時視訊檢視

經過上面的研判後,再透過即時視訊檢視狀況,可以減少撲空機率。





Couldn't parse video from 視頻連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