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伊萬·彼得羅維奇·巴甫洛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12月12日 (四) 17:11 由 钢丝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伊萬·彼得羅維奇·巴甫洛夫

同義詞 巴普洛夫一般指伊萬·彼得羅維奇·巴甫洛夫 伊萬·彼德羅維奇·巴甫洛夫(俄文: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ов/英文:Ivan Petrovich Pavlov,1849年9月26日—1936年2月27日),俄國生理學家心理學家、醫師、高級神經活動學說的創始人,高級神經活動生理學的奠基人。條件反射理論的建構者,也是傳統心理學領域之外而對心理學發展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1904年榮獲諾貝爾生理學獎,是第一位在生理學領域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

代表作品

《消化腺機能講義》《消化腺作用》《大腦兩半球機能講義》《心臟的傳出神經》

生平事跡

1849年9月26日,巴甫洛夫(Pavlov)出生在俄國中部小城梁贊,他的父親是位鄉村牧師,母親是一位牧師的女兒,有時在富人家做女傭以貼補家用。巴甫洛夫是父母5個子女中的長子,自幼養成負責的個性。從小學習勤奮,興趣廣泛。當時,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頒布法令,允許家庭貧困但有天賦的孩子免費上學。由於他父親喜歡看書,家中有許多像赫爾岑,車爾尼雪夫斯基等人的進步著作,在父親的影響下,他一有空就爬到閣樓上,讀父親的藏書。1860年進入梁贊教會中學,1864年畢業後進入梁贊教會神學院,準備將來做傳教士。 19世紀60年代,俄國一些偉大的革命民主主義者赫爾岑、別林斯基、車爾尼雪夫斯基等與社會生活和科學上的反動思想進行着艱苦卓絕的鬥爭。在此期間從皮薩列夫(Dmitri Ivanovitch Pisarev)的文章《動植物世界的進步》中,他知道了達爾文的進化論,並受到當時蘇俄著名生理學家謝切諾夫(Ivan Mikhailovich Sechenov)1863年出版《腦的反射》一書影響,對自然科學發生興趣,逐漸放棄神學,這些革命先驅的思想,深深影響了巴甫洛夫,儘管巴甫洛夫出身於宗教家庭,但他本人既不想像父親一樣一輩子當一個牧師,也不相信上帝的存在。 21歲即1870年他和弟弟一起考入聖彼得堡大學,先入法律系,後轉到物理數學系自然科學專業。謝切諾夫當時正是這裡的生理學教授,而年輕的門捷列夫則是化學教授。巴甫洛夫在大學的前兩年表現平凡,在大學三年級時上了齊昂(Ilya Cyon)教授所開授的生理學,對生理學和實驗產生了濃厚興趣,找到了所要主修的學科從此投入生理學的研究。為了使實驗做的得心應手,他不斷練習用雙手操作,漸漸地相當精細的手術他也能迅速完成,齊昂老師很欣賞他的才學,常常叫他做自己的助手。在齊昂的指導下,1874年,他和同學阿法納西耶夫(Afanasyev)完成了第一篇科學論文《論支配胰腺的神經》,獲得研究金質獎章。

大學期間

大學期間他和弟弟儘管在大學裡學習優異並且年年獲得獎學金,但是生活還是比較清貧,需要給別人做家庭教師才能維持日常生活。為了節省車費他們每天都要步行走很遠的路。巴甫洛夫在大學裡以生物生理課為主修課,學習十分刻苦,巴甫洛夫不懂就問,每次手術都做的又快又好,漸漸的有了名氣。巴甫洛夫四年級時在老師的指導下和另一個同學合作,完成了關於胰腺的神經支配的第一篇科學論文,獲得了學校的金質獎章。 因為在生理學上投入時間太多,大學最後一年,他主動要求留級,1875年,巴甫洛夫獲得了生理學學士學位。再進外科醫學學院攻讀醫學博士學位,以使將來有資格去主持生理學講座。此期間成為了自己老師的助教。1878年,他應俄國著名臨床醫師波特金教授的邀請,到他的醫院主持生理實驗工作,實驗室聽起來好聽,其實就是一間破屋子,它既像看門人的住房,又像一間澡堂,巴甫洛夫卻在這裡工作了十餘年。在這裡,他主要研究血液循環、消化生理、藥理學方面的有關問題。1879年從醫學院畢業並獲四年的獎學金,31歲的他和教育系的女學生謝拉菲瑪(Seraphima Vasilievna)結婚,婚後妻子把他們的生活料理得井然有序,巴甫洛夫不僅能安心工作也能好好地休息。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