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兴安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兴安盟,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位于内蒙古的东北部,东北与黑龙江省相连,东南与吉林省毗邻,南部、西部、北部分别与通辽市、锡林郭勒盟和呼伦贝尔市相连。西北部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26千米。盟境南北长380千米,东西宽320千米,总面积59806平方千米。 兴安盟因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中段而得名,“兴安”满语意为丘陵。

截至2018年末,兴安盟下辖2个县级市、1个县、3个旗,常住人口160.79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72.4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4.1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36.8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81.48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32.6:29.0:38.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9419元[1]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兴安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处大兴安岭向松嫩平原过渡带,东北、东南分别与黑龙江、吉林两省毗邻;南部、西部、北部分别与通辽市、锡林郭勒盟和呼伦贝尔市相连;西北部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26千米。盟境南北长380千米,东西宽320千米,总面积5980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兴安盟地处大兴安岭向松嫩平原过渡带,由西北向东南分为四个地貌类型:中山地带、低山地带、丘陵地带和平原地带,海拔高度150一1800米。山地和丘陵占95%左右,平原占5%左右。与地貌特征相关,经济区划大致分为林区、牧区、半农半牧区和农区。林区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主脊线的中山地带,有7000多平方千米。牧区主要集中在乌兰毛都低山地带,有8000多平方千米。半农半牧区和农区分布在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带,有45000多平方千米。

气候特征

兴安盟处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四季分明,地区差异显著。春季干旱多风,气温回升快,日较差也大。夏季温热短促,全盟大部地区夏季为2个月左右,西北部中山区则春秋相连,无夏季。全年最高气温出现于7月。秋季气温急剧下降,秋霜早。冬季严寒漫长,全盟大部地区为5—6个月,西北部林区长达7个月。全年最低气温出现于1月。年平均气温大部地区为4—6℃,西北部林区为-3.2℃。全年无霜期大部地区为120—140天,岭西北为51天。光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全年太阳总辐射量大部地区为5500—6000兆焦耳/米2。年降水量多年平均值在373—467毫米之间,降水年际变率大,保证率低。年降水量的72—78%集中在6—8月。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兴安盟水资源总量为50.04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资源为18.97亿立方米,占38%,可开采量为8.35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量为31.07亿立方米,占62%(不包括河流境外来水量17.77亿立方米)。有水库25座,总库容19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50亿立方米,居内蒙古自治区第二位。

地表水

兴安盟多年平均河川径流总量48.84亿立方米,其中境内产流31.07亿立方米,过境径流量17.77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2344立方米,居内蒙古自治区盟市间第二位。平均径流深52毫米左右。在境内产流量中,嫩江水系26.57亿立方米,占85.5%;额尔古纳河水系为4.32亿立方米,占13.91%;西辽河水系为0.18亿立方米,占0.58%。过境径流占总径流量36.38%。径流量分布与降水量分布一致,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均匀,年内变化与年际变化都很大。在径流量年内分布上,4—5月份水量(按75%的保证计算)仅占全年的5.8—10.4%,春季农业的灌溉用水不足,尤其是降水少的年份,缺水更为严重。而6—9月份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80%多。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8年末,兴安盟户籍人口163.9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8.27万人;蒙古族人口71.71万人,其他少数民族人口8.79万人。据2018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测算,年末常住人口160.79万人,出生率为8.85‰,死亡率为6.3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49‰。城镇化率为49.06%,比上年提高0.70%。

民族

兴安盟人口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其他少数民族有朝鲜族、满族、回族等20个。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