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尔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新奥尔良 | |
---|---|
新奥尔良(New Orleans),是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南部的一座海港城市,同时也是路州最大的城市。行政上与奥尔良县同域,是奥尔良县下辖的唯一地区。新奥尔良也是美国一座大都市,是美国的一座经济城市,2013年,新奥尔良市的GDP超过1800亿美元,是该州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新奥尔良市区人口378,715(2013年),都会区人口1,240,977人(2013年)。 新奥尔良曾在2005年8月遭到五级飓风卡特里娜袭击,损失惨重。导致人口急剧下降,上世纪1997年到新世纪的2004年,新奥尔良的市区人口超过79万人,但随着2005年的飓风卡特里娜袭击,导致居民纷纷撤离新奥尔良,现如今该市的人口只有37万多,是美国继底特律之后,第二个市区人口出现大规模下降的大城市。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 新奥尔良 | 外文名称 | New Orleans |
行政区类别 | 市 | 所属地区 |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奥尔良县 |
电话区号 | 713、281 | 地理位 | 置密西西比河下游入海处 |
面 积 | 907平方公里 | 人 口 | 378,715(2013年) |
方 言 | 美式英语 | 气候条件 | 亚热带湿润气候 |
著名景点 | 圣路易斯大教堂,橡树园农庄,庞查特伦湖新新奥尔良球馆 | 机 场 | 新奥尔良阿姆斯特朗机场 |
名 校 | 杜兰大学,新奥尔良大学 | 时 区 | UTC-6(美国中部时间) |
经 济 | 赌博业、旅游业 | 市 长 | 雷.纳金(民主党) |
GDP | 2560.79亿美元(2018年) |
气候条件
新奥尔良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7月平均气温27.7℃,1月11.6℃,年降水量1440 毫米,夏季多暴雨。城市邻近地区石油、天然气、硫磺、盐矿丰富,盛产木材和棉花、甘蔗和稻米等。 旅游小贴士: 美国的东西和南北跨度都非常大,因而全国的气候差别也相当大。同样在冬季,有些地区气温降至了零下几度,而有些地方却可以泡海水浴。 美国的夏天非常炎热,游客要有“战高温”的准备;但如果是去美国北部旅游,最好要带上一件厚毛衣或防寒夹克,即使是在夏天,美国北部却是比较凉爽的,夜里甚至会有一些寒意。
历史
邮寄地址上,“新奥尔良,路易斯安那州”的英文头个缩写叫“NOLA”,新奥尔良人亲切的将自己深爱的城市称作“诺拉”。而这个美国大陆上最有特色的城市,也确实如同一个独特的人一样,具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性格脾气、精神风貌、品性灵魂。 赋格在《寻欢》中说“路易斯安那”的名字由波旁王朝的“太阳王”路易十四而来,而 新奥尔良(La Nouvelle Orleans)得名于路易十五的摄政王奥尔良公爵。“奇怪得很,男性的Orleans前面用了阴性的形容词。”而此谬误的根源竟然是“十八世纪初,法国贵族中盛行女性化的萎靡作风,奥尔良老公爵就以爱好涂脂抹粉、反串女性出名”。新奥尔良,简直命中注定要是个矛盾的综合统一体。名字里说“新”,气质上却老朽不堪;绰号是“大快活”,可二百两年来在美国大陆上历尽人间沧桑,尝过的眼泪恐怕比欢笑要多得多。
1718 年,通过印第安部落的指引,法国人在头目Jean-Baptiste Bienville的带领下在靠近密西西比河口的仅有高地安了家,最早的新奥尔良老城就是今天河边的法国区。开埠后的第一批居民组成相当不堪,划桨奴,猎户,淘金士,清洁工,而女性,便是清一色的妓女。尽管后来涌入了大批修女,新奥尔良从一开始就奠定的狂野不羁的性格却已在这土地上扎了根,再加上法国宫廷由上而下的穷奢极欲,新奥尔良成了法国新贵最奢靡腐化的北美殖民地,“大快活”夜夜笙歌,日日糜烂,充耳不闻埠外事,连自己的命运悄悄易手都懵然不知。当时英国的殖民势力在北美大陆逐步扩张,法国政府为了牵制英国,决定和西班牙联手。1762年11月3日,一纸“枫丹白露协约”把新奥尔良作为政治献礼秘密交给了西班牙,可怜光顾着快活的新奥尔良人还蒙在鼓里不明就里呢。协议签订后三年西班牙正式总督姗姗来迟,可殖民地的法国人与德国人执意要恢复路易十五的昔日荣光,终于在1768年发动和平政变,把西班牙总督赶回了老巢。西班牙派来铁血新督平乱,大摆夜宴,一举逮捕了多名和平政变中的中坚分子,并枪决五人,血洒阅兵场(今天的杰克逊广场)。从此,西班牙在新奥尔良的殖民时代正式开始。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结束了波旁王朝的统治,强势的拿破仑上台后法国与西班牙之间关系日益恶化,西班牙在北美的势力逐步消亡,终于在1801年被迫将新奥尔良还给法国。这下法国人可扬眉吐气了,但在西班牙统治新奥尔良的这40年间,法国区着了两场大火,整个老城烧个精光,法兰西风情一去不返。时至今日,尽管法国区美其名曰“法国”,但老房子反而大多是西班牙的建筑风格,只有法国人的风流浮华奢靡精致的生活态度随着时光在新奥尔良深深扎了根,孕育出恶之灵罪之花,静观风云变幻,冷眼世事沧桑。拿破仑收回新奥尔良之后没几年便面临着以英国为首的“反法联盟”的威胁,而海地独立革命又使拿破仑征服加勒比新大陆的计划宣告失败,急需资金的拿破仑于 1803年将整个路易斯安那殖民地(西至落基山脉,北抵加拿大边境)连同新奥尔良以低价卖给美国。此后,北佬们蜂拥而来。法国人瞧不起这些“未开化”的美国农民,嫌他们粗鄙,不准他们住在法国区,北佬们只好在城外垦荒,这就是今天下花园区直到上城的地方。美国北佬涌入新奥尔良的同时,海地革命后仓皇逃窜的克里欧贵族也来到这块文化上最接近南美与加勒比岛国风情的宝地,迅速成为新奥尔良新贵,在“距离美国最近的地方”安了家。
不管几易其主,老城区里总也笙歌不断,后庭花回荡在慵懒的密西西比河之上,诺拉一派歌舞升平。但奇的是,在被称为“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的英美战争中,英军于1814年12月打到新奥尔良,争夺密西西比入海口,前来应战的美国将军杰克逊寡不敌众,临时召集其一群乌合之众,新奥尔良城里的美国人,德国新移民,被解放的黑奴,印第安人,克里欧贵族,与英国有世仇的法裔加拿大新移民竟纷纷参战,甚至连墨西哥湾上臭名昭著的海盗头子胡安.拉斐特都率领他的侠盗部队参加了战斗。战场在今天西城外的沙尔麦特展开,一月的冷风中硝烟滚滚何其惨烈! 到如今,每年的十二月,沙尔麦特都会进行这场战事的回顾表演。彩色的信号弹滑破黑色的夜空,听远处似隐还现的枪炮声,思绪总是要不由自主的游走到四十多年后的美国内战去——尽管新奥尔良人打败了英国人,南方高傲的贵族乐园却依旧在奴隶解放的大潮中一去不返,李将军的铜像如今孤独屹立在花园区与下城交接的圆环地带,壮志仍未酬,世事已如风。
地理
新月城
新奥尔良建城于密西西比河口,“上城”“下城”皆相对于密西西比河的流向:一个上游,一个下游。上下城的道路大都平行于河流的走向,密西西比河打个大弯,道路们便也跟着弯弯曲曲的如同扇面发散开来,“大快活”故又得绰号“新月城”。
水中之城
人说镜花水月,新奥尔良这“新月城”确是座水中之城。整个城市位于海平面以下十英尺左右,北面是庞恰特雷恩湖,南面密西西比河横穿过市,城中运河渠道众多,地形就如同一只碗,四围以高高的河堤保护起来。每年六月到十月的飓风季节,新奥尔良人都要密切关注飓风登陆的地点。 一般飓风云团都是逆时针旋转,如果飓风登陆后风眼移动到庞恰特雷恩湖左边,风向把湖水向湖北方吹走,新奥尔良就安然无事;可如果在湖右边,那湖水就要倒灌进城一片汪洋了。尽管如此,卡特里娜飓风前的新奥尔良,依然是“今朝有酒今朝醉”,飓风来了,人们宁愿守在老城里祈祷平安无事,也不愿惶惶撤离。
路面大坑
新奥尔良城下面原本是沼泽,城里的道路千修万修,却总时不时突然出现个大洞,加上地方政府的腐败无能,面对地面沉降的问题总也无能为力,城市的道路之差在美国绝无仅有。天长日久,来到新奥尔良经历路面大坑,竟也成了诺拉一景。
建筑
法国建筑
新奥尔良最有特色的建筑大多聚集在法语区老城。在西班牙统治新奥尔良的40年间法语区的两场大火把法国老式建筑烧了个精光,尤以1788年那场最为惨重。法语区里的法式建筑都是木制结构,若一家不小心半夜着火,火借风势迅速蔓延,再加上各家各户都备有弹药火枪,若不及时组织人力扑救整个城市便会沦为火海。 1788年起火那天刚巧是3月21日星期五,基督教耶稣受难的纪念日。法语区腹地杰克逊广场上的圣路易斯大教堂的钟声本应同时用于火灾警报,可当时迂腐的神甫就是不肯,说要严格依据基督教义不能在神圣礼拜五敲钟。于是大火借着风势迅速吞噬了整个老新奥尔良,就连宏伟的圣路易斯大教堂本身也化为灰烬。六年后法语区又着了场大火,彻底磨灭了法国人在新奥尔良的建筑痕迹。 今天法语区里那些浮华精致的雕花生铁阑干阳台都是西班牙建筑的风格,只有位于杜梅街上的“约翰夫人家”还可隐隐窥见法国乡间木屋的风貌。
街道奇景
如今法国区的街道非常狭窄,各家各户紧密相连,斑驳的老墙之上,二楼的雕花栏杆小阳台们常常被绿色的垂吊花草布满,一年四季都绚烂艳丽。比较张扬的住家,还要在这绿色中挂上花花绿绿的狂欢节珠子,再弄几个鸟兽塑像点缀在花草之间,最好再挂几串风铃叮咚,这使本来就充满了浓郁热带气息的城市更充斥着一座座小型悬空热带雨林,凭空增添旖旎无数。而街边一楼的住户大门多用雕花的生铁防盗门保护着,窗户也时常被色彩鲜艳的木头板遮住。 行人从街道上走过,就以为里面也是狭小密闭低矮的平房,眼睛只盯着那些装潢华美或者怪异的古董店衣服店。殊不知,这法语区里最不可思议的华美景象,往往就藏在一面面最不起眼的砖墙后面 ——或是浮华艳丽的西班牙式豪宅,或是类似北京四合院一样的天井当院,内里奇花异草争芳斗艳,好一座秘密花园!
墓地特色
除了法语区,城市中最有特色的建筑便是墓地。新奥尔良的墓葬与美国其它地方全然不同,个个都是地上“悬棺”。这倒不是因为新奥尔良的人多么念旧,无法忘怀死者所以给他们建筑了“死灵之城”,而是新奥尔良这片地方,地表下面就是沼泽,多挖几尺坟墓就要倒灌,总不能把先人的躯体泡在水里吧。这点上,新奥尔良的传统又和加勒比众多岛国风俗类似了。著名的圣路易斯第一号公墓距离二号公墓只有三个街区,生了锈的黑栏杆铁门把里面一排排静默的灵魂与外面熙攘的公路隔开。很多墓地都有相当的年头了,这些墓葬基本都是长方形结构,普通的大概两人高,顶上或平或成三角状,本来是白色的外墙皮早已变成斑驳的灰色。墓的正面多是一人半高的石板门,有的干脆用红砖砌住,外面再抹上白灰。若碰上正在修葺的新墓,便能看到墓室里面的结构。一般的墓室分上下二或三层,最上面的用来放置棺椁,下面则是祖祖辈辈先人骸骨。有钱人家的墓地宏伟得多,长长的跟一个小“猎枪筒房” 类似,边角方方正正,平顶上面矗立着巨大洁白的天使雕像,或者是圣母玛利亚,气派非凡。年久失修的墓地们石板门的白灰便则掉得差不多了,露出里面已经发了黑的老砖。与新奥尔良贫富夹杂的城市景观一样,在灵魂的城市里,穷的富的也互为睦邻,各不相扰。 新奥尔良建城两百年,可公共排水系统直到二十世纪初才建成,哪怕到今天,法语区的排水排污系统仍然是一百年前的老结构,一下雨,由于地下水会从密西西比河与北部的庞恰特雷恩湖向盆地地势位于海平面下七到二十英尺不等的老城回灌,仅有的排水系统也开始“反刍”,污水在石板街面肆意横流,加上红灯区醉汉们一年四季从不间断的慷慨奉献,波旁大街永远充满了腐败所特有的腥骚味道。这样的公共健康环境,怎么不是疾病与瘟疫的温床!新奥尔良历史上曾发生过数次大规模的瘟疫,大批生命死亡,普通墓葬的两个棺椁位置不够,还要暂借公墓一角特意修葺的“棺材公寓”。这些“公寓”比起独门独户的墓地就要简陋的多,四平八稳方方正正如同烤箱一样的结构,没有任何装饰、生铁阑干或者雕像,只有墙面是一样的斑驳脱落。每个棺椁一个方方正正的小口,棺木从这里放进去,等到家族墓地有了空房,或者直到俭骨日再回归祖先的怀抱。 俭骨一般都发生在安葬一年之后,棺材打开,逝者的遗骸被从中请出,扫入到墓地的最下层,与家族先人们的骸骨合并一处,生生世世,永不分离。
人口
新奥尔良人口55万,以非洲黑人后裔为主 也是灵魂乐发源地,更是路易斯安那州第一大城市。在曾经是一个移民城市,除了欧洲的冒险家外,这城市还是当时还有奴隶制度的美国最主要输入黑人奴隶的城市。现时大部分人口皆为黑人奴隶的后裔。 [1]
文化
克里欧与卡真文化
美国人来新奥尔良旅游,总有走到异国他乡的陌生感觉,因为这里的风土人情民俗特色实在独一无二。 卡特里娜飓风前,新奥尔良地区人口在五十万左右,最多的是黑人。美国历史上南方诸州是奴隶制的大本营,新奥尔良所在的路易斯安那州更是美国黑人人口百分比最高的州之一,仅次于近邻密西西比州。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黑人占据了新奥尔良市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强。但新奥尔良的黑人与美国其他地域的黑人有显著的差异,他们在二百年的历史中形成了非常独特的克里欧与卡真文化。 新奥尔良开埠后,为了区别于从欧洲大陆来的第一批移民,在路易斯安那殖民地出生的第二代移民都被统称为克里欧人。法国裔,西班牙裔或者二者混血的克里欧人依然讲法语,被称为法国克里欧人;而殖民地上的有色人种,尤其是由西非掠夺来的黑奴后裔则被称为黑克里欧人。在西班牙统治时期,为了对付城中顽固的法国人,西班牙统治者大力拉拢西非黑人奴隶,允许他们购买自由。独立了的黑克里欧人与法国、西班牙的殖民逐步种族融合,他们的风俗习惯既有欧洲的传统,又透着古老非洲大陆的神秘,他们将法语、西班牙语和非洲土语结合起来,创立了独特的克里欧语,直到今天这种独特的语言仍在路易斯安那州中部使用。
路易斯安那殖民地归属美国后,新涌入的“北佬”并不被新奥尔良的克里欧人所接受,美国第一位路易斯安那州州长卡邦强行推行英语的举动只引起了本地人的强烈反感,他们上街游行抗议北佬的粗鄙文化与暴虐政策。有意思的是,海地大革命时从拉美逃到新奥尔良来的贵族却得到了新奥尔良本地人的热烈欢迎,他们与新奥尔良的克里欧文化迅速融合。为了区别于越来越多的南下美国人,新奥尔良地区的本地人开始统称自己为克里欧人。而卡真人则是从加拿大地区移居到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法国人后裔。18世纪中后期,现今加拿大地域的英国与法国殖民者之间展开了一场争夺新法国殖民地的战争,许多法国人开始举家南迁,那些不知目的地的商船把他们载到哪,哪就是新的家。其中大部分法国阿卡地亚地区的殖民者们就展转流落到了今天的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成为今天卡真人的鼻祖。 直到如今,卡真人的语言仍然是带有浓重阿卡地亚口音的法语。卡真食物基本上就是法加农村家乡菜,烹饪手法简单,大量采用南方本地的原料与香料,比如几乎每菜必放的洋葱、芹菜与青椒碎丁,还有常见的路易斯安那小龙虾等,风格十分浓厚辛辣。米饭永远是卡真风味的主食,这与美国其余地区面包就大肉的风格比起来真真是异类。
新奥尔良文化
时光流转,十九世纪中期,新奥尔良优良的海港与运输便利使其成为南方最具吸引力的大城市。除了法国人,西班牙人和拉美贵族,以及美国的北佬大量南迁,欧洲爱尔兰与德国移民也大量涌入,意大利人,希腊人,克罗地亚人,菲律宾移民都很常见。一直到二十世纪初,外国移民进入新奥尔良的人口比美国人自己还要多,这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文化融炉。与美国东北或者西部加州的文化融合不同,新奥尔良这片神奇的土地对传统克里欧文化的保护性非常强,每一次的融合都是获取外来文化的特色融入克里欧传统之中。坐着古老的街车沿圣查尔斯大街从法国区向上城缓缓行驶,人宛如步入时光隧道,从欧陆风情的法国区,到典型美国商业区,再到宛如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的橡树大道,还有20世纪初曾经普及的维多利亚式建筑。这些曾经不同的语言、文化、时尚、信仰如今都紧密交织在了一起,演变出狂欢节、爵士乐、巫毒教,演变成充满克里欧风情的独特的新奥尔良文化。
进入20世纪,随着爵士乐的兴起,大量的艺术家涌入新奥尔良。他们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同性恋人士,包括爵士钢琴之王托尼.杰克逊,作家杜鲁门.卡波特,还有写下不朽的《欲望号街车》的剧作家威廉.田纳西等。波旁街上著名的老铁匠酒吧从开张起就对同性恋人事敞开大门,后来“被放逐的拉斐特咖啡馆”更是波旁街上历史最为悠久的同性恋酒吧。尽管同性恋运动在新奥尔良遭受过几次重大打击,但新奥尔良1991年通过了反对同性恋歧视的法令,1997年新奥尔良市长决定将传统婚姻的权益延伸至同性配偶关系中。在保守传统的南方,新奥尔良在同性恋平权运动中的激进可见一斑。 如今的波旁大街,声色犬马不分种族,但向北过了圣安大道的“紫色分界线”就是繁华的同性恋区了。夜幕降临,健硕的脱衣舞男在历史悠久的“被放逐的拉斐特咖啡馆”吧台上彻夜狂欢,七彩气球,彩虹旗和形形色色的人群把夜色装点得五彩缤纷。如果再向北,穿过埃斯普拉纳达大道,进入只有本地人才知晓的秘密爵士乐中心马里尼区,法国人街上600号是城中著名的同性恋书店,正对着拐角处刺青店的诡异橱窗。再转个弯,一排色彩鲜艳形貌各异的小酒馆栉比林立,中性打扮入时出挑的年轻人抽着烟,靠着斑驳的砖墙在混乱的爵士音符中冷眼注视着往来的行人。岁月在新奥尔良彻底溶掉,什么背景历史文化甚至性取向,在这里,都悄无声息的汇入密西西比河的奔流中,改名叫了“诺拉”。
种族问题
新奥尔良二百多年的历史上,法国路易十四宫廷的奢华风从城市开埠之日起就如影相随,上层社会的尔虞我诈、势力、见缝插针也都随着法国人的到来在新奥尔良的土地上深深扎了根。加上后来一百年的奴隶制度,赤裸裸的阶级压迫与穷奢极欲都造就了这个老城从根上开始的,现代民主自由也医治不了的腐败。 六十年代的黑人民权运动推动了民权法案的通过,尽管在法律上改变了美国南方的黑白种族分离制度,但在经济发展落后的新奥尔良地区,实际上的种族分离从未消失。有些黑人为主的街区把白人出现当作挑衅与麻烦;而很多白人社区也绝不欢迎黑人的迁入。 城中黑人尽管人数多,但由于经济地位的普遍低下,政治地位不高;而越是如此,黑人为主的社区发展就越落后。没有什么钱的黑人大多只能依靠新奥尔良的公共教育系统,可全城的公立学校中只有一所教育质量过关,其余的,大家戏称,不知是送小孩去学好还是学坏。而美国的公立学校入学多按学区划分,那唯一的优秀公立学校所在学区自然价格不菲,大部分在贫困线上得过且过的黑人家庭根本无力问津。这样恶性循环的结果,是越来越严重的两极分化。走马观花的游客们只在法国区,花园区跟上城附近活动,并看不到城中黑白对立与分化;缺乏外力注入改变贫困格局的黑人社区问题深重,毒品泛滥,暴力频繁,青少年步入歧途。这些深重的社会问题在“大快活”歌舞升平的表面下蛰伏蔓延,直到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来袭,城市的烂疮被曝于光天化日之下,美国人这才悲叹,在民主发达自由的国度,竟然也有新奥尔良这样的异数!
飓风
2005年8月29日,五级飓风卡特里娜在路易斯安那州东南部的圣伯纳镇登陆。这场本来预测在佛罗里达州登录的一级小飓风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从佛罗里达绕了个大弯,在墨西哥湾海域迅速增强为五级,向许多还不明就里的新奥尔良人袭来。年久失修的湖堤河堤在飓风的震荡中垮掉,城北的庞恰特雷恩湖向碗状的新奥尔良城倒灌,许多因贫困来不及撤离的群众被困河泽。 新奥尔良地区与外界的通信系统彻底瘫痪,被临时疏散到城中“超级碗”体育馆避风的群众们得不到及时的政府救援,基本生活物资告罄,一时间情况失控,暴乱、抢劫、逃亡、恐慌笼罩城市,世界末日般的悲惨景象被电视媒体广为传播。在这场浩劫中,整个路易斯安那州的死亡人数是所有受灾地区最高的,包括撤离人口,共有1577人死亡,705人失踪。卡特里那飓风所造成的总损失超过810亿美元,居美国历史之最,而美国联邦紧急应变管理总署署长迈克尔·布朗也因反应缓慢管理失策引咎辞职。直到三年后的今天,新奥尔良地区受灾最严重也是最为贫困的第九区大部分地区仍然断瓦残垣,复兴之路举步维艰。
经济建设
工业旅游业
新奥尔良是美国南方的主要工业城市,集中全州1/4的工厂企业;有纺织、食品、木材加工、炼油、石油化工、化学等工业部门;并是全国重要的造船和宇航工业基地,阿冯尔达船厂和生产火箭、宇航设备的米乔德厂是最大的企业,州内最大的零售、批发和金融中心;旅游业兴盛,在城市经济中的地位仅次于运输业。
文化教育事业
文化教育事业发达,市内博物馆众多。有杜兰大学(Tulane University)、新奥尔良大学(University of New Orleans)等高等学府以及可容纳7万多观众的路易斯安那体育馆,富音乐传统,为爵土乐音的诞生地,多音乐团体和剧场、音乐厅等;一年一度具有法国传统的仟悔火曜日盛况空前,吸引数以百万计国内外游客。
城市建设改造
新奥尔良城从19世纪末叶起,开始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改造,但整个城市建设仍保留了很多法国式和西班牙式的建筑风格,在市区中心沿密西西比河北岸还有不少比较古老的教堂、学校、商业区都被保存下来。城区包括老城“法国区”和新城“美国区”。法语区以杰克逊广场为中心,周围矗立着许多早期法国和西班牙的建筑,如广场对面灰色塔尖的圣路易斯教堂,还有西班牙时期的法院、市政厅、乌苏莱修道院和法国市场等。建于1831年的乔治亚式大厦,里面珍藏着美国南方早期考古发掘的印第安古董。杰克逊广场建于1721年,广场上有杰克逊跃马挥戈的铜像,英勇威武。如今,这里既是人们游乐聚会的场所,也是剧场和商业中心。杰克逊广场与纽约的时代广场一样闻名于世。法语区内有70多个街区是法国式建筑,街区笔直但街道较为狭窄,街道两旁种植着香蕉和热带林木,很有南方热带的城市风光。这里的居民大多说法语,吃法国菜,保留着法国和西班牙的风俗和习惯。所以有人称此处为“美国的巴黎”。 新奥尔良城的新城区街道宽阔整齐,高楼林立,有州、市主要行政办公机构组成的市政中心建筑群,国际贸易商业大楼等著名建筑,还有许多银行、办公大楼和饭店旅馆等。运河大街和圣查尔斯大街是最繁华的商业街。在新式大楼建筑中,占地20多公顷,高82米的“路易斯安那超级圆顶体育馆”最为壮观。这座大厦于1971年夏动工,历时4年建成,可进行各种球类、拳击和田径比赛,亦可举行大型集会、展览会等,设备先进,观众容量大,还有很多附属设施。
美国第二大港
新奥尔良是仅次于纽约港的美国第二大港,。新奥尔良港地处密西西比河的咽喉地带,腹地深广,是美国的重要的河海、海陆联运中心。新奥尔良港建于1718年。19世纪初,由于棉花和谷物出口量增多,港口迅速发展起来。近年港口货物吞吐量中占首位的是石油,其次为谷物、杂货、煤炭等,年吞吐量均在1亿吨左右。居全国各港之首。港口以转口贸易为主,港区内设对外贸易带,占地7.6公顷,进口货物可免税在此储存、加工或展览。是7条铁路干线的交会点,通连洛杉矶、芝加哥、纽约等大城市。水陆联运方便,是三角洲地区高速公路网的枢纽。多座大桥跨越密西西比河两岸。著名的庞恰特雷思湖堤坝长达39公里,沟通市区与湖北岸的联系。有1个国际机场和2个国内机场。 新奥尔良港有三个港区:密西西比河港区;排洪渠道港区;其他运河、水道和庞哈特伦湖、鲍恩尔湖港区;而以密西西比河港区为主。全港码头线总长约50公里,有泊位150多个。所有码头几乎都是顺岸式的。新奥尔良港同欧洲和太平洋沿岸(包括远东)之间有载驳船往来。载驳船所载驳船可上溯密西西比河、伊利诺伊河到达芝加哥。港口划出专用水域作为载驳船停泊区。 新奥尔良港已制定了名为"中央港区"的30年筑港规划。"中央港区"将建在新奥尔良市东郊,位于工业运河、法兰西路码头和巴黎路桥之间的排洪渠道畔,占地约5000公顷。
旅游胜地
.法语区波本街
.杰克逊广场
.哈蕾斯赌场
.花园区
.城市公园
.密西西比河游船
.沼泽地/湿地游船
.橡树园农庄
.卡特里娜飓风受灾区
.庞查特伦湖
.特色墓地游览
.历史悠久的咖啡杜梦
相关视频
1、新奥尔良旅行日记:美食,酒吧和美女
2、美国南部城市新奥尔良旅游风光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