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汪鳴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汪鳴鑾(1839年-1907年),字柳門,號郋亭,又作郇亭,得生。徽州休寧縣(今屬安徽黃山)萬安鎮汪村人。中國清代徽州藏書家、古籍整理家、刻書家、大臣。汪鳴鑾自幼聰慧異常,7歲通小篆,書畫俱佳,尤其精通小楷。同治四年(1865年),中進士,歷任編修、國子監司業、內閣學士、廣東學政、禮部侍郎等職。在政治觀點上,抨擊不抵抗政策,深得翁同龢器重,因此被視為「翁門六子」之首。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在慈禧太后的威逼下,光緒帝下詔將汪鳴鑾革職永不敘用,汪鳴鑾由此回到蘇州,不言時事政治,專心金石目錄之學。1907年,汪鳴鑾去世。汪鳴鑾家中藏書豐富,善本居多,有萬宜樓、能自強齋,並將萬宜樓藏書整理錄有《萬宜樓善本書目》,除此之外還著有《郋亭詩》《汪柳門稿》《萬宜樓詩錄》《詩聯續錄》《詩文目錄》《書札》《聯語》《同治甲子科汪鳴鑾鄉試朱卷》等。 [1]

[]

個人經歷

1895年革差,永不敘用。後歸杭州書院教席,精於說文之學,能篆書。張公束謂其所補錢警石冷齋勘書圖,秀潤天成,超然塵表,不愧名筆雲。初典試山東,嘗繪三香櫞於扇,貽獎鉅野魏生,傳為佳話。1907年去世,葬於花山。孽海花中唐卿的原型。卒年六十九歲。

參考文獻

  1. 汪鳴鑾的介紹百度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