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吳冠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吳冠中
來自搜狗網]]]
吳冠中
原文名
出生 江蘇宜興
國籍 中國
職業 畫家
知名作品 長江三峽
小鳥天堂
北國風光
黃山松
魯迅的故鄉

吳冠中(1919—2010),外文名荼,國籍,中國,民族,漢族,出生地江蘇宜興,出生日期1919年,江蘇宜興人[1]。逝世日期,2010年6月25日。當代著名畫家、油畫家、美術教育家[2]。職業,畫家教授。畢業院校,巴黎國立高級美術學校[3]

作品

油畫代表作品有《長江三峽》、《北國風光》、《小鳥天堂》、《黃山松》、《魯迅的故鄉》等。個人文集有《吳冠中談藝集》《吳冠中散文選》《美醜緣》等十餘種。

2010年6月25日23時57分,吳冠中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91歲。

2016年4月4日,吳冠中油畫《周莊》以2.36億港元成交,刷新中國油畫拍賣紀錄。


其他成就

法國文藝最高勛位

其他作品

《長江三峽》,《魯迅的故鄉》,《春雪》,《長城》

人物經歷

吳冠中在50~70年代,致力於風景油畫創作,並進行油畫民族化的探索。他力圖把歐洲油畫描繪自然的直觀生動性、油畫色彩的豐富細膩性與中國傳統藝術精神、審美理想融合到一起。

從70年代起,吳冠中漸漸兼事中國畫創作。他力圖運用中國傳統材料工具表現現代精神,並探求中國畫的革新。

1919年8月29日(陰曆閏七月初五)出生於江蘇省宜興縣閘口鄉一個農民家庭。

1926年,就讀吳氏小學。

1930年,入宜興縣縣立鵝山小學學習。

1931年,小學畢業,考入無錫師範學校。

1934年,完成三年師範初中,入讀浙江大學代辦的工業學校電機科。

1935年,投考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

1936年,入國立杭州藝專習西畫,兼學中國畫及水彩畫。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校長林風眠率領全校師生,與人民一起撤離杭州。

1938年,藝專附中結業,升入本科學油畫,師事常書鴻及關良。同時亦學習中國畫。

1940年,轉學中國畫,成了潘天壽的學生,臨摹了不少歷代繪畫精品。

1941年,仍迷戀油畫色彩,轉回油畫系。

1942年,畢業於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

1943年,於四川重慶沙坪壩青年宮舉辦第一次個人畫展。

1946年,考取全國公費留學繪畫第一名。

1947年,就讀於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

1948年,作品參加巴黎春季沙龍展和秋季沙龍展。

1950年,留學歸國,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

1953年,任清華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1956年,任教於北京藝術學院

1964年,任教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

1970年,「文革」期間被下放到河北農村勞動

1973年,調回北京參加賓館畫創作

1978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主辦「吳冠中作品展」

1979年,當選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

1987年,香港藝術中心主辦「吳冠中回顧展」

1991年,法國文化部授予其法國文藝最高勛位

1992年,大英博物館打破了只展出古代文物的慣例,首次為在世畫家吳冠中舉辦「吳冠中——二十世紀的中國畫家」展覽,並鄭重收藏了吳冠中的巨幅彩墨新作《小鳥天堂》

1993年,法國巴黎塞紐奇博物館舉辦「走向世界——吳冠中油畫水墨速寫展」,並頒發給他「巴黎市金勳章」

1994年,當選為全國政協常委

1999年,國家文化部主辦「吳冠中畫展」

2000年,入選法蘭西學院藝術院通訊院士,是首位獲此殊榮的中國籍藝術家,這也是法蘭西學院成立近二百年來第一位亞洲人獲得這一職位

2006年12月26日,香港中文大學授予吳冠中教授「榮譽文學博士」銜

2007年8月,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吳冠中全集》

2010年6月25日23時57分,吳冠中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91歲。

作品拍賣

2016年4月4日是吳冠中《周莊》油畫以1.3億元起拍,經多倫競價,最終2.36億港元成交,刷新中國油畫拍賣紀錄。

此作畫於1997年,尺寸為148x297cm,畫面以黑、白、灰三種顏色為主,在點、線、面的形式元素組成中,不僅看得到江南的小家碧玉,更看得到江南人的大氣,是藝術市場上所見最大尺幅的吳冠中佳構。

吳冠中1

社會活動

捐贈 吳冠中在1919年出生於江蘇省宜興縣,與新加坡有深厚淵源。2008年9月,高齡89歲的吳冠中將個人113幅,當時價值約6600萬新元的畫作捐給新加坡美術館,在中國和新加坡引起很大反響。

在2009年中國美術館舉辦的「耕耘與奉獻——吳冠中捐贈作品」中,有其精神父親魯迅的形象與野草共生出現在作品《野草》中。吳冠中說過,「魯迅我是非常崇拜的。我講過一句很荒唐的話:300個齊白石比不上一個魯迅。那時受到很多攻擊,說齊白石和魯迅怎麼比較。我講的是社會功能。要是沒有魯迅,中國人的骨頭要軟得多」。

吳冠中把自己多年對美術的思考寫成了《繪畫的形式美》、《造型藝術離不開人體美》、《關於抽象美》等文章,系統地闡述自己的觀點,提出要打一場「創造新風格的美術解放戰爭」。1992年,吳冠中所寫的《筆墨等於零》在明報周刊上發表以後,在美術界引起廣泛關注。

2010年,吳冠中再贈5幅水墨作品給香港藝術館作永久收藏,據介紹,此次香港藝術館獲贈的5幅畫作均為水墨作品,其中4幅為2010年的新作,包括《休閒》《幻影》《夢醒》和《》;另一幅為2001年創作的《朱顏未改》。

2006年9月,他將油畫長卷《一九七四年·長江》及水墨畫《江村》、《石榴》3幅作品無償捐贈國家,並永久珍藏於故宮博物院,87歲高齡的吳冠中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的又一次作品捐贈。8月27日,在故宮博物院太和門廣場舉行了「奉獻——吳冠中《一九七四年·長江》等作品向國家無償捐贈儀式暨吳冠中歷年捐贈作品匯展開幕式」,文化部副部長、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受文化部部長孫家正委託代表文化部向吳冠中頒發了捐贈證書,中國文聯黨組書記胡振民、黨組成員馮遠和著名畫家黃苗子袁運甫等出席,鄭欣淼、馮遠先後致辭。由文化部主辦,故宮博物院承辦,中國文聯、中國美協、中國美術館等協辦的「奉獻——吳冠中歷年捐贈作品匯展」也在故宮博物院午門城樓開幕。

《一九七四年·長江》是吳冠中畫作中最富傳奇性的一幅。該畫長603厘米,高19.5厘米,是一幅畫在紙上的油畫長卷。據介紹,1974年北京飯店裝修需要創作一幅大型壁畫,計劃以長江三峽為題材。黃永玉袁運甫等幾位藝術家接到該任務,55歲的吳冠中也被從農村調回。他們為壁畫創作趕赴長江寫生,長達3個月,行程逾萬里。但受到「批黑畫事件」影響,此次創作最終夭折,吳冠中根據寫生素材畫了一幅畫稿,由於是稿子,便畫在了紙上。之後,吳冠中搬了幾次家,此畫稿輾轉遷徙也被逐漸淡忘。直到2004年春節,吳冠中長子吳可雨從新加坡回來,無意間在床下閒置的雜物抽屜中發現了一個舊信封,裡面有一卷沒有落款、沒有題名的油畫,他拿着畫忙去詢問父親,才知道這就是被認為已丟失多年的《一九七四年·長江》。30年時光匆匆流逝,該畫紙背發黃變脆,但畫面完整無損,油色尤鮮,後經吳冠中友人裝裱師張世東精心裝裱,這幅長卷被托裱在6塊對接的紙板上。

與《一九七四年·長江》相比,吳冠中捐出的另兩幅水墨作品《江村》和《石榴》也毫不遜色,在巴黎、香港展出後,一直留在新加坡,是典型的「吳家作坊」作品。《江村》創作於 1991年,描繪了四川北部大足河一個山坳里江村的風光。畫面以黑色幾何構成為主,銀灰色的坡岸,圍繞村落,江上波光成線,是吳冠中鄉情的寄託與慰藉。《石榴》創作於1992年。吳冠中對曾下放河北獲鹿縣李村的石榴留下了難忘記憶。在畫面上,墨枝交叉,直線、弧線,收縮、放射,竭力發揮線之體量,飽滿的果實表達了生命的充實和無限。

展覽

追溯吳冠中的第一次在重慶的畫展,應該是69年前的1943年 ,24歲的吳冠中,於重慶大學建築系任助教,是年春,在四川重慶沙坪壩青年宮舉辦第一次個人作品展。畫風大膽狂放,很為青年們喜歡,作品銷售一空。而他決心跨出國門到久已嚮往的巴黎求學,正是因為畫展的成功。

第二次在重慶舉辦的個人畫展是2008年4月,那時這位藝術界泰斗帶着2007年創作的新作品來重慶展覽拍賣,並將拍賣所得用於支持公益事業。遺憾的是,由於這是一次藝術圈內的小眾展覽,山城人民錯失與大師作品相遇相交的機會,在我們期盼着大師再次光臨重慶的時候,吳冠中卻於2010年6月25日與世長辭。藝術界一顆閃耀的巨星,熄滅了。

時光飛逝,4年的時間過去了,幾經周折,長江匯當代美術館終於將大師的作品再一次請回重慶,讓廣大藝術愛好者在長久的等待中,能近距離觀賞、品味與大師的這一次心靈之約。長江匯當代美術館館長陳京說,此次吳冠中版畫作品展定於11月25日至12月10日舉辦,為期15天,無任何門票收費。這次除了大師的版畫作品外,同時也將展出大師的三幅總價值超過千萬元的水墨真跡,它們分別是《高山流水》(1978年)、《大宅》(2001年)和《網師園》(1980年),讓各位愛好者可以近距離的觀賞,感受大師融合了西方水彩畫與中國水墨畫後的作品之獨特韻味。

人物評價

吳冠中先生是中國美術學院的學術旗幟,是繼林風眠先生之後弘揚國美精神並形成一代業績的藝術大師。他的藝術是林風眠先生等開創的中西融合道路上的一座高峰。吳先生的去世是中國美術界無法彌補的損失。(中國美術館評)[1]

人物軼事

摺疊淡泊與專注 在吳冠中先生眼裡,藝術市場受到人際關係、利益包裝、經濟沉浮等人們無法迴避的因素影響。莊子曾謂「凡外重者內拙」。吳冠中則如是說:藝術是自然形成的,時代一定會有真誠的挽留和無情的淘汰。藝術市場是一面鏡子。但上帝只會關照一心去創作的畫家,而不是光照鏡子的人。智者所見略同。

關於「筆墨」

吳冠中:這個觀點太陳舊了。我的意思是第一不能離開畫面,脫離了畫面,單獨的線條、顏色都是零。筆墨不是程式化的東西。

一以貫之 1991年9月,吳冠中整理家中藏畫時,將不滿意的幾百幅作品全部毀掉,此番被海外人士稱為「燒豪華房子」的毀畫行動,目的只有一個:保留讓明天的行家挑不出毛病的畫!不久,筆者便親身領略了吳冠中的認真勁兒。1993年初,人民日報海外版、解放軍報與香港東方藝術中心聯合舉辦「東方杯」國際水墨畫大賽,邀請吳冠中評委會主任。評獎的當天上午,七十多歲的吳先生準時來到人民日報社,穿一身休閒的西服,腳着運動鞋。

第一輪,淘汰不佳的作品。禮堂四壁掛滿畫作,有的只能放在地上。粗劣不堪的作品自然遭淘汰,但形式不錯的也會有同樣的命運。每每見到模仿評委畫風的作品,評委們都會會心一笑:拿下!所有模仿作品一概落選。模仿妨礙藝術家的真情流露。擔任評委會主任的吳冠中給大賽的題詞是:「自家真情,勿效東施。」

第二輪,評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吳先生認真地審視每一幅作品,遠看近觀,有時屈膝下蹲審視作品,不時在小本子上認真記錄,整整忙碌了一整天。

1993年11月,74歲的吳冠中狀告兩家拍賣公司拍賣假冒他名義的偽作《毛澤東炮打司令部》侵權,要求對方停止侵害、消除影響、公開賠禮道歉,同時賠償經濟損失。最終,吳冠中勝訴。「騙得了今天的人,騙不了明天的人,」吳冠中告誡人們說。

吳先生曾經形象地概括了處理出入關係的訣竅。他曾這樣為青年畫家指點迷津:「你一定要穿着大師的拖鞋走一走,然後把拖鞋扔了,在穿和脫的過程中,你就會找到自己。我就是這麼走過來的。」

吳冠中曾在文章中寫道:「從藝以來,如獵人生涯,深山追虎豹,彎弓射大雕。不獲獵物則如喪家之犬,心魂失盡依託。在獵取中,亦即創造中,耗盡生命,但生命之花年年璀璨,人雖瘦,心胸是肥碩壯實的。」自評新作道:「反芻之草,滄桑味苦,卻更接近人生真味。思往事,往往更概括,更突出了某處眉眼,畫面隨之而呈現簡約,強調創痛,呈現無奈——人生之曲,不憑音色悅耳,當亦有未老、將老或老之知音。」吳先生曾說過「一切藝術不止於音樂,而進於詩,詩更蘊人情」。他還說過:「我說過這話,齊白石可以沒有,多一個少一個也無所謂,但是魯迅不一樣,我是單從社會功能上說的,他們的影響不一樣。齊白石畫得很好,我也很喜歡,但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需要魯迅。少一個魯迅,中國的脊樑要軟得多。」

吳冠中把自己多年對美術的思考寫成了《繪畫的形式美》、《造型藝術離不開人體美》、《關於抽象美》等文章,系統地闡述自己的觀點,提出要打一場「創造新風格的美術解放戰爭」。1992年,吳冠中所寫的《筆墨等於零》在明報周刊上發表以後,在美術界引起廣泛關注。

2010年,吳冠中再贈5幅水墨作品給香港藝術館作永久收藏,據介紹,此次香港藝術館獲贈的5幅畫作均為水墨作品,其中4幅為2010年的新作,包括《休閒》《幻影》《夢醒》和《巢》;另一幅為2001年創作的《朱顏未改》。

2006年9月,他將油畫長卷《一九七四年·長江》及水墨畫《江村》、《石榴》3幅作品無償捐贈國家,並永久珍藏於故宮博物院,87歲高齡的吳冠中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的又一次作品捐贈。8月27日,在故宮博物院太和門廣場舉行了「奉獻——吳冠中《一九七四年·長江》等作品向國家無償捐贈儀式暨吳冠中歷年捐贈作品匯展開幕式」,文化部副部長、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受文化部部長孫家正委託代表文化部向吳冠中頒發了捐贈證書,中國文聯黨組書記胡振民、黨組成員馮遠和著名畫家黃苗子、袁運甫等出席,鄭欣淼、馮遠先後致辭。由文化部主辦,故宮博物院承辦,中國文聯、中國美協、中國美術館等協辦的「奉獻——吳冠中歷年捐贈作品匯展」也在故宮博物院午門城樓開幕。

《一九七四年·長江》是吳冠中畫作中最富傳奇性的一幅。該畫長603厘米,高19.5厘米,是一幅畫在紙上的油畫長卷。據介紹,1974年北京飯店裝修需要創作一幅大型壁畫,計劃以長江三峽為題材。黃永玉、袁運甫等幾位藝術家接到該任務,55歲的吳冠中也被從農村調回。他們為壁畫創作趕赴長江寫生,長達3個月,行程逾萬里。但受到「批黑畫事件」影響,此次創作最終夭折,吳冠中根據寫生素材畫了一幅畫稿,由於是稿子,便畫在了紙上。之後,吳冠中搬了幾次家,此畫稿輾轉遷徙也被逐漸淡忘。直到2004年春節,吳冠中長子吳可雨從新加坡回來,無意間在床下閒置的雜物抽屜中發現了一個舊信封,裡面有一卷沒有落款、沒有題名的油畫,他拿着畫忙去詢問父親,才知道這就是被認為已丟失多年的《一九七四年·長江》。30年時光匆匆流逝,該畫紙背發黃變脆,但畫面完整無損,油色尤鮮,後經吳冠中友人裝裱師張世東精心裝裱,這幅長卷被托裱在6塊對接的紙板上。

與《一九七四年·長江》相比,吳冠中捐出的另兩幅水墨作品《江村》和《石榴》也毫不遜色,在巴黎、香港展出後,一直留在新加坡,是典型的「吳家作坊」作品。《江村》創作於 1991年,描繪了四川北部大足河一個山坳里江村的風光。畫面以黑色幾何構成為主,銀灰色的坡岸,圍繞村落,江上波光成線,是吳冠中鄉情的寄託與慰藉。《石榴》創作於1992年。吳冠中對曾下放河北獲鹿縣李村的石榴留下了難忘記憶。在畫面上,墨枝交叉,直線、弧線,收縮、放射,竭力發揮線之體量,飽滿的果實表達了生命的充實和無限。

個人展覽 追溯吳冠中的第一次在重慶的畫展,應該是69年前的1943年 ,24歲的吳冠中,於重慶大學建築系任助教,是年春,在四川重慶沙坪壩青年宮舉辦第一次個人作品展。畫風大膽狂放,很為青年們喜歡,作品銷售一空。而他決心跨出國門到久已嚮往的巴黎求學,正是因為畫展的成功。

第二次在重慶舉辦的個人畫展是2008年4月,那時這位藝術界泰斗帶着2007年創作的新作品來重慶展覽拍賣,並將拍賣所得用於支持公益事業。遺憾的是,由於這是一次藝術圈內的小眾展覽,山城人民錯失與大師作品相遇相交的機會,在我們期盼着大師再次光臨重慶的時候,吳冠中卻於2010年6月25日與世長辭。藝術界一顆閃耀的巨星,熄滅了。

時光飛逝,4年的時間過去了,幾經周折,長江匯當代美術館終於將大師的作品再一次請回重慶,讓廣大藝術愛好者在長久的等待中,能近距離觀賞、品味與大師的這一次心靈之約。長江匯當代美術館館長陳京說,此次吳冠中版畫作品展定於11月25日至12月10日舉辦,為期15天,無任何門票收費。這次除了大師的版畫作品外,同時也將展出大師的三幅總價值超過千萬元的水墨真跡,它們分別是《高山流水》(1978年)、《大宅》(2001年)和《網師園》(1980年),讓各位愛好者可以近距離的觀賞,感受大師融合了西方水彩畫與中國水墨畫後的作品之獨特韻味。

吳冠中作品

「藝載春秋—大型吳冠中版畫展」

開幕時間:2012-11-25 展期:2012年11月25日—2012年12月25日 地址:長江匯當代藝術中心負一樓

追溯吳冠中的第一次在重慶的畫展,應該是69年前的1943年 ,24歲的吳冠中,於重慶大學建築系任助教,是年春,在四川重慶沙坪壩青年宮舉辦第一次個人作品展。畫風大膽狂放,很為青年們喜歡,作品銷售一空。而他決心跨出國門到久已嚮往的巴黎求學,正是因為畫展的成功。

第二次在重慶舉辦的個人畫展是2008年4月,那時這位藝術界泰斗帶着2007年創作的新作品來重慶展覽拍賣,並將拍賣所得用於支持公益事業。遺憾的是,由於這是一次藝術圈內的小眾展覽,山城人民錯失與大師作品相遇相交的機會,在我們期盼着大師再次光臨重慶的時候,吳冠中卻於2010年6月25日與世長辭。藝術界一顆閃耀的巨星,熄滅了。

時光飛逝,4年的時間過去了,幾經周折,長江匯當代美術館終於將大師的作品再一次請回重慶,讓廣大藝術愛好者在長久的等待中,能近距離觀賞、品味與大師的這一次心靈之約。長江匯當代美術館館長陳京說,此次吳冠中版畫作品展定於11月25日至12月10日舉辦,為期15天,無任何門票收費。這次除了大師的版畫作品外,同時也將展出大師的三幅總價值超過千萬元的水墨真跡,它們分別是《高山流水》(1978年)、《大宅》(2001年)和《網師園》(1980年),讓各位愛好者可以近距離的觀賞,感受大師融合了西方水彩畫與中國水墨畫後的作品之獨特韻味。

人物軼事

淡泊與專注 在吳冠中先生眼裡,藝術市場受到人際關係、利益包裝、經濟沉浮等人們無法迴避的因素影響。莊子曾謂「凡外重者內拙」。吳冠中則如是說:藝術是自然形成的,時代一定會有真誠的挽留和無情的淘汰。藝術市場是一面鏡子。但上帝只會關照一心去創作的畫家,而不是光照鏡子的人。智者所見略同。

關於「筆墨」

吳冠中:這個觀點太陳舊了。我的意思是第一不能離開畫面,脫離了畫面,單獨的線條、顏色都是零。筆墨不是程式化的東西。

一以貫之

1991年9月,吳冠中整理家中藏畫時,將不滿意的幾百幅作品全部毀掉,此番被海外人士稱為「燒豪華房子」的毀畫行動,目的只有一個:保留讓明天的行家挑不出毛病的畫!不久,筆者便親身領略了吳冠中的認真勁兒。1993年初,人民日報海外版、解放軍報與香港東方藝術中心聯合舉辦「東方杯」國際水墨畫大賽,邀請吳冠中評委會主任。評獎的當天上午,七十多歲的吳先生準時來到人民日報社,穿一身休閒的西服,腳着運動鞋。

第一輪,淘汰不佳的作品。禮堂四壁掛滿畫作,有的只能放在地上。粗劣不堪的作品自然遭淘汰,但形式不錯的也會有同樣的命運。每每見到模仿評委畫風的作品,評委們都會會心一笑:拿下!所有模仿作品一概落選。模仿妨礙藝術家的真情流露。擔任評委會主任的吳冠中給大賽的題詞是:「自家真情,勿效東施。」

第二輪,評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吳先生認真地審視每一幅作品,遠看近觀,有時屈膝下蹲審視作品,不時在小本子上認真記錄,整整忙碌了一整天。

1993年11月,74歲的吳冠中狀告兩家拍賣公司拍賣假冒他名義的偽作《毛澤東炮打司令部》侵權,要求對方停止侵害、消除影響、公開賠禮道歉,同時賠償經濟損失。最終,吳冠中勝訴。「騙得了今天的人,騙不了明天的人,」吳冠中告誡人們說。

吳先生曾經形象地概括了處理出入關係的訣竅。他曾這樣為青年畫家指點迷津:「你一定要穿着大師的拖鞋走一走,然後把拖鞋扔了,在穿和脫的過程中,你就會找到自己。我就是這麼走過來的。」

吳冠中曾在文章中寫道:「從藝以來,如獵人生涯,深山追虎豹,彎弓射大雕。不獲獵物則如喪家之犬,心魂失盡依託。在獵取中,亦即創造中,耗盡生命,但生命之花年年璀璨,人雖瘦,心胸是肥碩壯實的。」自評新作道:「反芻之草,滄桑味苦,卻更接近人生真味。思往事,往往更概括,更突出了某處眉眼,畫面隨之而呈現簡約,強調創痛,呈現無奈——人生之曲,不憑音色悅耳,當亦有未老、將老或老之知音。」吳先生曾說過「一切藝術不止於音樂,而進於詩,詩更蘊人情」。他還說過:「我說過這話,齊白石可以沒有,多一個少一個也無所謂,但是魯迅不一樣,我是單從社會功能上說的,他們的影響不一樣。齊白石畫得很好,我也很喜歡,但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需要魯迅。少一個魯迅,中國的脊樑要軟得多。」

相關報道

吳冠中《月下玉龍山》1012萬成交

2013年11月16日,中國嘉德2013秋拍「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專場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舉槌開拍。吳冠中《月下玉龍山》以600萬起拍後,受到買家追捧,價格飆升,很快就突破了800萬,最終以880萬的價格落槌,含佣金成交價為1012萬。此前估價680萬-880萬,約15.7平尺。

雪紛紛,大地新裝,素白銀亮。一切骯髒邋遢都被遮掩掉,到處都呈現乾淨、純潔,一片單純。白色世界裡突出了烏黑,是房裡的陰暗面、是老樹的干枝、是風雪趕 路人?就像一張偌大的宣紙上跌落了稀疏的墨點。那些樹幹的細枝,瘦長的,尖尖的細枝任性伸展,襯着明亮的雪,真像用針尖刻出的版畫,鋒利而清晰。夜晚,路 滑車少,馬路上靜悄悄,路燈將樹枝投影到雪地上,那紛亂纏綿的影之線條有虛有實,層次錯綜,是迷人的水墨風韻了。

太陽一出來,雪就慢慢融化了,殘雪成了另一番景象:斑斑駁駁,黑白交錯,有時很難看,像癩禿子;但有時呈成奇異的美之構成。我曾在川北大巴山遇到一場極大 的春雪,但雪過天晴,積雪飛快消融,那墨綠的山坡和樹叢顯露出黑一塊白一塊大大小小長長短短的錯綜組合,且瞬息萬變,雪降神工繪出了巨幅抽象春雪,我為之 震驚,後來多次追蹤此幅春雪,意難盡。—吳冠中

《周莊》2.36億港元成交,刷新中國油畫拍賣最高紀錄

《周莊》是吳冠中創作生涯的壓卷之作,長度近3米,是目前出現於市場上其尺幅最大的油彩作品,在研究吳冠中創作脈絡與風格上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地位,且來源於亞洲著名私人收藏,其珍貴程度可見一斑。《周莊》創作於1997年,當時的吳冠中已是78歲的高齡,這樣大尺幅的創作並非易事,因此對他來說這也是一種突破自我的象徵。

2016年4月4日晚,《周莊》 於保利香港春拍以2.36億港元 (約合1.97億元人民幣)成交,創造了吳冠中個人作品的最高拍賣紀錄,同時也刷新了中國油畫拍賣的最高紀錄。

視頻

《藝術大家》系列之吳冠中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