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公民凱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公民凱恩》(英語:Citizen Kane,又譯大國民)是奧森·威爾士於1940年拍攝,1941年由美國RKO(雷電華)電影公司出品的劇情片。影片講述報業大王查爾斯·福士特·凱恩的一生。由奧森·威爾士擔任導演、製片、編劇(之一)以及主演。曾獲得1941年美國電影科學與藝術學院獎(即奧斯卡獎)九項提名,並最終獲得最佳原著劇本獎。

這部影片是奧森·威爾士的螢幕首作,也是其代表作之一。但在20世紀40年代,此片因影射當時的報業大王威廉·赫斯特,而險些被毀。此後影片雖然最終上映,但因為赫斯特所施加的影響,只能在有限的劇院播放。從而導致影片票房成績不佳。二戰結束後,這部影片該在歐洲的電視上放映,逐漸被人意識到其藝術價值。從1952年開始,公民凱恩在英國電影協會(BFI)所出版的《視與聽》(Sight & Sound)雜誌每隔十年所評選的「最偉大的十部電影」中名列第一,並在美國電影學會(AFI)1998年評選的「百年百大電影」中名列榜首[1]

劇情

查理‧凱恩在豪華宅邸死亡,臨死前只說一句話「玫瑰花蕾」(rosebud),如謎般無法解開。於是,一名記者湯姆遜便在玫瑰花蕾的陰影下奉命調查,透過五個曾經跟凱恩共事或生活的人物(凱恩的監護人銀行家、報社總經理、凱恩的好友兼專欄作家、他的第二任太太、豪華宅邸管家及圖書管理員),勾勒出這個傳奇人物的生命片段;然而,在不同人的眼中,凱恩顯然有着不同的特質,或者說是凱恩在事業、感情、政治觀念和個人性格的演變。

年輕時,養父撒切爾跟夥伴伯恩斯汀所講,凱恩是一個野心勃勃,有大理想、十分執著於自己信念的厲害角色,他帶領自己的王國走向光輝。但他經歷了第一次婚姻失敗,競選落敗之後,漸漸顯出他的陰暗面,狹隘的心胸更令夥伴李蘭決裂,又強迫妻子蘇珊當一名歌劇明星,甚至後來在豪華宅邸過着半隱居的生活,乃至眾叛親離,死去時就只有管家雷蒙及一些傭人在側,就連記者本人也還是不了解「玫瑰花蕾」的意義。

最後工人在清理凱恩的遺物時,從燃燒的雪橇上浮現出「玫瑰花蕾」一字,原來這才發現他至死仍忘不掉童年時的傷心往事,在雪地里玩雪橇時被迫與母親分開,難堪過往,讓媒體鉅子終其一生難忘心痛失去最心愛擁有,最後孤寂而終。

靈感來源

按照電影史學家克林頓·黑林所述,《公民凱恩》的靈感來源於奧森·韋爾斯1940年與約翰·豪斯曼的初次討論[2],豪斯曼建議他和韋爾斯離開洛杉磯與編劇赫爾曼·曼凱維奇討論劇本創意。他補充道,「(曼凱維奇)可能認為韋爾斯有些許從事原創編輯的經驗,有點韋爾斯作品標題《美國公民約翰》的意味。

視頻

公民凱恩 相關視頻

三分鐘帶你看完《公民凱恩》
《公民凱恩》劇情解說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