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陈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台湾大陈人,又被称为大陈义胞,是指1955年2月自浙江省沿岸的大陈岛(今属台州市椒江区大陈镇)、渔山列岛(今属宁波市象山县)、披山岛(今属玉环市)、南麂列岛(今属温州市平阳县)撤退来到台湾的居民,这段历史事件史称大陈岛撤退[1]。
台湾政坛上知名的大陈人后代,包括民主进步党籍台北市议员梁文杰、中国国民党籍的叶匡时和现任革命实践研究院院长、台北市议员罗智强等。台湾著名演员柯受良也是大陈人。
大陈历史
大陈诸岛自明代至1930年代,长期受到浙江沿海海盗活动的威胁,除天灾之外,就属海盗攻击问题最大,情况严重之际,岛民甚至必须返浙江沿海居住以策安全。1940年水警队发生叛变,叛变之水警队员杀害水警队长,并洗劫大陈而去,使大陈岛呈无政府状态。后来当地士绅决定出资请大陈人王相义组织地方武力自保,招募渔民并收编小股海盗,编成一支数百人武装保卫队,担任大陈地方的防卫任务。日本侵华期间,王相义加入“浙江省温台护航委员会”,攻击抢夺日本与其他外国商船,此时王相义的武装部队增至1200人。二战结束后,王相义选国民政府这边,任浙江省温岭县长,后来温岭县城被共军攻下,王相义与县政府一起退守大陈。
来台背景
国共内战后期,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已经撤退到台湾岛,实际控制的领土仅限于台湾、澎湖群岛、福建省金门、乌坵、马祖、东引、东西犬以及浙东沿岸的数岛。
1951年民国政府江浙反共救国军成立,设总部于大陈岛,并将渔山岛、大陈岛、披山岛、南麂岛划设为“大陈地区”,使成“反攻基地”,新意涵的“大陈”概念由此萌芽。
1954年10月起中共军队开始对大陈列岛进行军事行动,此大陈战役即是第一次台海危机,其间护航驱逐舰(DE)太平舰遭共军鱼雷小艇击沉。1955年1月18日一江山岛失守,与一江山岛相隔极近的大陈岛势必失去屏障,加上距离台湾本岛过远以及金马陈皆不在美国防守的范围之内,因此中华民国决定自大陈岛撤守,在美国协助下拟定金刚计划。于1955年2月8日展开,四天之内,撤退了大陈岛上所有的居民(除了一位生病的人)共一万余,加上军队共计两万八千人,并于基隆市登陆。随后中华民国撤销浙江省政府,正式宣告失去所有浙江省领土。
当时政府重点是将这批来台的大陈百姓界定为“义胞”,而非因战火逃难家园的“难民”,主导此新闻事件渲染为成功的“中美军事合作”与转进,引导民心对蒋中正政府的效忠。台湾省议会于1955年2月12日发起对大陈义胞的‘一人一元救济运动’,宣传上指出:
此次我大陈同胞,为厌恶共匪暴行,毁家抒难,奔向自由,发扬我民族伟大之忠义精神与我黄帝子孙坚忍不拔的意志,以昭示于全世界,我台省同胞亦与有光荣。
民国政府设置了一个单位来负责安置大陈人,由内政部、省政府与中国大陆灾胞救济总会组成了“大陈地区反共义胞来台辅导委员会”[2],于1955年1月28日成立,于1958年底大陈义胞安置工作完成后解散,之后的辅导工作改由省政府社会处接管。
视频
台湾大陈人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罕为人知的国军大陈岛撤退,这是国民党在大陆最后一次大撤退! ,搜狐,2018-02-10
- ↑ 战争下的新移民-大陈人在台湾的安置与辅导 ,豆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