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高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新昌高腔,又称高腔、高调,中国戏曲剧种之一。因为仅存浙江省新昌县一个剧团,故名新昌高腔。新昌高腔历史悠久,历史长达400年以上,能够演出元代杂剧《西厢记》、《汉宫秋》中的部分折子。目前,新昌高腔严重衰落,现存唯一的一个剧团为新昌调腔剧团。2006年5月20日,新昌调腔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最古老的声腔
调腔,俗称高腔,或高调。它是元朝统一中国后,北曲南腔相互交融所派生的一个声腔,也是中国保留至今的最古老声腔[1]。自元代起,在很长一个时期内都是调腔的鼎盛时期,广泛流行于越、台、明、温、严、婺、处诸州,到了明朝中叶,随着乱弹等声腔的兴起,才打破调腔一统天下的局面。特别是清未到解放前夕,由于迭经战乱,艺人流散,调腔倾于灭绝,只有在新昌尚存一息。
从明代至解放,很长的时期,新昌调腔的演出活动非常频繁。明成化《新昌县志·风俗篇》记载:“正月望前,市人俱出钱做灯,又做戏文通宵达旦才止”,“客多请鼓吹,作杂剧,颇纷华”。
分类
调腔的戏分古戏和时戏[2]。清代以前的戏称古戏,明代以后的戏称时戏。这两种戏在表演和音乐的风格上迥然不同。
古戏典雅清丽,体局好静,刻画细腻,真切感人,为调腔之精华。它的另一特点为:曲牌专曲专用,各剧目间音乐个性鲜明,颇有南戏遗风。时戏多为明朝以后传奇,大多反映宫廷斗争和群雄争霸。风格多高亢激昂,气势磅礴。时戏中另有一类家庭伦理戏,大多反映小市民生活,《三婿招》《双玉配》等,这类戏幽默风趣,耐人寻味,音乐亦轻松活泼,节奏明快,饶有喜剧色彩。
调腔的时戏通俗易懂,戏的内容大都反映宫廷斗争,群雄争霸。尽管艺术价值不及古戏,但老百姓爱看这样的戏。所以调腔剧团下乡演出的时候,演的都是时戏。 调腔时戏特别粗犷有力,观众的心情很容易受感染而觉得很振奋。演员唱戏的时候,用的是假嗓,音很高,只唱半句,接着就有乐队的人的来帮腔,也有台下的观众跟着帮腔的,场面非常热闹。调腔的吹打可以说是动人心魄。特别是在点将、发兵、坐堂等需要制造气势的时候,开场会是一阵由缓转紧的“狂、狂、狂”震耳欲聋的大台锣声,紧接着是“胡、胡、胡”深沉雄浑的大筒声,又紧跟着“呜嘟、呜嘟”宏大而又凄切的目连号声,这么一来,使台下看戏看得有点累了的人,一下子就有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