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马太鞍部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马太鞍休闲农业区
图片来自TAIWAN花东纵谷国家风景区

马太鞍部落阿美语Fata'an,或作vata'an),是台湾花莲县光复乡马锡山山脚下的一个阿美族原住民部落,是阿美族最大的部落之一,现今以大马太鞍(大同、大马、大平、大华村)为部落的中心。[1]。“马太鞍”由来为马太鞍族人的祖先辗转迁来此地,发现长满“树豆”(阿美语:Fata'an),当地的树豆成为族人的主食。树豆可以常保不坏,又容易生长,成为马太鞍人的最爱,常常带在身上,到处种植,使得附近遍布树豆,因此就通称此地为马太鞍。[1]

部落由来传说

据传在遥远的天际住著日神月神两夫妻及他们的儿子奇奇(Cihcih)和女儿蕊西儿(Di'sil),一家人在天上过著无忧无虑的神仙生活。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们被汪洋大海中一颗如明珠般的美丽小岛吸引。日神和月神经受不住奇奇及狄西儿的百般要求,只好同意他们下凡来到这个小岛。奇奇与狄西儿下凡后发现,这个小岛不但风景秀丽,而且遍地都是随手可得的食物,因此他们便决定定居在这里。

历经数代后,由于子孙繁衍、人口持续增加,形成现有耕地不足,间接使得生活变得非常困难。经过部落族人开会讨论后,便开始另外寻找较适合的居住地。经过漫长的寻找过程,最终决定在加拉拉(阿美语:Kalala,现花莲县瑞穗乡舞鹤村北回归线纪念塔之东)定居下来。

在部落中住著一位绝世美人提雅玛赞(Tiyamacan),在一次与同伴于河边嬉戏时不小心被海神发现;从此海神陷入爱的漩涡,每天都想著她。海神要求部落族人将提雅玛坎嫁给他。部落族人为了不让海神找到提雅玛坎,便把她藏了起来。海神遍寻不著,兴起了一阵大海啸。就在一瞬间,淹没整个部落,仅剩男子嘎费·嘎烙(Kafid Kalaw)及女子玛洛吉洛克(Marokirok)幸运地乘坐“鲁郎”(阿美语:dodang,似独木舟的臼)四处漂流。历经过无数个昼夜,终于在一座雄伟的山顶扎足拉安(阿美语:Cacora'an,凤林镇南方的凤林山)顺利靠岸,卡费德·卡洛与玛洛吉洛克定居下来。不久后,卡费德·卡洛与玛洛吉洛克结为夫妇,生下男孩马耀·斐裔(Mayaw Fi'ik)及女孩玛赖·斐裔(Malay Fi'ik)。

部落族人于扎足拉安(阿美语:Cacora'an)历经数代生活下来,渐渐地发觉此地缺乏耕地、生活变得越来越困难,于是部落领袖召集了大家并提议再去寻找更适合的居住地。部落领袖带领著族人来到马太鞍溪阿美语:Satefo)畔辽阔的平原后,发现成群的梅花鹿正在平原上奔驰,认定这里是个吉祥之地,因此决定居下来,这就是现今阿美族马太鞍族人的祖先。早期是一群阿美族人生活在马太鞍溪与乌卡盖溪(现今南清水溪)形成的一块冲积扇地形,后来因盐水港制糖厂(现今花莲糖厂)的设立,在原来靠北的土地上广植蔗糖原料-甘蔗,而使得当地的阿美族人不得不往南迁移[2]

近年来有将光复乡正名为马太乡之议。[3]

巴拉告生态捕鱼

马太鞍湿地位于马锡山山脚下,是一处天然的沼泽湿地,清澈的芙登溪由南向北蜿蜒流过整个湿地,营造出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 世居在马太鞍湿地的阿美族人,传承与自然共存的传统智慧,在不竭泽而渔的原则下,设计出一套捕鱼虾的陷阱网,在阿美族语中称为“巴拉告”(Palakaw),意思是“让鱼栖息的池塘”。 巴拉告采用自然素材,帮鱼盖三层“公寓”,供它们栖息繁衍。通常最底层铺设一整排中空的大型竹筒,让底栖性鱼类如鳗鱼、鳝鱼、土虱等栖息;中层是成捆九芎树枝,让小鱼小虾出入;最上层再放空心竹筒,才是溪鱼的住处;最后水面要覆盖槟榔叶,挡住部分阳光,让鱼虾住得安心。每个池塘都与主要溪流芙登溪有进出水口相通,可以让鱼虾自由出入及栖息。巴拉告放在这个水池中,一段时间后,阿美族渔夫移开九芎就可以网捞渔获,阿美族人捕鱼的原则是要吃多少才捉多少,因此只要一次的生态环境营造功夫,就能有吃不完的鱼。[4]

参考文献

  1. 1.0 1.1 台湾原住民族资讯资源网 - 认识原住民族 - 部落介绍. www.tipp.org.tw. [2017-11-24]. 
  2. 马太鞍的由来. 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2/C0232970042/. [2017-11-24]. 
  3. 黄邦平、花孟璟、林子翔、佟振国、陈信仁、张瑞桢. 拒复兴仁爱 山川部落争“原” 味. 自由时报. 2014-10-25. 
  4. 到欣绿农园体验巴拉告生态捕鱼,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全球资讯网,10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