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海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山海經》富於神話傳說的古代地理名著。該書作者不詳,不是一時一人的作品。大約是周秦之間的人所記述。共十八卷。 此書傳本較多,除各種單行本外,收入叢書者有《道藏》本、《四庫全書》本、《格致叢書》本、《二十二子》本、《百子全書》本、《四部備要》本、《龍溪精舍叢書》本等。現存最早的注本是晉代郭璞注《山海經注》。清代郝懿行亦頗詳細撰《山海經箋疏》。今人袁珂有《山海經校注》,蒐羅豐富,旁征詳博,集諸家之長而又時有發明,於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

作品簡介

《山海經》它主要記述各地地理、民族、特產、祭祀、神話、藥物等方面的內容。多為異物和神奇靈怪,神話傳說極為豐富,如《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夸父逐日》等。自古號稱奇書,影響深遠。包含有《藏山經》、《海外經》、《海內經》、《大荒經》。《藏山經》主要記載山川地理,動植物和礦物等的分布情況;《海外經》主要記載海外各國的奇異風貌;《海內經》主要記載海內的神奇事物;《大荒經》主要記載了與黃帝、女媧和大禹等有關的許多重要神話資料。《山海經》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從好仙術士郭璞到文學旗手魯迅,都愛不釋手,大詩人陶淵明還寫了傳誦千古的《讀山海經》(十三首)。近代玄奇小說《鏡花緣》,大部分素材即取自《山海經》。

《山海經》歷來被大多數人認為「荒誕不經」。形成這種看法的原因似乎與《山海經》由圖到文字的成書過程有關。例如《海外東經》記載「工蟲在其北,各有兩首。一曰在君子國北」。根據《山海經》先有圖後有書的成書過程推測,《山海經圖》上在君子國的北方畫有一個彩虹的「虹」字,表示該地經常見到彩虹。當時的圖像文字應該類似甲骨文的虹字,是彩虹的圖像,兩端有首(見熊國英著《圖示古漢字》)。而後來古人根據《山海經圖》著《山海經》時,時間已經過了幾百年,而著者並不見得一定是文字學家,這時彩虹的虹字已經成為「工蟲」的樣子,因此將彩虹描述為工蟲,並望文生義將其描述為「各有兩首」,使後人無法知道到底敘述的是彩虹還是工蟲,由於該書成書年代久遠,所以就連司馬遷寫《史記》時也認為:「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馬昌儀先生曾經指出,「從明清山海經圖入手,追溯古老的圖文《山海經》的源頭,再現圖文《山海經》的敘事語境,探索我國古老的圖畫敘事傳統,儘可能地修復山海經圖的傳承之鏈,其學術意義是不言而喻的。對古代歷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話等研究,均有價值參考。[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