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琛大教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亞琛大教堂 (Aachener Dom) 於 1978 年正式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是德國的第一處世界遺產。這座教堂大約建於 790 年至 800 年,無論是在建築史還是藝術史上都具有非凡意義,是宗教建築的一個經典範例。2014年2月4日,科學家確認1988年在亞琛大教堂發現的千年遺骨是查理大帝 (Karl der Große)的遺骨。 這裡在長達 600 年的歲月中都是德意志帝國皇帝的加冕教堂。 亞琛大教堂又名巴拉丁禮拜堂,是德國著名的教堂、現存加洛林王朝建築藝術最重要的範例,位於德國最西部的城市亞琛市,鄰近比利時、荷蘭邊境,是著名的朝聖地。1978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V)(VI)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編號: 516-001,是德國的第一處世界遺產 。
中文名 亞琛大教堂
外文名 Aachen Cathedral
別 名 阿亨大教堂
遺產類別 文化遺產
批准年號 1978年
遺產原屬 歷史古城亞琛
遺產現狀 德國著名的教堂屬於亞琛市
遺產描述
亞琛大教堂(Aachen Cathedral)又名巴拉丁禮拜堂,是德國著名的教堂、現存加洛林王朝建築藝術最重要的範例,位於德國最西部的城市亞琛市,鄰近比利時、荷蘭邊境,是著名的朝聖地。作為查理曼宮廷教堂的亞琛大教堂保留了千年來的歷史原貌,核心建築是夏佩爾宮。夏佩爾宮是當時阿爾卑斯山北部最大的圓頂形建築,是一座八角形的風格獨特的建築物,裝飾華麗。它成功地融合了古典建築藝術、拜占庭式建築及哥特式建築的藝術風格。夏佩爾宮在歐洲歷史上占有極重要的地位。1978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依據標準(i)(ii)(iv)(vi),亞琛大教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教堂簡介
亞琛大教堂位於歷史古城亞琛。796年查理大帝與教皇結盟,征服薩克森人,滅倫巴第王國,並巴伐利亞,遠征比利牛斯山以南的阿拉伯人,並設立潘諾尼亞邊區和西班牙邊區,由羅馬教皇加冕稱帝,號為「羅馬人的皇帝」;版圖幾與昔日西羅馬帝國等同,勢力臻於強盛,遂下令著名建築師奧多建造宮廷教堂,建成後成為王宮建築群的中心。當查理大帝 (Karl der Große) 於 800 年左右將亞琛 (Aachen) 確立為帝國中心時,這裡理所當然變成了新的羅馬。 而皇帝行宮中的禮拜堂也成為了宗教中心,這也是如今大教堂歷史最為悠久的一個部分。 今天的研究人員認為,這座具有巨大穹頂的八角形建築只花費了短短十年時間便修建完成,它將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的建築風格完美融合起來,賦予了民族團結的美好寓意,堪稱大師級的建築傑作。 當查理大帝於 814 年逝世時,這座行宮禮拜堂就成了他的長眠之地。 他的石棺至今仍停放在哥特式唱詩班大廳里,就在保留至今的皇帝寶座旁邊。查理曼大帝希圖恢復古羅馬的壯業,可是查理大帝死後,三個孫子立即各據一方,形成了後來的法、德、意三國主要的疆域。文化史上把8~10世紀的查理大帝(或稱查理帝國)這段時期稱為「加洛林王朝」時期。15世紀又增建了哥特式祭壇。近150年來又多次進行大規模修復,但教堂外表的磚石在長期的大氣污染下受到損害,教堂中世紀的基礎結構也出現了某些風化現象。奧多建造這座教堂時,把歐洲晚期古典主義建築藝術和拜占庭建築藝術揉合在一起,使教堂成為一座風格獨特的偉大建築。亞琛大教堂建成後,就被人們視為奇蹟,而加以膜拜。同時也表達了西方皇帝試圖與東方羅馬帝國的皇帝平起平坐、分庭抗禮的願望。大教堂是一件藝術傑作,對古典主義之後形成並繁榮起來的新文化之發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直到中世紀晚期,許多皇家建築都採用了它的模式,在宮廷內建造教堂,成為宗教與政治合一的權力象徵。亞琛大教堂還擁有歐洲最重要的一批教堂珍寶,珍寶館就位於大教堂迴廊中,收藏有來自古希臘羅馬晚期和中世紀時期的珍貴文物: 其中包括局部鍍金的查理半身像和於公元 1000 年左右製成的洛塔爾聖十字架,這枚十字架如今在重大節日會作為禮拜儀式的聖物向信徒展示。 作為朝聖聖地,亞琛大教堂憑藉其保存的聖物自中世紀以來便享有越來越重要的宗教地位。 而作為帝王加冕之地,亞琛在數百年來都一直是世界政治的中心。
風格
這座具有獨特風格的建築,有許多高聳的尖塔,門洞四周環繞數層浮雕和石刻[1] 。在夏佩爾宮裡,陳列着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贈送的燭台,陳放在走廊里的是當時查理曼大帝的大理石寶座。唱詩班席里也存放着查理曼大帝的金聖物箱,保存着他的遺物。此外,教堂里還有不少精美絕倫的青銅器、象牙器和金銀工藝品和出自名家之手的宗教藝術品。亞琛大教堂的藝術財富被認為是北部歐洲最重要的教會藝術寶藏。
裝飾
整座建築物為加洛林式的八角形建築,裝飾華麗,整個內部結構以圓拱頂為主要特色,是中世紀拱頂建築的最著名傑作[2] 。中世紀基督教文化中,西部的「加洛林王朝」和東部的「拜占庭帝國」屬於兩種類型。加洛林藝術更為粗擴、簡潔,煊赫一時並號稱崇尚文化的查理曼大帝雖只能讀懂日爾曼文和拉丁文,但他較為通情達理,在「破壞聖像運動」波及西部時,查理大帝雖也反對「偶像禮拜」,卻鼓勵用藝術形象進行裝飾,包括教堂中的壁畫也同樣對待,這對於基督教文化的發展無疑提供了契機。殿內陳列着羅馬帝國菲特烈一世贈送的燭台。走廊里放着查理大帝的大理石寶座。唱詩班席里存放着查理大帝的金聖物箱,裡面有他的遺物。1215年建成的查理曼教堂內的石墓置有查理大帝之遺骸。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這座宮殿式教堂整體結構呈長方形,屋頂為拱形,修建於約公元790至800年查理曼大帝執政時期。建造這座教堂的靈感來源於東羅馬帝國的教堂,在中世紀又對其進行了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