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道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传道书 |
名 称:传道书 英文名: Ecclesiastes 执笔者:所罗门,耶路撒冷的王 创作年代:公元前930年 作品出处:《圣经•旧约》 地 点:耶路撒冷皇宫 主 旨:人生之虚空 |
《传道书》的主题,感叹人生之虚空。人在日光之下的劳碌皆属虚空,惟有信靠神,人生才有真正的满足。该卷名希伯来原文意为“传道者”[1]
目录
图书简介
传道书的主题,感叹人生之虚空。人在日光之下的劳碌皆属虚空,惟有信靠神,人生才有真正的满足。所罗门智慧超群、雄才大略,但滥用神恩,使国败落。晚年时看透万事,悔悟前非,把自己个人主观的经历,配合客观之观察,辩证他的见解,劝导世人接受,免重蹈其覆辙。他告诉世人不论是知识的或是快乐的寻求,都是虚空、都是捕风。人类对财富、美名、寿命、权力、地位一切的追求,结果也是虚空,没有意义,没有满足。只有在神里面,才能寻得生命的意义与方向。因此要趁着年幼,当记念造你的主。[2]
传道书的钥字是「虚空」─企图从神以外找着生命的意义,都是徒劳无益的空虚。看看「日光之下」,就知道人一生的追寻,终归挫败(八17)。除了神自己,没有一样东西能填满神在人生命中设定的空位,奥古斯丁的名言:人不能满足,只有在神里面才有安息。但是有了神,生命则变得圆满且有意义,迸发生命中充满着从神那里来的盼望。传道者以积极的思想作本书的结尾:「敬畏神,谨守他的诫命,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十二13)
作者争议
犹太法典《他勒目》记《传道书》为希西家之文士所撰作【撰作可意为编订】,但Megilla 7a,Shabbath 30却承认所罗门是本书作者。
作者目的
指出凡日光之下的劳碌尽皆虚空,只有信靠日光之上的神才是人生的满足。
历史背景
传道书的作者自称为"传道者",因此得名。"传道者"原意为"大会召集者",有学者译为"会长",大概是他常召集一群人聆听教训。传统认为作者是所罗门(耶路撒冷的王),因为他是大卫的后裔,又享尽荣华,且满有智慧。但书中对人生的消极看法,与所罗门鼎盛时期的言论不大相配,于是传统认为这是所罗门晚年,当他离开神一段时间后所作的反省与悔悟。
所罗门为旷世难逢之奇才,早年以敬畏神之智慧远近皆知,口碑载道。中年因饱暖思淫欲,离开真神,国道衰弱。晚年痛定思痛,悔悟前非,以“传道者”的身份,写下《传道书》,旨在劝诫下代青年趁早信靠神(12:1),故本书是所罗门肺腑之言,是他个人阅历之见证、心腹之忠谏,以他过去失败之经历,苦口婆心,警告世人洞察日光之下虚空的生活是因人离开了日光之上的真神。
特色重点
本书的钥辞是"虚空",探讨的主题是"在天下一生当行何事为美(2:3)。虽然作者相信神,他却尝试在神以外的事物中找到答案,因此他努力寻求娱乐(2:1),饮宴(2:3),建筑(2:4),财富(2:5-8),智慧(2:12)等等,却发现这些都是虚空。
作者又探讨宿命论(3:1-15)和道德(9:2)等哲学思想,但他始终无法解决罪恶和死亡两件事。人生短暂又充满不公,使得不认识永恒的人无法在其中寻见把握。
他思索这一切事物之后,得到了两个结论:(1)要敬畏神(12:13),(2)要在神所赐的日子中,享受他劳碌所得来的好处(2:24;3:12-13,22;5:18-19;9:7-9;11:8)其中第二点并不是叫我们纵欲,乃是叫我们知恩知足,对生活抱着积极喜乐的态度。
然而,人若不认识神,必定无法在他的生活中全然知足。因为他一切的努力都是虚空,都是捕风;而且神在人世间的掌权对他反倒成为一种无奈。因为往往不尽如他的心意。但是人若认识神,以基督为他人生的终结,那么虽然他的一生仍旧短暂,他却可享受在其中,且神的掌权对他也成为美好(3:11)。因此传道书不仅是道出人生的虚幻,也使人看见信靠神,以神为中心并敬畏衪是何等重要的事。
主要内容
人生的虚空
(《传道书》第1章第1节参-《传道书》第3章第22节参)。
这本书开宗明义地道出全书的主题:“虚空的虚空。”招聚者说:“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人的一切劳碌带来什么益处呢?世代辗转相传,大地的自然循环生生不息,“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传道书》第1章第2节至第3节参,《传道书》第1章第9节参的记述)招聚者立定心意要寻找智慧,因为世人实在经历极大的劳苦。但他发觉不论人是愚是智,劳碌取利,吃喝宴乐,这一切均是“虚空,都是捕风”。他于是“恨恶生命”,厌烦人生的种种苦恼和物质追求。
凡事都有定期,上帝“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上帝希望见到手下的受造物在地上享受生活的乐趣。“我知道世人,莫强如终身喜乐行善;并且人人吃喝,在他一切劳碌中享福,这也是上帝的恩赐。”但是很可惜!因为有罪的世人最终的结局与兽无异:“这个怎样死,那个也怎样死,气息都是一样。人不能强于兽,都是虚空。”
对一切敬畏上帝的人提出明智劝告
(《传道书》第4章第1节参-《传道书》第7章第29节参)。
所罗门祝贺死去的人,因为他们摆脱了“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欺压”。接着他谈及许多虚空劳碌的事。此外,他也明智地劝告说:“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又说,“三股合成的绳子不容易折断。”他对上帝的百姓聚集起来从事崇拜一事提出明智的忠告:“你到上帝的殿要谨慎脚步;[要]近前听。”在上帝面前不可鲁莽发言;相反,“言语要寡少,”向上帝许愿务要偿还。“你只要敬畏上帝。”若见到穷人受欺压,要记住,“有一位高过居高位的鉴察,在他们以上还有更高的。”他指出劳碌的仆人睡得香甜,富足的人却满怀忧虑而不得安眠。然而,他赤身来到世上,虽辛苦劳碌,却什么也不能带离这世界。
即使一个人多有财富尊荣,“虽然活千年,再活千年,”却没有享福,那又有什么好处呢?心中时刻紧记生死的重大问题胜过与愚昧人“在快乐之家”作乐。不错,宁可受智慧人的责备,因为“愚昧人的笑声,好像锅下烧荆棘的爆声。”智慧使人得益。“因为智慧护庇人,好像银钱护庇人一样。惟独智慧能保全智慧人的生命。这就是知识的益处。”既然如此,人生何以苦难重重呢?“上帝造人原是正直,但他们寻出许多巧计。”
世人的结局
(《传道书》第8章第1节参-《传道书》第9章第12节参)。
招聚者劝人要“遵守王的命令,”但他留意到,因断定罪名没有立刻施刑,“所以世人满心作恶”。他称赞快乐,但世上仍有一件大祸患!众人都同归一处——死亡!活着的人知道难免一死,“死了的人,毫无所知。……凡你手所当做的事,要尽力去做;因为在你所必去的阴间没有工作,没有谋算,没有知识,也没有智慧。”
世人的本分
(《传道书》第9章第13节参-《传道书》第12章第14节参)。
招聚者论及其他的祸患,例如“愚昧人立在高位”。此外,他提出许多含有实用智慧的箴言。他断言甚至“一生的开端和幼年之时,都是虚空的。”他也指出,除非人能紧记这项真正明智的劝告,“趁着年幼,……当记念造你的主,”否则,到年老力衰的时候便惟有归于尘土,因而应验了招聚者的话:“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他曾孜孜不倦地教导人,因为“智慧人的言语好像刺棍,”鞭策人归于正途。但论到世俗的智慧,他警告说:“著书多,没有穷尽;读书多,身体疲倦。”然后,招聚者把全书带到高潮,总结他对虚空和智慧所下的评论:“这些事都已听见了,总意就是:敬畏上帝,谨守他的诫命,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因为人所做的事,连一切隐藏的事,无论是善是恶,上帝都必审问。”
纲要
(一)前言: 人生的空虚传1:1-11
1、一代一代过去,似乎都是徒然传1:1-4
2、自然的循环似乎没有止境也没有目的 传1:5-8
3、有没有“新”的事物, 有没有生存的大目标 传1:9-11
(二)所罗门追求幸福 传1:12-2:26
1、知识越多,失望忧伤也就越多 传1:12-18
2、娱乐,享受和物质财富都是空虚 传2:1-11
3、智慧人死亡,愚昧人无异 传2:12-17
4、智慧人不满足于他劳碌的成果 传2:18-23
5、满足只有从上帝而来 传2:24-26
(三)万事的定时 传3:1-4:8
1、各种人类活动的定时 传3:1-15
2、上帝审判的定时 传3:16-22
3、人间不公正事情的定时 传4:1-8
(四)四个理想 传4:9-5:9
1、友谊的价值 传4:9-12
2、智慧的价值 传4:13-16
3、敬畏的价值 传5:1-7
4、公义的价值 传5:8,9
(五)人生之愚妄 传5:10-6:12
1、追求物质之愚妄 传5:10-12
2、痛苦难以始料 传5:13-17
3、徒然的劳碌 传5:18-6:12
(六)值得追求的人生目标 传7:1-22
1、声誉和品格的形成 传7:1-10
2、理解上帝作为的智慧 传7:11-14
3、对人生中肯的看法 传7:15-18
4、没有人是完全的 传7:19-22
(七)寻求智慧 传7:23-12:7
1、追求之失望 传7:23-29
2、解决其矛盾 传8:1-15
3、上帝不可思议的作为 传8:16-9:6
4、人生变迁之中的满足 传9:7-10:6
5、一切行为都会有报应 传10:7-11:10
6、人生的结束 传12:1-7
(八)结语:上帝对人类的期望 传12:8-14
视频
传道书1
参考资料
- ↑ 传道书,基督教中文网
- ↑ 圣经系列③旧约概览(二),jonahome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