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毗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蘭毗尼尼泊爾佛祖誕生地蘭毗尼,佛祖誕生地蘭毗尼位於尼泊爾蘭毗尼專區的魯番德希縣,因大名鼎鼎的釋迦牟尼,1997年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1]。
世界遺產委員會描述:釋迦牟尼佛祖於公元前623年誕生於蘭毗尼一座著名的花園[2],後來該處就成為朝聖之地。印度的阿育王也是朝拜者之一,並在此建立了一個他的紀念碑。這裡現在已逐漸成為佛教徒的朝聖中心,以考古遺蹟和佛祖誕生地為主要特色。
佛教徒朝拜的聖地
蘭毗尼是佛教徒朝拜的聖地。幾千年來,蘭毗尼吸引着尼泊爾和世界各地的佛教徒,至今每年仍有成千上萬的人,長途跋涉,來到這裡尋覓佛跡和參謁佛祖降生地。蘭毗尼每年都在尼歷正月釋迦牟尼誕辰日舉行盛大的廟會,當地人將佛祖像放置在一輛裝飾華麗的木輪大車上到處巡遊,佛徒們雲集在此朝覲。寺廟中經聲不絕,香煙繚繞。
蘭毗尼,作為釋迦牟尼的誕生聖地,與基督教聖地耶路撒冷,伊斯蘭教聖地麥加一樣,享譽世界。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間,人類文化史上出現了一個「軸心時代」,極大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程。這一時期,世界上的各大文明都湧現了一批重要的思想家:古希臘羅馬有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中國出現了老子、孔子和「百家爭鳴」,南亞大陸現尼泊爾境內,則誕生了佛教始祖釋迦牟尼。
據考古研究,最初建成的阿育王石柱總高約13米
蘭毗尼在梵文中為「可愛」的意思,為古代天臂國善覺王夫人蘭毗尼的花園,此處因此而得名。摩訶摩耶,意為大幻化,大術。摩耶為天臂城釋迦族善覺王的女兒嫁給淨飯王,成為王后。一般認為,公元前565年,尼泊爾陰曆正月的望日,摩耶夫人在回娘家的路上來到蘭毗尼花園,她見花園中奇花瑞草,池水香潔,便下車遊園。在一株巨大的婆羅雙樹下休息時,見婆羅雙樹枝葉繁茂,於是便舉手摘花,隨後身體有感,生下了喬達摩•悉達多(意為「一切義成就者」),即後來聞名世界的佛教始祖釋迦牟尼。釋迦牟尼誕生剛七天,他母親摩耶王后就因病去世了。佛經記載:多年後佛祖涅槃時,摩耶的靈魂從天而降,在棺木前涕淚悲泣。佛祖為盡最後孝道,自棺中而起為母留下五句偈語:世間空苦,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釋迦牟尼誕生處,建有方形兩層的釋迦牟尼母親摩訶摩耶夫人神廟,莊嚴肅穆。廟內供奉着女神的石雕像,右手攀把着婆羅雙樹的枝幹,釋迦牟尼的嬰兒石像立在近旁的蓮台座上。在神廟旁有一口數十米的方形水池,明澈如鏡,相傳是幼年釋迦牟尼沐浴的地方。池邊長着一棵婆羅雙樹,樹身圍約十三四米,倒影水中,姿態婀娜。原樹在東晉高僧法顯著作中曾有記載,唐玄奘來此取經時已「枯悴」。
阿育王朝聖之旅
蘭毗尼另一處著名的標誌便是「阿育王石柱」。阿育王(意譯無憂,故又稱無憂王,約前304-前232年)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印度歷史上一位非常偉大的君王。據佛教傳說,阿育王即位之初,諸多暴虐。後信仰佛教,在全國修建了84000座奉祀佛骨的舍利塔,多次對佛教僧團施捨大量的土地與財物。為了消弭佛教不同教派的爭議,阿育王邀請著名高僧並召集1000比丘,在華氏城舉行大結集(此為佛教史上第三次大結集),驅除了外道,整理了經典,並編撰了《論事》。因此,傳說在阿育王皈依佛教前被稱「黑阿育王」,經數年修行從善,後才改稱「白阿育王」。
公元前251年,佛陀涅槃二百多年後,阿育王來蘭毗尼巡拜佛跡,並於公元前245年建石柱紀念。石柱上刻有阿育王的敕文,主要內容為:天佑慈祥王(阿育王)登基二十年,親自來蘭毗尼恭敬禮拜。證實此處為佛陀誕生之地後,敕令於此雕鑿豎立巨大石柱,並用石欄圍護。另特諭減免蘭毗尼村稅賦,僅繳收入的八分之一。據考古研究,最初建成的阿育王石柱總高約13米,埋入地下2米多,柱頂近3米,中間柱身7米多,周長2米多。柱頂由三部分組成,最下部與柱身連接處為圓柱體,四周雕有條狀花瓣;中間為正方體,四周也雕有花紋;頂部雕有一匹馬。這根石柱確定了蘭毗尼為佛陀誕生地,意義重大。
中尼友好的千年見證
蘭毗尼也是中尼兩國人民早期交往的歷史見證。早在公元406年,東晉高僧法顯為尋找佛祖降生地,渡流沙,越蔥嶺,經印度,來到過蘭毗尼附近的迦毗羅衛城。公元635年,唐朝高僧玄奘去印度取經,專程來蘭毗尼朝敬。《法顯傳》稱蘭毗尼為「論民國」,玄奘《大唐西域記》稱「臘伐尼林」。正是根據玄奘遊記的敘述,考古學家在1895年發掘出已被霹靂擊倒,埋於地下的阿育王石碑,找到了釋迦牟尼的誕生地。玄奘《大唐西域記》記載:「有大石柱,上作馬像,無憂王之所建也。後為惡龍霹靂,其柱中折仆地。」在此附近,還有一座是中國政府在尼泊爾建立的寺廟——中華寺。占地面積25600平方米,這是中國政府在海外建造的第一座寺廟。
除中國外,各國佛教界也陸續到此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寺院,如韓國的大聖釋迦寺,越南的佛國寺、雙林寺,緬甸的大金塔寺、止觀禪中心,印度的大菩提寺。
參考文獻
- ↑ 世界遺產走進大眾,北京中軸線豐滿生活|文化中國行 ,搜狐,2024-11-15
- ↑ 一個關於水系統的廣場設計,疊水、噴泉、花園、層疊等全水系統 ,搜狐,20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