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冷朝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冷朝阳,生卒年不详。江宁(今江苏南京)人。才思敏捷,文采出众,其诗在当时享有盛名,为诗工写景,长于五律。

生平简介

生卒年不详。大历四年(769年)齐映榜进士。[1]还等不及调官,便归江宁省亲。朝中显贵与著名诗人李嘉祐李端韩翃钱起等都替他赋诗饯行。[2]泽潞节度使薛嵩聘为从事。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任太子正字。[3]贞元中,兼监察御史。 [4]严羽认为冷朝阳“在大历才子中为最下”。[5]有集一卷,已佚。《全唐诗》存诗十二首,《全唐诗外编》补一首。

诗作

《送远上人归京》

夏腊岁方深,思归彻曙吟。

未离销雪院,已有过云心。

寒磬清函谷,孤钟宿华阴。

别京游旧寺,月色似霜林。

这首《送远上人归京》,显然是首送别诗。“上人”是佛教中对具备德智善行的人的尊称,这位远上人应该是冷朝阳的好朋友。在一个寒冷的冬季,他要回京城长安,冷朝阳做诗送行。

从诗提供的情况看,这位远上人的路线是南渡黄河抵陕州折西,过函谷关经华阴到长安。冷朝阳这样想像著朋友的孤单之旅:寒风中听著寺院清远的击磬声经过函谷关,形只影单一路西去,迎著寺庙的钟声到华阴去投宿。而回到长安后,在月光如水的夜晚去故地重游,心情应该就会好些了吧。

诗句设想具体,描写细腻,挚情感人,充分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切之意。由此又可见,冷朝阳还是一个重朋友讲友情的人。 [6]

《送红线》

【原文】 采菱歌怨木兰舟,送客销魂百尺楼。

还似洛妃乘雾去,碧天无际水东流。

这是一首代人而作的送别诗。据《唐诗纪事》中说:“潞州(今山西长治市)节度使薛嵩,有青衣善弹阮咸琴,手纹隐起如红线,因以名之。一日辞去,朝阳为辞云云。”从这段本事中我们可以看出,红线虽然是薛嵩的奴婢,但由于她性情乖巧、能歌善琴,很受薛嵩的宠爱,所以她辞去之日,薛嵩便令幕中文士赋诗送别。

首句写红线婉歌怨别,乘舟离去。在江边的饯宴上,宾主满怀深情,依依惜别。红线柔婉地歌唱,抒发其离别的忧怨。采菱歌本是江南民歌,是秋天菱熟之时青年男女们所唱的情歌。这里寓指红线与节度使的深情,并暗示她是在秋天辞去的。“木兰舟”原指用木兰树作成的精美的船,这里借指红线所乘之舟。此句著一“怨”字,将红线惜别伤怀的神情全都勾勒出来,我们不仅看到这位美丽多情的少女在殷切而忧怨地歌唱,而且还看到她忧怨地登舟离去,久久地站在船头回眸凝望。而此刻,送客者也是依依惜别,忧思万端。

“送客销魂百尺楼”,转与送客者。佳人挥泪辞去,行舟渐行渐远,主人满腹惆怅,他登上高楼,目送远去的行舟,凄苦迷惘,黯然神伤。“百尺楼”,对应“木兰舟”,一上一下,形成了一种阔大而高旷的境界,为下二句的抒情写景作了铺垫。

“还似洛妃乘雾去,碧天无际水东流。”三、四句照应“销魂”之意,进一层表现主人凭楼远眺时的感伤和惋惜。洛妃即洛水之神宓妃,她温柔多情,仪态优美,“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曹植《洛神赋》)。主人临河远望,相思至极,不知不觉间产生了一种幻觉,他想起了洛神,红线不正像那美丽的洛神一样楚楚动人吗?她就像洛神那样乘著仙雾飘然隐去,无从追寻,只留得销魂者愁倚高楼,怅然远望。他看见眼前蓝天万里,碧绿无垠,河水荡波,悠悠东流,一点风帆,慢慢消失在天水之间。“碧天无际水东流”一句借用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之意,壮阔的境界中充满了惜别的感伤,因而显得“情韵悠长”,馀味无穷。

此诗语言绮丽而意境恢弘,将离别的忧怨与茫茫的江水和无边的天际等自然景象融合在一起,含蓄深厚。可谓“短语长事,愈读愈有味。”(马鲁《南苑一知集》引)[7]


注释

  1. 《唐才子传》卷四
  2. 于邵《送冷秀才东归序》:“冷侯深于诗也,秘监韦公叙焉。其为歌诗以出饯,皆汉廷显达,士林精妙,各附爵里,为一时之荣。”
  3. 于公异《吴岳祠堂记》一文作于:“兴元元年十月十一日”,又岑仲勉《元和姓纂四校》卷五引《平津记》七,提到此碑署名:“将仕郎行太子正字冷朝阳书”
  4. 《元和姓纂》卷五
  5. 《沧浪诗话·诗评》
  6. 小玖说趣事>冷朝阳遥闻“函谷磬”
  7. 可可诗词>古诗文赏析 > 历代诗词绝句赏析 >《送红线》>冷朝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