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勸學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勸學篇》又名《勸學》,是荀子的名作。荀子,名況,戰國末期趙國人。他是當時具有樸素唯物主義的思想家。

在《勸學》里,作者否認有"生而知之"的"天才",強調後天學習的重要性,提出了要順應自然規律,"善假於物"的學習方法,揭示了學習的內部規律是知識的積累,並指出只要發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堅持不懈專心致志地進行學習,就能取得成效。這些觀點,值得我們今天借鑑。

內容簡介

本篇分別從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的態度以及學習的內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論說了有關學習的問題。顯然,荀子所主張的學習內容和目的是其儒家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他所說的君子和小人等等差別帶有明顯的偏見。

他強調學習的作用,提倡虛心求教、學無止境、循序漸進、堅持不懈、專心致志等等,都是學習經驗的總結,值得後人借鑑,具有普遍意義。

特色:1、本文篇幅雖長,但層次井然。全文說理深入,結構嚴謹,代表了先秦論說文成熟階段的水平。

2、文章在語言運用上,長短句並用,對偶排比句兼行,勻稱而又錯落有致。讀來朗朗上口,富於音樂節奏美。3、在論說過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來說明道理,使人易於接受。

作者簡介

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字卿,漢族,因避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

周朝戰國末期趙國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時人尊稱「荀卿」。曾三次出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後為楚蘭陵(今山東蘭陵)令。

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提倡性惡論,常被與孟子的性善論比較。對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當的貢獻。 [1]

文章評析

荀子的《勸學》是歷來為人們所傳誦的名篇,其中有些警句,已成為勉勵學習常用的成語。這裡節選三段,在原文中本不相連,但是意脈一貫,可以獨立成篇。

文章開篇就鄭重地寫道:「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這不但是《勸學》篇的第一句,也是整個《荀子》著作的第一句。為什麼首先提出學習問題呢?因為荀子認為人的本性是「惡」的,必須用禮義來矯正,所以他特別重視學習。「性惡論」是荀子社會政治思想的出發點,他在著作中首先提出學習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關鍵,解決根本問題。因為他十分重視這個問題,所以他把自己的見解,通過「君子」之口提出來,以示鄭重,在措辭上,他不說應該不斷學習,而說學習不可以停止,這對糾正人們學習上常犯的不能持之以恆的毛病,更有針對性。

從學派傳統來說,儒家一向勸導人們好好學習,如《論語》的第一句就說:「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

荀子自稱是孔子的繼承人,他的著作第一句也說:「學不可以已。」這從表面上看,只是繼承了儒家的「勸學」傳統,其實他強調的程度顯然不同。因為在孔子看來,「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論語•季氏》)

而荀子則認為禮義道德和系統知識,只有靠後天學習才能獲得。所以,荀子是在新的認識論基礎上,發展了儒家的「勸學」傳統,把學習的重要性提到一個新的高度。就行文來說,開頭就提出了中心論點,語言簡勁,命意深廣,因而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滔滔闡述。

文章先以「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來比喻任何人通過發憤學習,都能進步,今日之我可以勝過昨日之我,學生也可以超過老師。這兩個比喻,使學習的人受到很大的啟發和鼓舞。不過,要能「青於藍」、「寒於水」,決不是「今日學,明日輟」所能辦到的,必須不斷地學,也就是說:「學不可以已」。所以,這兩個比喻深刻有力地說明了中心論點,催人奮進。

接着,文章進一步設喻,從根本上闡明道理:「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曝,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這正如梁啓超所說,意思是「喻人之才質,非由先天本性而定,乃後起人功而定也」(見《荀子柬釋》引)。

荀子認為人的本性是「惡」的,但學習可以使人由「惡」變「善」,因此,他強調「輮」的作用。通過這個比喻,說明即使原來是地地道道的「不善」之人,經過學習,也可以「改變」成完全合乎道德規範的人。這顯然是對學習者更大的鼓勵。

在強調了學習的重要作用後,文章以設喻引出論斷:「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木材經過墨線量過就會取直,金屬製成的刀劍之類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會鋒利,這就好比君子廣泛學習,而且每天檢查省察自己,就會知識通達,行為沒有過錯。這樣以設喻引出論斷,顯得更有說服力。論斷句中的「日」字,與起句「學不可以已」的「已」字,緊密呼應,突出了要「知明而行無過」,就必須不斷學習,從而有力地闡明了中心論點。

開篇至此為第一段。這一段說明了學習在改變人的素質、提高人的智力方面的重大意義。學習意義重大,那麼,如何學呢?

荀子認為,學習不能單靠坐在房子裡苦思冥想,必須利用外界事物,向實際學習。

因此,第二段首先說明:「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荀子以親身的體驗,通過「終日思」與「須臾學」的對比,強調空想不如學習。而這個與空想相對的「學」字,不言而喻,也就是指利用外界事物,向實際學習。這種對於學習的見解,也是荀子基於他的認識論提出來的。荀子否認孟子所說的人有天生的「良知」「良能」,因此他強調從外界實際事物中學習。

他在這裡提出的「學」的概念,就具有唯物主義因素。接着,連設五喻,展開論證,荀子先從生活經驗說起:站在高處望,比踮起腳見得廣闊;登高招手,順風呼喊,手臂並非更長了,聲音並非更大了,可是人家卻能遠遠地看到,清楚地聽到;可見利用高處、利用順風的作用之大。

推而廣之,「假輿馬」、「假舟楫」的人,也並非善於走路或擅長游泳,可是他們卻能「致千里」、「絕江河」,由於設喻所用的事例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因此讀起來不但感到親切,而且覺得可信。

隨着不斷設喻,闡明的道理越來越深入讀者心靈,於是水到渠成地得出了結論:「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這就是說,君子之所以會有超過一般人的才德,就是因為他們善於利用外物來好好學習。

推論起來,人如果善於利用外物好好學習,也就可以變為有才德的君子。這與第一段所說的青出於藍、冰寒於水、直木可「輮」為車輪,意脈是一貫的,結構上也是暗相呼應的。

此外,荀子把「所學」與「善假於物」聯繫起來,「這意味着學習的目的是要認識客觀事物的規律,並利用這些規律性知識去改造客觀世界。」(引自嚴北溟關於《勸學》的說明)這與他的「制天命」的思想也是聯繫着的。

至此,第二段結束。這一段說明學習必須善於利用外物。然而,在從外界實際事物中學習的時候,還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所以,第三段作了進一步的說明。

文章先設兩喻引出論點:「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這說明學習要注意積累。

荀子根本不承認「天生聖人」的說法,他指出人只要努力學習,「積善積德」,就可以具備聖人的思想。

聖人也是不斷學習而成的,正如他在《性惡》篇中所說的:「積善不息」,「塗之人可以為禹」。他充分強調「積善」的作用,這與開頭提出的「學不可以已」也是一脈相承、遙相呼應的。在筆法上,以設喻引出論點,更加強了論點的語勢,使論點一出現就具有一定的說服力。

接着,文章又進行申述:「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這是從反面設喻來說明積累的重要。

經過一正一反的設喻,學習要注意積累的道理已初步闡明,但是為了深入說明,文章又反覆設喻對比:先以「騏驥一躍,不能十步」與「駑馬十駕,功在不舍」相比,再以「鍥而舍之,朽木不折」與「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相比,從而充分顯示出「不舍」的重大意義,而學習要注意積累的道理,也得到了進一步的證明。

當然,學習要做到「不舍」,要不斷積累,那就必須專一,不能浮躁。因此,文章再以「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能夠「上食埃土,下飲黃泉」與「蟹八跪而二螯」,卻「非蛇蟮之穴無可寄託」進行對比,說明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能粗心浮氣。這兩個比喻,強調了學習必須堅持不懈,並照應了上文的層層論述。

第三段至此結束。通過這一段的層層比喻,我們可以清楚地理解學習必須持之以恆。至此,開篇提出的「學不可以已」的中心論點,已得到了深入的闡發和充分的證明。

《勸學》的這三段,論述了學習的重要性,指出了學習應該採取的態度和方法。雖然荀子論學的基礎是唯心主義的「性惡論」,但是對批判孟子的「先天道德論」起了積極作用。

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荀子不可能懂得人的階級性,他把禮義當成人人應該具備的道德,並且把符合封建倫理規範的行為叫做「善」,把不符合的叫做「惡」。他勸學的目的,實際上是要培養合乎封建統治階級道德規範的人才,這與我們今天的學習目的有本質的區別。但是,在那新興地主階級登上政治舞台、全國走向統一的歷史時期,是有進步意義的。

至於文中闡述的要重視學習以及學習必須「善假於物」、逐漸積累、持之以恆等見解,就是在今天,對我們來說,也還有一定的啟發作用和借鑑意義。

文中除少數地方直接說明道理外,幾乎都是比喻。通過比喻闡述道理、證明論點,這是本文在寫作上的一大特色。

由於創造比喻的技巧很高,因此這些比喻精警動人。如「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脫化成「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以及「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等等,都被人們當作指導學習的格言來稱引。

同時,運用比喻的方式方法也靈活多樣,闡述一層意思,有的單獨設喻,有的連續設喻;有的從正面設喻,有的從反面設喻;有的以比喻互相映襯,有的以比喻進行對比。如此層層推進,上下呼應,使本身表現力很強的比喻,更充分持發揮作用,因而把道理闡述得十分透徹。

再說,由於運用比喻,文章的語言顯得具體形象、精練有味。而且,隨着用比的連續和手法的變換,形成整齊而又富於變化的句式,產生鏗鏘起伏的節奏,表現出荀子諄諄勸學的激情。因此,這不僅是一篇出色的古代教育論文,而且可以當作一篇文學作品來欣賞。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