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台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台灣.jpg

台灣(Taiwan),簡稱「台」[1],被中華人民共和國視為一個省。首府台北,東臨太平洋,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 台灣省由中國第一大島台灣島和周圍屬島以及澎湖列島兩大島群,共80餘個島嶼所組成,總面積3.6萬平方公里。台灣省人口約2350萬,超過70%集中在台灣島西部的5大都會區,其中以台北市為中心的台北都會區最大。目前由中華民國統治。

台灣被中國政府看作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主要的少數民族高山族在17世紀漢族移入前即已在此定居;自明末清初始有大量的福建南部和廣東東部人民移墾台灣,最終形成以漢族為主體的社會。南宋澎湖屬福建路; 元、明在澎湖設巡檢司; 明末被荷蘭和西班牙侵占; 1662年鄭成功收復;清代1684年置台灣府,屬福建省 1885年台灣建省; 1895年清政府以《馬關條約》割讓與日本; 1945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政府重新恢復了台灣省的行政管理機構; 1949年國民黨當局退據台灣 ,1954年美國同台灣當局簽訂《共同防禦條約》,造成兩岸分治的狀況。

台灣自1960年代起推行出口導向型工業化戰略,經濟社會發展突飛猛進, 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於1990年代躋身發達經濟體之列。  [ 台灣製造業與高新技術產業發達,在半導體、IT、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領先全球。 台灣文化以中華文化為主體,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高山族的南島文化亦有影響, 近現代又融合日本和歐美文化,呈現多元風貌。


名稱

「台灣」(漢語拼音:Táiwān,注音符號:ㄊㄞˊ ㄨㄢ)一名源於居於今台南安平的平埔族原住民西拉雅族「台窩灣」社的社名,意為濱海之地,並取全稱中的「台」字作為簡稱。明朝萬曆年間官方正式啟用「台灣」一詞。 右圖上方為「台灣」名稱的繁體漢字正式書寫,在台灣地區官方「國書」、文件和教科書等正式場合中使用; 下方的書寫多用於民間與媒體。

春秋戰國時期稱台灣為「島夷」;秦朝稱「瀛州」; 三國時期稱「夷洲」; 隋朝至元朝稱「流求」。明朝中期以後民間對台灣的稱呼很多,如「雞籠」(指台灣北部)、「北港」(台灣西部沿海的通稱)、「大員」、「台員」、「台窩灣」(指今台南安平地區附近),官方稱為「東番」。 鄭成功改稱「東都」,後鄭經改為「東寧」.清朝更名為「台灣」,並設置台灣府,隸屬於福建省,這是台灣的正式定名。而台灣由於物產豐富,又稱「寶島」。 台灣地區在部分國際場合的代稱為「中國台北」。

葡萄牙人稱台灣為「福爾摩沙」(Formosa),源於葡萄牙語Ilha Formosa,意為「美麗之島」,在1950年代前是歐美對台灣的主要稱呼。 日本古代曾稱台灣為「高砂」、「高砂國」、「高山國」。


歷史

史前時期

台灣同大陸的淵源深厚而久遠。遠古時代台灣與大陸相連,約幾百萬年前由於地殼運動,部分陸地下沉,海水進入,形成台灣海峽,台灣島才與大陸分離。

台灣早期住民中大部分從中國大陸直接或間接移居而來。1971年和1974年兩次在台南市左鎮區發現了台灣迄今最早的人類化石「左鎮人」。 左鎮人和北京周口店的山頂洞人有親緣關係,同屬中國舊石器時代的晚期智人,於3萬年以前從大陸經由福建長途跋涉移居台灣,是最早開發台灣的先驅。 台灣早期住民中還有少部分屬於尼格利陀地域人種的矮黑人和屬於琉球人種的琅嶠人。 上述台灣早期住民是台灣少數民族(高山族)的祖先。

夏商時期台灣屬於九州中的揚州。

台灣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230年。三國時期,吳王孫權派將軍衛溫、諸葛直率一支由一萬餘名軍士、三十多艘船組

成的船隊到達夷洲(今台灣), 是中國大陸居民利用先進的文化知識開發台灣的開始。 三國東吳丹陽太守沈瑩的《臨海水土志》詳細記載了當時台灣的生產和生活形態,是世界上對台灣最早的記述。

隋代大陸和台灣的接觸增多。隋煬帝曾3次派朱寬、陳棱等人前往流求(今台灣)。 [37] [59-60] 9至10世紀的唐末宋初開始有漢族人定居澎湖。

宋元時期漢族人民在澎湖已有相當數量。漢人開拓澎湖後開始向台灣發展,帶去先進的生產技術。12世紀中葉南宋將澎湖劃歸福建路晉江縣(今福建晉江)管轄,並派兵戌守。 大陸和台灣的聯繫日漸頻繁。

元朝進一步加強對台灣的管理。元世祖曾派員到台灣宣撫,並在澎湖設澎湖巡檢司, 隸屬福建泉州路同安縣(今福建廈門),雖然沒有直接將台灣島併入其內,卻是中國中央政府對台灣地區的首次官署設置。明朝初期仍設澎湖巡檢司,直至1387年因實施海禁而廢除,並把居民遷到漳州、泉州一帶。1563年考量沿海治安等因素,復設澎湖巡檢司。

明朝以後大陸與台灣的人民往來不絕。永樂年間鄭和率船隊曾在台灣停留。 [64] 17世紀20年代的明朝末葉大陸居民開始大規模移居台灣,給台灣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以極大推動。其時福建人顏思齊、鄭芝龍為抗拒官府欺壓率閩粵居民遷居台灣,一面從事農耕、貿易,一面組織武裝力量抗禦倭寇和荷蘭人。1628年閩南大旱,百姓無以為生,鄭芝龍組織災民數萬到台灣墾荒定居,各地逐漸形成許多村落。 台灣自此進入大規模開發時期。

荷蘭、西班牙殖民統治時期

隨着15、16世紀的地理大發現,世界進入海權時代,歐洲新興的海權國家紛紛往亞洲拓展勢力。

1624年屬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荷蘭殖民者為建立與中國日本貿易的據點侵入南台灣。 1626年至1642年西班牙殖民者也曾侵占北台灣,後被荷蘭人驅逐。

荷蘭殖民者盤踞台灣38年,在今台南市修築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和普羅民遮城(今赤嵌樓)作為殖民統治的中

心, 為增加米、糖等農作物產量招募福建沿海和澎湖居民遷往台灣開墾。 荷蘭殖民者實行強制統治,把土地據為已有,強迫人民繳納各種租稅, 掠奪台灣的米、糖,將其收購的中國生絲、糖和瓷器經台灣轉口運往各國,牟取高額利潤。

荷蘭殖民者的統治激起了台灣人民的反抗。1652年郭懷一領導了最大規模的一次武裝起義,雖最終被鎮壓,但表明荷蘭殖民統治已出現危機。九年後他們配合民族英雄鄭成功驅逐荷蘭人,收復了台灣。

明鄭時期

鄭成功鄭芝龍之子,1624年生於今日本長崎縣平戶市, [80] 早年以廈門為根據地起兵抗清,被南明永曆帝封為延平王。因進攻南京受挫,後回師廈門大修船艦,傾力籌劃驅逐侵據台灣的荷蘭人,收復國土。

1661年4月,鄭成功留下部分兵力守衛廈門金門,以大明招討大將軍國姓爺的名義率2.5萬將士及數百艘戰艦,從金門料羅灣出發,經澎湖向台灣進軍。

4月30日鄭軍在鹿耳門(今屬台南)登陸,在民眾積極支援下與荷軍展開多次激戰,最終將荷蘭東印度公司台灣長官揆一和殘敵圍困在熱蘭遮城內。鄭成功在致揆一的「諭降書」中嚴正指出:「然台灣者,早為中國人所經營,中國之土地也,……今余既來索,則地當歸我」。 圍城9個月後,台灣長官揆一於1662年2月1日不得不簽字投降。至此中國人民收回了被荷蘭殖民者侵占的寶島台灣。

鄭成功收復台灣後改赤嵌樓為承天府,設一府二縣,另設一司為澎湖安撫

司,總稱台灣為東都,後鄭經改稱東寧。 為紀念故土改稱熱蘭遮城為安平鎮。同時實行屯田政策,令數萬軍眷隨軍赴各地大力墾荒,在南部和西部形成一大批村鎮。

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僅4個月即病逝,時年僅39歲。爾後其子鄭經、孫鄭克塽前後治理台灣22年,獎勵製糖、製鹽,興辦工商業,發展貿易,開辦學堂,改進原住民的農業生產方式,推動經濟、文化迅速發展。 明鄭末期台灣人口已近趨20萬

清朝時期

明鄭政權末期與清政府處於軍事對峙狀態,逐步演變成地方割據政權。1683年7月8日,清政府派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水陸官兵2萬餘人、戰船200餘艘,從銅山(今屬福建漳州)向澎湖、台灣進發。清軍向澎湖守軍發起攻擊,鄭軍潰敗。鄭克塽率眾歸順清政府。至此台灣在清政府直接統治之下。

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清朝設置台廈道,台灣與廈門共署,設一府三縣,置台灣為一府,稱台灣府,府治設在今台南,下轄台灣縣(今台南)、鳳山縣(今高雄左營)、諸羅縣(今嘉義),隸屬於福建省,道署設於廈門。台灣重新納入中國中央政府的統一管轄之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與大陸的聯繫更加密切,成為國家統一整體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1727年,台廈道分出台灣道,道署移至今台南,設一府四縣二廳。

1811年,不包括山地的原住民族,台灣居民已超過200萬人, 多數是來自福建、廣東的移民。 移民大量開墾荒地,使台灣成為新興的農業區域,並向大陸提供大量稻米和蔗糖。由大陸輸入的日用消費品和建築材料等使台灣經濟得到相當程度的發展。此時台灣與福建、廣東來往十分密切,中華文化更加全面地傳入台灣, 台灣成為了「糖谷之利甲天下」的中國寶島。

19世紀中葉西方列強侵略矛頭直指中國,中國邊疆危機四伏,而台灣戰略地位顯要,成為英、美、日、法等列強武力侵犯的重點。由於西方列強逼迫中國開放通商口岸,1860年起台灣(今台南安平)、滬尾(今新北淡水)、雞籠(今基隆)、打狗(今高雄)相繼開港。 開港後,台灣洋行林立,茶、糖、樟腦賺取大量外匯,刺激着台灣經濟、社會快速變遷。

明治維新伊始,日本確立「開疆拓土」的侵略總方針,琉球和台灣成為其對外擴張的首選目標。 1874年5月,日本以琉球漂流民在台灣被殺為藉口入侵台灣,10月中日簽訂《北京專約》,雖然清政府對日本作出妥協,但《北京專約》仍表明中國對整個台灣行使主權。日本第一次對外侵略擴張,首選的目標即為台灣,給清政府敲響了警鐘,也暴露了日本霸占台灣的野心。此後清朝官員提出台灣設省的建議。

1883年法國挑起中法戰爭,戰火擴大到中國東南沿海,侵略目標首指台灣, 使得劉銘傳被清政府重新啟用派往台灣。劉銘傳率部抗擊法軍,成功保衛台灣。

中法戰爭後,清政府為了加強海防,於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將台灣從福建省析出升格設立台灣省,成為中國第20個行省,由劉銘傳出任台灣省首任巡撫。1887年台灣建省行政工作完成, [116] 下設三府十一縣三廳一直隸州,省會設於彰化縣橋孜圖(今台中),1894年省會移至台北。 [117-118] 劉銘傳在台灣積極推行洋務運動,清理田賦,增加財政收入,購買輪船,架設電報線,設立郵電總局,建造鐵路;購買軍艦,增設炮台,設立機器局自造武器;成立煤務局,安裝新式採煤機器;設立興市公司,建街造路;創立西學堂、電報學堂,培養建設人才。台灣現代化事業進展頗多,在馬關割台前已是中國現代化最進步的省份之一。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

1894年日本蓄意挑起中日甲午戰爭,翌年清朝戰敗,派遣李鴻章前往日本議和,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於1895年4月17日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把台灣和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消息傳出後舉國同憤,在北京會試的包括台灣在內的18省千餘舉人公車上書,反對割台。台灣全省哭聲震天,鳴鑼罷市。

台灣人民不願淪為亡國奴,決定以自己的力量浴血奮戰、抵擋到底。1895年5月25日,為了免於被割讓,丘逢甲等台灣士紳建立台灣民主國, [126] 推舉原台灣巡撫唐景崧任大總統,清軍將領劉永福任大將軍, [127] 率黑旗軍和以徐驤為首領的義軍等抵抗力量反抗日本的侵占,堅持了5個月的戰鬥

,歷經大小百餘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慘重的代價,但因武器落後和後援不繼終遭失敗。 6月7日日軍占領台北。首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6月17日在台北舉行始政儀式,正式建立起在台灣的殖民統治。10月21日日軍占領台南。10月23日台灣全島淪陷。 面對台灣人民風起雲湧的抗日鬥爭,日本設台灣總督為殖民台灣最高長官,實行武官總督專制獨裁的統治體制,在台北設置台灣總督府,為在台最高統治機關,建立嚴密的警察制度控制台灣社會,並復活保甲制度輔助警察政治。 一戰後全球「民族自決」思潮高漲, 日本調整統治政策,實施「內地延長主義」,改派文官總督,企圖把台灣人民教化成日本國民。 1937年日本全面發動侵華戰爭後,為徹底動員支持戰爭,重派武官總督鎮台,推行「皇民化運動」,極力強化皇民思想教育,強制普及日語,鼓勵養成日式生活、改日本姓氏等,企圖從精神層面消滅台灣人民的民族意識,將台灣人民同化為日本的「忠臣良民」。

在日據時代,台灣人民始終飽受日本殖民者的歧視和壓迫。太平洋戰爭末期,除徵兵製造成台灣青年大量傷亡外, 1944年後,歷經盟軍25次大空襲,台灣農工產值於二戰結束前降至最低。

殖民初期,日本實行「農業台灣,工業日本」的經濟政策,榨取台灣廉價的糧食與原料,推銷日本的工業產品,以甘蔗、稻米為中心的商業性農業飛速發展,但利益多被日本財閥所壟斷。1930年代,日本侵略華南、南洋日亟,台灣成為日本南進政策的跳板,故推動以軍需產業為重點的工業化,把台灣當作日軍的補給地,台灣進入半工半農的社會。1939年,台灣工業產值首次超過農業產值。

在日本侵占台灣的五十年間,台灣人民從未屈服日本的殖民統治。日據初期,以農民為主體的抗日武裝進行了持續20年的鬥爭。後來,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民眾黨、台灣共產黨等組織領導了民族抵抗運動。原住民抗日行動有莫那·魯道領導的霧社事件。 許多台灣人還從事政治、社會運動以爭取權益。

1937年日本製造「七七事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許多台灣青年奔赴大陸參加抗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12月9日國民政府發布《中華民國政府對日宣戰布告》,明確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條約、協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間之關係者,一律廢止」。《馬關條約》自屬廢止之列。

戰後時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國際協定重新肯定了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國共同簽署的《開羅宣言》中規定:「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 台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後又有蘇聯參加簽署的《波茨坦公告》中重申「《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中的條款, 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經過14年的艱苦抗戰 ,付出巨大的犧牲,終於同全世界人民一道打敗了日本侵略者,使台灣重新回歸祖國的懷抱,結束了台灣人民蒙受日本奴役的屈辱歷史。台灣人民歡天喜地,慶祝回歸祖國。

國民政府將台灣設置為中國的一省, 省會定於台北,任命陳儀為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行政長官。10月25日,中國政府在台北公會堂(今中山堂)舉行台灣省日軍受降儀式,台灣省行政長官陳儀代表中國政府接受日軍的投降,並正式宣告:「從今天起,台灣及澎湖列島已正式重入中國版圖,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於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權之下」

台灣光復後,接管台灣的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施政失當,官員貪污腐敗,軍警橫行,加上糧食恐慌、物價飛漲、失業嚴重,引起台灣人民強烈不滿。 1947年2月28日,台灣省台北市人民為反抗國民黨當局的暴政、抗議反動軍警屠殺市民,舉行大規模示威遊行。2月底3月初,台灣各地漢族、高山族人民紛起響應,奪取武器,舉行起義,並攻占台中、嘉義等城市。國民黨當局從大陸調來大批軍警、特務,對起義群眾進行鎮壓。3月14日起義失敗。二二八起義雖然失敗了,但作為全國人民民主運動的組成部分,它有力地顯示了台灣人民的革命精神,鼓舞了全國人民。 [159-160] 國民政府在「二·二八事件」後將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改組為台灣省政府

1949年,國民黨內戰失利,蔣中正(蔣介石)率部分國民黨軍政人員退踞台灣, 5月19日頒布《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布告戒字第壹號》(簡稱台灣省戒嚴令),宣布台灣處於戰時動員狀況,封閉全省,限制出入境,實行軍事管制,封鎖大陸消息,嚴禁一切違禁的言論、出版和罷工、遊行等活動。12月7日,國民黨「中央政府」遷至台北市。12月11日,國民黨中央黨部遷至台北市。至此台灣再次陷入與中國大陸的分離狀態之中。

國民黨遷台後進行大規模黨務改造運動, 建立起蔣氏父子對國民黨的絕對控制權,經濟上進行財政整頓,改革幣制,穩定物價,實行土地制度改革, 恢復與發展農業生產。

國民黨在戒嚴體制下鞏固與強化專制統治。1960年蔣中正通過「國民大會」修訂《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獲得連任而成為「終身總統」。同時國民黨最高權力開始向蔣經國過渡。在白色恐怖統治下蔣氏父子對黨政軍嚴格控制,對反對勢力採取嚴厲打擊的高壓政策。

由於得到美日等外國資本的支持,實施利於經濟發展的政策,日據時期的基礎,美國提供數十億美元經濟軍事援助和運用從大陸運去的黃金、美鈔等外匯以及從大陸赴台的人才, [171-172] 台灣經濟從1960年代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時期。 1960、70年代台灣形成出口導向型經濟發展模式,工業占經濟中的比重逐漸超過農業,長期保持年均兩位數的經濟增長率。

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宣布了和平統一祖國的方針,同時大陸停止炮擊金門,實現兩岸的真正停火。

1979年台灣與香港、韓國、新加坡被經合組織列入新興工業化社會,被稱為「亞洲四小龍」,台灣經濟奇蹟威名遠揚。1980年代台灣工業基礎完備,教育普及,人均GDP超過6000美元,股市指數一度高達萬點,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個人電腦主板產量世界第一

1987年7月15日,蔣經國發布「總統令」,宣布解除實行長達38年的戒嚴體制,隨後更進一步開放黨禁及報禁、各級權力機構的全民普選、民眾赴大陸探親及與大陸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台灣開始朝向民主政治發展,海峽兩岸長期隔絕的狀態也被打破。《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於1991年廢除。

1990年台灣成立辦理海峽兩岸交流所衍生的各項事務的民間組織海峽交流基金會,1991年大陸成立海峽兩岸關係協會。1992年海協會和海基會達成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重要共識(「九二共識」)。1993年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和海基會會長辜振甫舉行會談。1996年台灣舉行首次領導人直選,國民黨參選人李登輝當選。

2000年在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執50餘年的中國國民黨敗選,民主進步黨執政,陳水扁當選。2001年福建沿海實現與金門、馬祖地區直接往來。 [180] 2002年以「台灣、澎湖、金門及馬祖個別關稅領域」名義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04年陳水扁獲得連任。2008年馬英九當選台灣地區領導人,中國國民黨再度執政;同年海峽兩岸實現直接通郵、通航、通商(「大三通」)。 [181-185] 2016年,蔡英文當選台灣地區領導人。

地理

地形地貌 台灣島面積35882.6258平方千米,是中國第一大島、世界第38大島嶼,南北縱長約395千米,東西寬度最大約145千米,環島海岸線長約1139千米,含澎湖列島總長約1520千米,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國與亞太地區各國海上聯繫的重要交通樞紐及重要戰略要地。

現今的台灣地區範圍包括台灣島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烏丘列嶼、南沙群島的太平島與中洲礁及周圍附屬島嶼。 台灣採用東經120度的UTC+8時區(「國家標準時間」)。

台灣島

台灣島地處板塊交界處,是地震多發區、是由歐亞板塊、沖繩板塊和菲律賓板塊擠壓而隆起的島嶼,地殼運動與造山運動發達使台灣地形複雜多樣,絕大部分地質構造由歐亞板塊組成,菲律賓板塊則往下成為隱沒帶。東部和南部地區受呂宋火山島弧等板塊影響形成複雜地質,如與花東縱谷地質不同但相互平行的海岸山脈。地處板塊交界處也使台灣有許多容易引發地震的地體斷層,1914年至2014年一百年間中國共發生的3888起5級及以上地震就有35.9%發生在台灣。 因位居環太平洋火山帶使台灣有數座死火山、休眠火山和相應的火山地形,不過除了大屯火山群和龜山島外並無明顯活動。台灣也因位處斷層地帶而有眾多的溫泉景點,吸引許多中外遊客觀光。

台灣島四面環海,孕育了各種海岸地形,可分為岬角與海灣相間的北部岩岸、海岸線平直單調的西部沙岸、珊瑚礁地形為主的南部珊瑚礁海岸、山地和海洋相鄰的東部斷層海岸。

台灣島大致分成山地、丘陵、盆地、平原、台地五大地形,超過一半的面積是東部的山區地形,可耕地占24%。山脈走向大致與地質構造分布一致,北半部主要為東北至西南走向,南半部則是北北西至南南東走向,五大山脈由東到西分別為海岸山脈、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玉山山脈和阿里山山脈。台灣海拔超過3000米的山峰有268座,最高點是海拔高度3952米的玉山主峰,亦為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的最高峰, 也使台灣島成為世界地勢高度第四高的島嶼。 西部衝上斷層山地以西是起伏較平坦的山麓丘陵與台地,丘陵大部分為紅土台地受河川侵蝕切割而成,主要丘陵有竹東丘陵、竹南苗栗丘陵等;台地多為頭嵙山層礫石層與晚更新世紅土堆積而成,主要台地有林口台地、桃園台地、大肚台地等。

受地殼變動、河流作用與差異侵蝕影響,台灣一些山區丘陵因構造作用形成盆地。由於盆地相較周圍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往往會發展成聚落,如台北盆地、台中盆地、埔里盆地群等。西部受河川下游堆積作用盛行和地盤隆起的離水作用,在中下游與沿海地區形成平坦的沖積平原,台灣絕大多數人口便居住在平原上。平原地形以最大平原嘉南平原為主,還有西部的彰化平原、屏東平原、新竹平原等,以及東部的蘭陽平原和花東縱谷平原等。

台灣島周圍還有澎湖列島、蘭嶼、綠島、龜山島、基隆嶼、棉花嶼、彭佳嶼和花瓶嶼等火山島,分布在南部海域的琉球嶼、七星岩、東沙島、太平島和中洲礁等珊瑚礁島,以及釣魚島、金門島、馬祖列島等大陸島。

氣候生態

北回歸線穿過台灣中南部的嘉義、花蓮等地,將台灣南北劃為兩個氣候區,中部及北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南部屬熱帶季風氣候。整體氣候夏季長且潮濕,冬季較短且溫暖。北部受東北季風影響使1月至3月出現雨季,冬季中部和南部地區沒有受到明顯影響,5月台灣進入梅雨季節。6月到9月為台灣的夏季,天氣炎熱,其中台北都會區是盆地地形,熱能無法快速消散,加上城市熱島效應,夏季最高氣溫常可達35℃及以上, 7月平均氣溫可接近30℃。台灣島四面環海,每年9月至隔年5月西伯利亞冷高壓南下時,冷空氣受海洋調和,冬季氣溫相對華南地區稍顯溫暖。冬季台南以北的平地氣溫偶爾出現4℃。中部及北部1月平均氣溫12至15℃左右,南部1月平均氣溫可高達18℃左右。合歡山、玉山、雪山等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山因地勢高,11月至4月常有降雪。

台灣降水豐沛、氣候濕潤,平均年降雨量超過2500毫米,約為世界平均降雨量之3倍。因季節、位置、海拔標高不同,各地降雨量隨之變化。東部、北部降水量大且全年有雨,中國年降雨量最大的地區火燒寮就在台灣東北部,被稱為中國「雨極」, 而基隆港因降雨量豐沛而被稱為「雨港」。 中南部雨季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盛行蒙古高壓帶來的東北季風,夏季盛行西南季風,高峻山脈阻隔季風,形成雨影效應。台灣是中國受颱風影響最多的地區之一,6月至9月是颱風季,每年夏秋兩季平均有三至四個颱風。颱風提供豐沛的水分,但降雨空間和時間分布不均,易引發洪水與泥石流等災害。若缺少夏季颱風帶來的雨水,冬季易出現乾旱,故各大河川普遍修築水壩,雨季蓄水兼發電,旱季提供民生用水。

台灣大、小河川密布,大部分河流受到山脈走向的影響,主要往島嶼西方或東方流入大海。因最大分水嶺中央山脈位置偏東,主要河川多分布在西半部,包括長度最長、中部的濁水溪,流域最廣、南部的高屏溪及長度與流域面積第三、北部的淡水河。大多數湖泊坐落在西部,僅有少數為天然湖泊,最大的是面積7.93平方千米的日月潭, 其餘以人工修築的水庫和埤塘居多,包括面積17.14平方千米的最大水庫與湖泊曾文水庫石門水庫虎頭埤等。

台灣的森林覆蓋率達到58.5%,種類主要受海拔高度影響。海拔700米以下是亞熱帶闊葉林,海拔700-1800米是闊葉林,1800-2500米是混合林,2500-3500米是針葉林,35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帶是苔蘚或草原。

台灣島棲息着豐富多樣的野生動植物,11%的動物和27%的植物為地區特有種,如山區水域棲息的櫻花鈎吻鮭等。島嶼上生長着超過3000種被子植物和640多種真蕨植物,同時也有3000多種魚類及超過500多種鳥類生活在島嶼上。

政治

政治體制

台灣當局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和三民主義成立,「憲法」採行孫中山提出的五權憲法架構,把「政府」組織分成5個機構運作,分別是「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試院」和「監察院」,採行「半總統制」。「總統」為台灣地區「元首」,對內負責政治上的最高責任,為軍隊最高統帥,對五院有協調爭議權,並直接任命最高行政首長「行政院長」,對外代表台灣地區,1996年起實施公民直選,任期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

參考文獻

  1. 台灣地區  ,.中國台灣網[引用日期2019-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