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喙花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喙花姜

来自 植物智 的图片

中文名:喙花姜

拉丁学名:Rhynchanthus

beesianus W. W. Smith

别 名:滇高良姜、岩姜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芭蕉目

科:姜科

亚 科:姜亚科

族:姜族

属:喙花姜属

种:喙花姜

分布区域:中国云南缅甸

命名者及年代:W. W. Smith,1936

喙花姜(huì huā jiāng),学名:Rhynchanthus beesianus W. W. Smith,别 名:滇高良姜、岩姜,是姜科喙花姜属植物。株高0.5-1.5米,具肉质、增厚的根茎,须根粗,密被茸毛;茎中部以下被张开的鳞片状鞘。叶片3-6枚,椭圆状长圆形,长1.5-3厘米,宽4.5-9厘米,顶端尾状渐尖;叶柄极短,长约4毫米,内面红色;叶舌膜质,长约2毫米,鞘部张开,具紫色斑纹。穗状花序顶生,长10-15厘米,直立,有花约12朵,花序柄短;苞片线状披针形;花萼管长约3厘米,红色,上部一侧开裂;花冠管长2-4.5厘米,红色,上部稍扩大,裂片卵状披针形,长1.5-3厘米;花丝舟状,黄色,披针形,长4.5厘米,顶端喙状,突出于花冠之外,基部变宽,折叠;花药长8毫米;花柱线形;子房被短柔毛,长约5毫米。花期:7月。 分布于中国云南缅甸。生长于海拔1500-1900米的疏林、灌丛或草地上或附生于树上。 根茎可以入药, 性味辛、温。温中开胃、疏风散瘀。主治脘腹胀痛、食滞不化、胸腹背寒疼痛。花形奇特,色彩鲜艳,是高档鲜切花材料,也于盆栽,供观赏。 [1]

喙花姜形态特征

喙花姜 茎中部以下被张开的鳞片状鞘。叶片3-6枚,椭圆状长圆形,长1.5-3厘米,宽4.5-9厘米,顶端尾状渐尖,基部圆形或急尖,两面均无毛,干时边缘褐色;叶柄极短,长约4毫米,内面红色;叶舌膜质,长约2毫米,鞘部张开,具紫色斑纹。

穗状花序顶生,长10-15厘米,直立,有花约12朵,花序柄短;苞片线状披针形,长3-7厘米,鲜时红色,干时紫红色,薄膜质;花萼管长约3厘米,红色,上部一侧开裂,顶端具2个绿色的小尖头;花冠管长2-4.5厘米,红色,上部稍扩大,裂片卵状披针形,长1.5-3厘米,直立,上部淡黄色,基部淡红色,无唇瓣及侧生退化雄蕊;花丝舟状,黄色,披针形,长4.5厘米,顶端喙状,突出于花冠之外,基部变宽,折叠;花药长8毫米;花柱线形;子房被短柔毛,长约5毫米。花期:7月。

喙花姜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云南和缅甸。生长于海拔1500-1900米的疏林、灌丛或草地上或附生于树上。 性喜凉爽高湿度环境。

喙花姜栽培技术

选地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磷钾、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微酸至微碱性(pH6.0-7.5)的沙壤土为好。根系发达,增产潜力大,整地时应深翻土地0.3-0.4米,整细、耙平、锄净杂草,将腐熟农家肥与复合肥、钙镁磷肥充分混匀后施入种植土内,保持园地不积水,做到能排能灌,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

温度:喙花姜是原产热带、亚热带地区典型物种之一,喜高温多湿和半荫环境,在种植过程中,夏天要防止高温,应将其放在阴凉处;冬季应注意防寒;在中国北方需要将其移至无风、较温暖的室内越冬。

光照:光照对喙花姜影响较大。忌阳光直射,在间接的辐射光或散射光下生长较好,所以在生产上应在人工控制光线环境下栽培。

水分:水分是喙花姜生长的制约因子。在生长季节需勤浇水,并经常向叶面喷雾,但需要注意土壤不要过粘过湿,否则易烂根且容易引起病害,进入秋冬后,生长缓慢,浇水量要逐步减少,防止冻害。

土壤:喙花姜的生长和栽培对土壤要求严格,要求土壤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用肥沃的富含有机质的腐殖土和多孔的粗介质作为基质较好。一般用腐叶土和泥炭土等量混合配置,也可用塘泥:泥炭:珍珠岩以2:3:1的比例混合配制。出苗后,可根据不同土质分次中耕,防止土壤板结。培土还可以防止根茎露出土外,可多生长茎叶,促进子姜肥大。

肥料:喙花姜在生长期对肥料需求量大,必须定期进行施肥,一般每年应施肥3-4次,初春、初秋和冬前各1次,施肥以有机质肥料为主,秋冬肥可适当增加磷钾肥。

喙花姜病虫防治

喙花姜的病害一般可分为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以及藻类等引起的其它病害。 细菌性病害一般有姜青枯病、细菌斑点病、软脚病、姜腐病和姜瘟病等。研究发现姜软脚病发病初期茎叶凋萎,后变鲜黄,叶片萎缩,根呈水渍状。防治方法是选择无病菌土壤或种过水稻的地块种植,防止姜根部积水和受渍,可用5%的石灰水或用50克高锰酸钾,兑水50千克对土壤进行消毒;姜腐病病症是由皮烂向中心,积水或施下未经腐熟的粪肥,引发此病,防治可淋施波尔多液,或按防软脚病的办法进行土壤消毒;姜瘟病主要采用轮作换茬,选用无病种姜,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用石灰对病穴消毒,药物可选用克枯星800倍加农用链霉素1000倍或姜瘟宁300倍进行防治。

真菌性病害一般有褐斑病、炭疽病、叶斑病、灰斑病、斑枯病、斑点病、叶枯病、白绢病和锈病等。 藻类引起的病害主要是藻斑病,这些病害大都先从危害叶片开始。

喙花姜的虫害大多由介壳虫(Lcerya sp.)、香蕉冠网蝽(Stephantitis typica)、弄蝶(Hesperia comma)、桉袋蛾(Amatissa snelleni)、丽斑脊甲(Gonophora pulcholla)、白条蟓(Pantatomide sp.)、猿叶甲(Colaphellus bowringii)、红蜘蛛(Pentfaleus sp.)、蓟马(Gynaikothrips sp.)、蚜虫(Aphidoidea sp.)、吹绵蚧(Lcerya purchasi)、粉蚧(Oracella acuta)、黄圆蹄盾蚧(Pinnaspis buxi)、椰圆盾蚧(Pinnaspis destructor)、短须螨(Carpoglyphus sp.)、桃蛀野螟(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等引起。

虫害防治主要是姜螟(Pyrausta nubilalis)、姜粪虫蛆(Phyxia scabiei)等。姜螟幼虫蛀食姜苗致使其叶片枯黄,可致全株死亡。防治方法是扑灭姜螟成虫,在1、2龄的幼虫期施药毒杀。从5月份初即可见幼虫为害,以姜苗分枝盛期的7、8月为盛期;姜粪虫蛆可用敌敌畏5000倍液淋于虫害区,以杀灭幼虫,并防止其蔓延为害。

喙花姜主要价值

药用:根茎可以入药, 性味辛、温。温中开胃、疏风散瘀。主治脘腹胀痛、食滞不化、胸腹背寒疼痛。

观赏:花形奇特,色彩鲜艳,是高档鲜切花材料,也于盆栽,供观赏。

参考来源

  1. 喙花姜,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