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四川龍 |
中文名;四川龍 拉丁學名;Szechuanosaurus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綱;蜥形綱 Sauropsida 亞綱;雙孔亞綱 Diapsida 目;蜥臀目 Saurischia 亞目;獸腳亞目 Theropoda 科;中華盜龍科 Sinraptoridae
|
四川龍(學名Szechuanosaurus)是指屬中華盜龍科恐龍的一種。它生存於侏羅紀晚期的亞洲。它的外表有點像小型的異特龍,體重約100-150公斤,身長約8米。四川龍下有兩個已命名的物種有模式種甘氏四川龍(S. campi)及自貢四川龍(S. zigongensis。四川龍是晚羅世遊蕩在四川盆地中裝備齊全極兇猛的掠食者。它的尾巳又粗又長,後腿大而壯,但前臂卻小而短,每隻前肢有三個帶鋒利承的指頭。四川龍有一個血盆大口,口內長滿了大而堅團的法毒牙齒不僅鋒利,而且向後彎曲還有倒鈎,用於晈開獵物的肉還能防止咀嚼的過程中肉往外掉。[1]
簡介
甘氏四川龍是中型體材的異特龍類。它與北美洲發掘的異特龍極為神似。它是侏羅紀晚期遊蕩在四川盆地中裝備齊全極兇猛的掠食者。考察隊經過一位天主教士r. mertens的協助,在蒙陰縣寧家溝北方1.2公里處找到了化石地點。他們在隔年請zdansky來此進行採掘工作。
外形特徵
齒冠高約為齒冠寬度的2.5倍左右。前面的牙齒凸度大,前緣鋸齒深,可直達齒冠基部,並強烈向舌面彎曲。其餘牙齒較扁,厚度約相當於寬度的2/3,前緣鋸齒向舌面彎曲的程度不等。所有牙齒前緣鋸齒較後緣鋸齒細而密。前部頸椎椎體相對較長,微弱後凹型,神經棘低而前後延長。後部頸椎椎體長度顯著縮短,只有前部頸椎長度的2/3左右,緊接在副突之後有側凹存在。背椎雙平型,椎體側面有粗的縱紋。長骨中空性差,甚至部分肢骨完全不中空。烏喙骨輪廓近橢圓形,外側後方靠中部有瘤狀脊。肱骨三角脊不特別發育。坐骨近端有發育的坐骨突,遠端前後擴張。股骨小轉節低,呈板狀,斜向前外方。
生活習性
四川龍一直處于飛奔,或許它正在追逐自己的獵物,或許它正在逃避更加兇猛的敵人的追擊。但不管怎樣,奔跑似乎就是四川龍生活的常態它必須在高度緊張中艱難地求得生存。
種屬分類
四川龍下有兩個已命名的物種:模式種甘氏四川龍(S. campi)及自貢四川龍(S. zigongensis)。甘氏四川龍是由楊鍾健於1942年根據部份骨骼及一些牙齒所命名;自貢四川龍由Gao於1993年根據幾乎完整的骨骼所命名。一些古生物學家認為四川龍是疑名,原因是雖然那些牙齒很獨特,但其他骨骸有可能是屬於其他的屬。鹽都四川龍(S. yandonensis)及劍閣龍(Chienkosaurus ceratosauroides)也被重新歸類於甘氏四川龍,但有些學者則指出劍閣龍其實是一個獨立的物種。
自貢四川龍
頸椎10個,前部和中部頸椎後凹型,後部頸椎平凹型。背椎13個,雙平型,板狀神經棘適高。5個薦椎癒合,薦椎神經棘不癒合。前部尾椎神經棘窄,後部尾椎前關節突長。肩胛骨適度寬。肱骨三角嵴特別發育。橈骨為肱骨長的56%。第ⅣV掌骨殘存。腸骨特別低。恥骨遠端腳狀突小。坐骨遠端附肌嵴發育。脛骨為股骨長的94%,前後肢長度之比為41%。
甘氏四川龍
中等大小的肉食龍類,體長5m。牙齒側扁,前後緣上具有柵狀的小齒,前上頜骨齒較厚實,趨於「門齒化」,前後緣嵴不對稱,齒冠向舌面彎曲。9個頸椎,13個背椎,5個癒合的薦椎,尾椎45+3個。椎體為典型巨齒龍型。背椎神經棘板狀,頂端有一粗的頂結。薦椎神經棘不癒合。前部尾椎神經棘窄,後部尾椎前關節突長。腸骨低,前葉短於後葉。恥骨和坐骨的遠端癒合,恥骨遠端的「腳狀突」不發育。四肢骨骼堅實,前肢為後肢長度的2/5。股骨長於脛骨,骨IⅠ、IIIV不癒合,第ⅠV趾退化。爪骨側扁。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