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地锦 (葡萄科地锦属) 地锦(学名: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Sieb. & Zucc.) Planch.)是葡萄科地锦属植物,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几无毛或微被疏柔毛。叶为单叶,通常着生在短枝上为3浅裂,长4.5-17厘米,宽4-16厘米。花序着生在短枝上,基部分枝,形成多歧聚伞花序;子房椭球形,花柱明显,。果实球形,直径1-1.5厘米,有种子1-3颗;种子倒卵圆形,顶端圆形。花期5-8月,果期9-10月。 分布于中国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朝鲜、日本也有分布。生长于海拔150-1200米的山坡崖石壁或灌丛。 该种早为著名的垂直绿化植物,枝叶茂密,分枝多而斜展,应用于长廊、棚架、墙体、公路、水源两侧的堑坡岩壁,遮蔽和观赏效果好。根入药,能祛瘀消肿。
中文学名地锦拉丁学名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Sieb. & Zucc.) Planch.别 称爬墙虎、爬山虎、土鼓藤、红葡萄藤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1]
形态特征
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几无毛或微被疏柔毛。卷须5-9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卷须顶端嫩时膨大呈圆珠形,后遇附着物扩大成吸盘。叶为单叶,通常着生在短枝上为3浅裂,时有着生在长枝上者小型不裂,叶片通常倒卵圆形,长4.5-17厘米,宽4-16厘米,顶端裂片急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粗锯齿,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无毛或中脉上疏生短柔毛,基出脉5,中央脉有侧脉3-5对,网脉上面不明显,下面微突出;叶柄长4-12厘米,无毛或疏生短柔毛。花序着生在短枝上,基部分枝,形成多歧聚伞花序,长2.5-12.5厘米,主轴不明显;花序梗长1-3.5厘米,几无毛;花梗长2-3毫米,无毛;花蕾倒卵椭圆形,高2-3毫米,顶端圆形;萼碟形,边缘全缘或呈波状,无毛;花瓣5,长椭圆形,高1.8-2.7毫米,无毛;雄蕊5,花丝长约1.5-2.4毫米,花药长椭圆卵形,长0.7-1.4毫米,花盘不明显;子房椭球形,花柱明显,基部粗,柱头不扩大。果实球形,直径1-1.5厘米,有种子1-3颗;种子倒卵圆形,顶端圆形,基部急尖成短喙,种脐在背面中部呈圆形,腹部中梭脊突出,两侧洼穴呈沟状,从种子基部向上达种子顶端。花期5-8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50-1200米的山坡崖石壁或灌丛 。性喜阴湿,耐旱,耐寒,冬季可耐-20℃低温。对气候、土壤的适应能力很强,在阴湿、肥沃的土壤上生长最佳,对土壤酸碱适应范围较大,但以排水良好的沙质土或壤土为最适宜,生长较快。也耐瘠薄。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繁殖方法
地锦的繁殖可采用扦插、压条、播种等方法,以插条方法运用最多。 播种育苗:于10月种子成熟后采集,在冬季较温暖的地区可冬播,也可春播。成苗后的移植应在落叶后的晚秋和早春。 插条育苗:插条可在落叶到萌芽前采集,插条长为20-30厘米,在整作好的床畦上插深10-15厘米,也可开沟压埋。插后立即灌水,保持床土湿润,成活率较高。成活后即抽生新蔓,1年生新蔓可达1米以上。
栽培技术
栽植地选择:西北地区环境治理作用显著。在园林绿地中按设计配置定位,地锦虽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酸、碱、肥、瘠都可适应,但仍应注意土层厚度、排水状况,肥沃状况。并可在黄土高原的塬、梁、峁的边缘地带种植以及风沙地和沙漠种植。 株行距:一般为单行栽植,株距2米,如要更早见效,株距可为1米。墙基栽植的应距墙根50厘米以上,既可增大根部营养面积,又可保护墙基。栽植穴不宜有灰渣,否则应换土。栽植穴50厘米见方,分层踏实土壤。 栽植时间:多在春季发芽前进行。 栽后管理:栽植后立即浇足定根水。成活后,先要采取立竿搭桥措施,诱导植株上墙、柱石、假山。栽后2-3年内,每年可追施氮肥1-2次,以加速生长。[2]
病虫防治
病害
主要病害有叶炭疽病、叶斑病、白粉病、霜霉病。 防治方法:可采取清除落叶、杂草改善环境卫生状况,在发病期喷洒等量式波尔多液或多菌灵,对白粉病可喷洒粉锈宁或退菌特等药剂。
虫害
主要虫害有葡萄斑叶蝉、葡萄天蛾、刘氏短须螨、吹绵蚧等。 防治方法:在螨期喷洒三氯杀螨醇杀灭刘氏短须螨,在其他害虫的若虫或幼虫期喷洒氧化乐果、敌敌畏、马拉硫磷、久效磷等任一种药剂,都可治疗。
主要价值
地锦是圆林绿化中很好的垂直绿化材料,既能美化墙壁,又有防暑隔热的作用。对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抗性,适宜在宅院墙壁、围墙、庭院入口处、桥头石堍等处配置。果实可食或酿酒。藤茎可入药,具有破淤血、消肿毒、祛风活络、止血止痛的功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