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俊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天峻县隶属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湖西北部、柴达木盆地东缘,东邻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和刚察县,南接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西毗德令哈市,西北与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为界。是海西州唯一的牧业县,煤炭和畜牧业是主要产业。

全县总面积2.57万平方公里(2010年),辖3镇7乡,总人口4.7万余人(2010年),有藏族、汉族、回族、蒙古族、撒拉族等民族。2008年,天峻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7.2亿元。[1]

历史沿革

汉代以前,天峻为羌地。

汉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王莽诱卑禾羌献地,置西海郡,天峻归西海郡辖地,王莽地皇二十三年(公元23年)西海郡废,复为羌地。

东晋十六国时,为鲜卑己弗部(又称己弗勿敌国),北魏太武帝神鹿年间,天峻地区成为吐谷浑属地。

隋炀帝大县五年(公元609年)年破吐谷浑国,在其故地设置郡县、其中西海郡治吐谷浑故都伏俟城,领宣德、威定二县,天峻地区为宣德县地。隋亡,吐谷浑复其故地。

唐高宗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吐蕃攻败吐谷浑,天峻地区改属吐蕃国。

北宋初,这里曾为吐蕃角厮罗地方政权辖区。

蒙古宪宗蒙哥三年(公元1253年)置吐蕃待处宣慰司(治河州),天峻地区为吐蕃等处宣慰司辖区,属宣政院。

明前期为西宁塞外四卫之一的罕东卫属地。后罕东卫西迁,这一带属尕甘利都司,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年,东蒙古吐默特部进入青海破四卫,天峻遂为东蒙古诸部牧区。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又成为厄鲁特蒙古和硕特部首领顾实汗辖区。

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编定青海蒙古29旗,天峻东部为和硕特北前旗驻牧地,西部为和硕特北右末旗驻牧地,录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于事务大臣(统称西宁办事大臣)管辖。清咸丰初年,藏族部落汪什代海部迁至天峻县境驻牧。

民国六年(1917年)天峻地区录都兰理事,民国十九年(1930年)为都兰县管辖,称都兰县第二行政区。

1949年9月5日西宁解放,10月16日,青海省军政委员会任命王本巴为都兰县长,王德海、丹科为副县长,10月30日王本巴一行30多人到达汪什代诲部落干1户丹科家,向欢迎的群众宣讲了政策,汪什代海(天峻)遂为解放,

1950年,天峻被划为都兰县第二区。

1953年8月,根据中共中央西北局兰州会议精神,都兰县升格为专区级民族联合自治政府,天峻升县级自治区,10月3日海西地委决定经省委批准成立中国共产党天峻工作委员会,11月19日至24日召开"天峻藏族自治区筹备协商会议",正式成立"天峻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筹备委员会。

1954年7月25日,天峻藏族自治区(县级)正式成立,录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区(专区级)。

1955年7月1日,根据国务院批复海西自治区改为自治洲,天峻自治区改为天峻县,自治区人民玫府改为县人民委员会,主席、副主席改称县长、副县长。

1955年6月成立下环仓、上环仓、扎查3个区,委派3区委书记和区长。

1958年6月,天峻县建立10个乡级政权,3个区随即撤销。9月,天峻县实现人民公社化,10个乡改为10个人民公社,9月15日,10个人民公社合并为天棚、江河、快尔玛、木里、苏里5个公社,后将木里公社化为两个公社即木里,织合玛公社。

1962年9月,6个公社调整为15个公社,成立江河、快尔玛、苏里3个区,其中11个公社由3个区领导,4个公社县直接领导。

1963年3月,经州上批准,天峻行政建置设1个区(苏里区),11个乡,其中9个乡为县直属乡。

1967年12月,天峻县革命委员会成立,设4个办事组。

1968年7月,各乡先后恢复公社建置,原公社改为大队。

1984年,结合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进行乡、社分设工作,天峻县划分为12个乡,63个牧业合作社。

2001年2月21日,撤销天棚、关角2乡,合并设立并命名为新源镇(镇政府设在天峻县县城);将生格乡政府驻地迁至野马滩(青新公路451千米处)。2001年底,天峻县辖1个镇、10个乡,62个村(牧)委会。

2005年,天峻县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撤销尕河乡,并入苏里乡。撤销木里镇,设立木里镇,镇政府驻地和镇区行政区划范围不变,实行镇管村体制。撤销江河乡,设立江河镇,镇政府驻地和镇区行政区划范围不变,实行镇管村体制。2005年,天峻县从原有的乡镇十乡一镇,成为三镇七乡,为新源镇、江河镇、木里镇、快尔玛乡、织合玛乡、苏里乡、阳康乡、龙门乡、生格乡、舟群乡。

行政区划

截至2010年,天峻县辖3个镇:新源镇、木里镇、江河镇,7个乡:苏里乡、龙门乡、舟群乡、织合玛乡、快尔玛乡、生格乡、阳康乡。

人口民族

截至2010年,天峻县总人口4.7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98%,天峻县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集地区,有藏族、汉族、回族、蒙古族、撒拉族等15个民族。[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天峻县位于青海湖西北部,柴达木盆地东部。地理位置介于东经96°49′42〃-99°41′48〃之间,北纬36°53′-48°39′12〃之间。东邻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和刚察县,南接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西毗德令哈市,西北与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为界。县境东北-西南宽约44-170公里,西北-东南长约312公里。天峻县总面积2.57万平方公里(2010年)。

地形

天峻的地形可概括为:六大水、五大山、丘陵沟谷间平原,大小河四十三,湖泊沼泽连冰川;中部高,两头低,东南宽西北窄,形似楔;海拔高,天峻县最高海拔5826.8米,最低海拔2850米,相对高差近3000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气候

天峻县海拔高,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气温低,降水时间不均匀。气候寒冷,无绝对无霜期,年平均大风天数97天。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截至2010年,天峻县矿产资源有煤、硫磺、石灰石、石棉、云母、石膏、冰洲石、芒硝、岩盐、高岭土、铅锌、铜、黄铁、金等。除煤、铅锌规模开采外,其他尚未开采利用;天峻县探明煤储量为33亿吨,占全省煤炭储量的66.9%,石灰石岩矿D级储量为12.9亿吨,在木里地区永久冻土层首次发现陆域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一种纯度高、类型新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

生物资源

截至2010年,天峻县野生动物有百余种,具有各种经济价值及药用价值的22科、37种。主要珍稀动物有牦牛、鹿、麝、雪鸡、猞猁、雪豹、野驴、岩羊、黄羊、羚羊、熊、盘羊等;境内可入药的野生植物有193种,常用的有80余种。

交通

青藏铁路横贯天峻县县境南部,截至2010年,铁路在境内全长95公里,设有江河、天棚、天峻、南山、二郎洞五个火车站。天峻站东到西宁316公里,西达州府德令哈220公里。315国道线和青藏铁路穿县而过,

经济

综述

2008年,天峻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7.2亿元,比2007年同比增长112.2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56亿元,比2007年增长6%;第二产业完成13.93亿元,比2007年增长171.39%;第三产业完成1.71亿元,比2007年增长28.18%。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17元,比2007年同比增长21.6%。县级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22亿元,比2007年同比增长42.17%,增收3620万元。完成县级一般预算支出28573万元。天峻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1.17亿元,比2007年同比增长34%。在三大产业中,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2007年的17.6:64.1:18.3调整为9.1:80.9:10。第一、二、三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3.3%、92.4%、4.3%。分别拉动地区生产总值3.7、103.7、4.84%。

第一产业

2008年,天峻县共完成畜牧业总产值1.97亿元,较2007年增长7.13%;天峻县各类牲畜存栏69.25万头(只);适龄母畜比例61.2%;出栏率和商品率分别达40.85%、35.99%。整合各类资金1.29亿元,建成了一批育肥基地、防灾基地等牧业基础设施工程。县财政安排新牧区建设资金530万元,同时以财政贴息的形式,协调贷款1300万元,用于新牧区试点村建设,改善牧业生产和牧民生活条件。已成立1个天峻县性牧业合作社,12个以乡村为单位的牧民协会,共拥有会员571户,占天峻县总牧户的19.37%。开展"百企联百村"活动,引导驻县13家企业与35个牧业社以及2个社区结对,落实帮扶资金533万元。完善牧区保障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机制,缩小城乡生活差距。实施总投资100万元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695名贫困牧民直接受益。加大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鼓励牧民进城务工创业,转移劳动力3212人(次),劳务收入达998万元。

第二产业

2008年,天峻县全年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0.36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3.2亿元,较2007年同期增长204%,天峻县工业企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91.4%,拉动经济增长102.6%;天峻县实现销售产值3.6624万元;原煤产量完成648万吨,较2007年同期增长77%,完成年计划的130%。

第三产业

2008年,天峻县第三产业完成1.71亿元,比2007年增长28.18%。

社会事业

2008年,天峻县继续推行教育免费补助政策,共补助生活费234.2万元,免除各类教育费用281.82万元,天峻县所有城乡学生均享受了免费上学,分别在西宁、德令哈市开办了高中班。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继续落实牧区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政策,计划生育率达到100%。招聘85名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县、乡、村医疗卫生专业技术队伍。组建天峻县神湖之源歌舞队,开展多场次巡回演出。投资280万元改造县影剧院,投资112万元建设7个乡镇文化站。积极参与柴达木之夏、州民运会、激情穿越柴达木等一系列大型文体节庆活动。[3]

旅游景点

天峻山

天峻县位于祁连山南麓,东距青海湖仅40余公里,天峻山是环湖13座名山之一,也是柴达木盆地的东部门户。青海湖的母亲河布哈河从北部山区发源,县城西南的天峻山,山上松柏挺立,绿草铺地,山峰两侧的天峻沟和瞎熊沟里奇峰林立,离县城55公里处的秀龙沟,被天峻人自豪地称为"青藏高原的小九寨沟"。这条峡谷总长26公里,四面环山。天峻山植被良好,山北是灌木丛,山南是松林。

哈拉湖

哈拉湖是青海第二大湖泊,又称黑海,湖泊面积593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077米,属咸水湖。哈拉湖是青藏高原上内陆流域一个大型咸水湖。该湖由发源于高峰达5600米的周围山区的许多小河流供水,各河多发源于高山冰川,冰川融水补给为主。这是祁连山腹地水草丰美的一块地方,主要植被为芨芨草、猪毛蒿、阿尔太针茅、冰草、木本猪毛菜、里海盐爪爪和牛膝枯草的高原草甸植被,是湿地鸟类雁鸭类、鹬类和鸥类的重要繁殖地,湖中有大种群的湟鱼生存。

鲁芒沟岩画

鲁芒沟岩画位于天峻县天棚乡之西南,沟为东南-西北向,沟口处有西宁-天峻公路横穿,沟东西两侧均为高山,山间和沟谷间牧草丛生,为良好的天然牧场。在沟内约4公里处东侧为石山,石山根部为山体溃塌而落下的大石块,这些石块表面有一层油黑发亮的氧化面,岩画就制作在这些大石块上,共有3处,分别刻在3块相距不远石面较平的大石块上。

石经寺

青海天峻石经寺位于天峻县城东北方,离县城约18公里处。1957年建成,在石板上镌刻藏文关角(即甘珠尔)大经108部,庄严经200部、佛像324尊。石经墙为高2米、宽1米,周长320米的正方形经院。整个石经院由"甘珠尔石经院"、"时轮佛塔"、"石经佛龛"、"巨锅长明灯"四部分组成。

地方特产

牦牛绒

牦牛被称作高原之舟,是生长于中国青藏高原及高寒草原的特有牛种,牦牛绒很细,直径小于20微米,长度为3.4~4.5厘米,有不规则弯曲,鳞片呈环状紧密抱合。牦牛绒比普通羊毛更加保暖柔软,用于服装生产领域。

草原黄蘑菇

草原黄蘑菇是一种珍贵稀有的食用、药用蕈菌。生于草原,尤其喜生于高山草甸草地上,形成蘑菇圈与牧草形成菌根。营养丰富,尤以天峻县产的黄蘑菇,肉质肥厚,细嫩脆鲜,形体硕大,味香似肉,质量最为优良。

酥油糌粑

酥油糌粑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糌粑"是炒面的藏语译音,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糌粑是将青稞炒熟后,用手磨磨成的粉。吃酥油糌粑时先倒奶茶小半碗,再放入酥油、炒面、曲拉、糖,在碗中用手指拌匀,并捏成小团食用,它具有酥油的芬芳,曲拉的酸脆,糖的甜润。营养丰富,发热量大,充饥御寒。

酸奶

主料:熟牦牛奶制法:当地牧民使用小碗通过发酵自行加工制作。特点:奶皮金黄,奶质细腻洁白,加入适量白糖可以使味道酸甜可口。

风俗民情

林卡节

林卡节藏语称"孜木林吉桑",意为"世界欢乐日"。也有人称之为"郊宴"。每年藏历五月一日左右举行,节期不定,有些地方长达十多天。届时,藏族群众扶老携幼,带上食品、青稞酒、酥油茶、卡垫、帐蓬,以及各种娱乐用具和乐器,来到幽雅恬静的林卡(藏语音译,意为园林、花园,其中多植柳树,所以民间又把逛林卡称之为"耍柳林子")。铺上卡垫,一边弹六弦琴,一边喝酥油茶或青稞酒,欢聚野宴。此外,节日期间,还要举行一些宗教仪式和骞马、射箭等文体活动。

谢水节

谢水节每年农历三月初六举行。其主要内容是求雨和祈子。是日,喇嘛带上用糌粑做成的青蛙、蛇和癞蛤蟆,每家随去一二人。来到水沟边,喇嘛一边念经一边把糌粑做的动物放到水中。返回时,大家打着雨具,嚷嚷闹闹,表示雨已下起来了。接着,人们去敬一个圆形的塔子。塔内放有一把刀子和一个小锣锅,代表生育。久婚无子的妇女向塔神许愿,祈求生子。敬塔后生了孩子的侬,该日要去敬塔还愿。

沐浴节

沐浴节,藏语叫"嘎玛日吉"(洗澡),是藏族人民特有的节日,在西藏至少有七八百年的历史。在藏历七月六日至十二日举行,历时7天。藏族人民按佛教说法,青藏高原的水具有八大优点,即一甘、二凉、三软、四轻、五清、六不臭、七饮不损喉、八喝不伤腹。因此七月份被人们称为沐浴的最佳时间。

俄喜节

俄喜节为藏族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腊月初七日。节日前一天,各家忙着准备丰盛的食物。节日这天,全家围坐在一起,举杯畅饮。按习惯,要让猫和狗饱餐一顿,如果它们先吃肉后吃饭,就兆示着来年风调雨,农牧业丰收。夜晚。人们围着一堆堆篝火。对唱山歌和跳舞。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