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子囊是一个科技名词。
中华文明是一种独特的文明[1],其文字也是非常独特的。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中,只有中国由于其民族文化强大的包容性与同化性而始终没有间断过的文化传承,这使汉字成为世界上较少的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约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出现的甲骨文[2]被广泛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一直发展到今日,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名词解释
是真菌界子囊菌的有性生殖器官。子囊菌类继其有性生殖而产生的囊状器官,通常在其中藏有8个子囊孢子。多数子囊呈圆柱状或棒状。子囊孢子常排成一列,但也有时形成椭圆形和球形的。
主要用于描述真菌界子囊菌的有性生殖器官。 子囊ascus 子囊壁子囊一般为单层,但子囊腔菌纲却为双层结侧构,从而成为分类上的指标。子囊的丝形成有的是在菌丝的菌落上进行的;也有的是在形成子囊盘、子囊壳、假囊壳之后而在其中进行的。首先,作为其第一阶段,互相对应的菌丝与菌丝,或是菌丝与小分生孢子或性孢子,或是象在火丝菌属(Pyronema)等可明显看到的从产囊器伸出的受精丝与雄器相接合。然后,雄性的核移入雌性的细胞内,但并不立即融合而形成一对。该细胞有时直接形成子囊;也有时是形成产囊丝之后再产生子囊。
类型
已知其中有以下五种类型:(1)火丝菌型:先形成产囊丝钩再形成子囊:(2)地盘菌型:由于产囊丝顶端细胞含一个核,因此,含有双核的其第二个细胞横着生出突起而形成子囊;(3)Galacti-nia型:产囊丝细胞不进行钩形的形成,对核愈合而形成子囊;(4)Rectasc-een型:不只是产囊丝细胞,而是一连串的细胞都发生核融合,并形成子囊,故而子囊连成串球状;
(5)虫囊菌属型:不形成产囊丝而通过产囊器的分裂所形成的细胞变成子囊。
(2)苔藓植物的孢子囊。在藓类,特别指蒴而言;在苔类,则主要指子囊。Marchantia的子囊为直径0.5—1.0毫米左右的小球,在短的孢子囊柄(seta)的顶端产生一个。整个由包膜、外被膜和内被膜三层包裹,仅子囊稍许外露。子囊壁起源于果托(amphythecium),由一层厚膜化了的细胞构成,其中产生起源于endothecium的孢子和弹丝。
(3)腔动物珊瑚虫类的生殖体之一种。在具有真正世代交替的种类中,从水螅型(polyp)进行无性的出芽生殖生出水母型,水母型游离出来以后,在游泳生活中生殖巢成熟,进行有性生殖,而浮浪幼虫固着后再形成水螅型。但从其向水母型发育而尚未脱离水螅型前,至仅仅是卵细胞或精细胞的集合体为止的这一期间,有不同程度的退化生殖体,这些合起来称为子囊。子囊有真水母样体、隐水母样体、异水母样体、棒状体四各类型。子囊为生殖体苞所包裹,卵或精子成熟时放到海水中,然后原地不动地进行受精,经浮浪幼虫而形成水螅型。子囊除生长在螅茎和螅根上外,也有时生长在口、触手等已退化的特殊的水螅型上,这种水螅型特称为芽茎。
参考文献
- ↑ 中华汉字:人类发展史上空前绝后的文明瑰宝!,搜狐,2019-07-20
- ↑ 传统荟萃 | 甲骨文,搜狐,202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