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季风槽(英语:Monsoon trough),气象学名词,是热带幅合带的一部份,由跨赤道季风与偏东信风的幅合产生。季风槽中一般有降雨天气,亦不时有热带气旋在其中生成。部分热带辐合带在西太平洋,由在一条线上所描绘气象地图表示的最小海平面压力的位置[1] ,因此,是一种收敛南半球和北半球的风型之间的区域。
概述
季风槽西风季风位于赤道部分,而东风风则位于波谷的极点。在沿其轴线的方向上,可以发现暴雨,这些暴雨将引发该地区各个雨季的高峰。当它经过某个地点的极地时,就会出现高温和干燥的情况。季风槽在创造世界上许多热带雨林中发挥著作用。
术语季风槽在西太平洋的季风地区如亚洲和澳大利亚最为常用。ITCZ /季风槽向陆地的迁移预示著夏季月份每年雨季的开始。季风谷附近经常形成低气压和热带气旋,每季都能在几天之内产生一年的降雨。
运动与力量
在西太平洋的季风槽形到达天顶纬度夏末期间,当在相反半球冬季凸条是最强的。在八月份,它可以达到东亚地区的第40个平行线,在二月份,可以达到澳大利亚的第20个平行线。夏季风的来临加速了其极地发展,夏季风的特征是各大洲最温暖地区的气压降低。在南半球,与澳大利亚季风有关的季风槽在2月达到了最南端的纬度,沿西北-西北/东-东南轴线定位。
风浪的影响
季风槽的相对涡度或自旋的增加通常是季风槽会聚区内风会聚增加的产物。风浪可能导致收敛性增加。当风浪向季风槽所在的位置移动时,亚热带山脊中的加强或赤道运动会引起季风槽的加强。当锋线在冬季穿过一个半球的亚热带和热带时,通常作为切变线当它们的温度梯度变得最小时,风浪会越过海洋区域的赤道,并在另一个半球的夏季增加季风谷。探测风浪是否到达季风谷的关键方法是在季风谷内形成雷暴爆发。
季风洼地
如果在季风槽内形成一个环流,它就可以与该大陆上的邻近低气压竞争,并且在其外围将发生风浪。这种在季风槽内自然界很广的环流被称为季风低压。在北半球,季风洼地通常是不对称的,并且往往在其东部外围具有最强的风。轻风和变风覆盖了它们中心附近的大面积区域,而阵雨和雷暴雨带则在其流通区域内发展。
在系统的向西和向西的高空急流的存在可以通过增加季风低压上方高空的发散空气来增强其发展,从而导致相应的地表压力下降。即使这些系统可以在陆地上发展,季风洼地的外部也类似于热带气旋。例如,在印度,每年有6至7个季风低压槽在印度全国移动,在孟加拉国的厄尔尼诺事件的七月和八月期间,它们的数量在增加。[2]季风洼地是有效的降雨产生者,当它们穿过较干燥的地区(例如澳大利亚内陆)时,可以产生一年的降雨量。
区域专业气象中心认可的某些热带气旋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都会具有季风低压的特征。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加入季风低压作为一个类别,2015年和旋风科曼是公认的由JTWC完全季风低压的第一个系统。
角色
在雨季
由于季风槽是风型的收敛区域,并且是地面低压的拉长区域,因此在查看卫星图像时,该槽集中了低水平的水分,并且由一个或多个拉长的雷暴带限定。在五月到六月之间,它突然向北运动,这与季风政权的开始以及南亚和东亚的雨季相吻合。这个汇聚区与长江及中国北方长时间的暴雨事件有关。它的存在也与澳大利亚境内雨季的高峰有关[3][4]。随著风向特定位置的极地行进,随著风向西移,逐渐形成了清晰,炎热和干燥的环境。世界上许多雨林都与这些气候低压系统有关。
在热带气旋中
季风槽是热带气旋的重要成因区。由于旋涡固有的自转,涡旋丰富的低空环境具有明显的低空自旋,导致形成热带气旋的机会好于平均水平。这是因为预先存在的具有充分自旋和收敛性的近地表扰动是热带气旋发生的六项要求之一。[5]]与季风谷相关的雷暴活动似乎有15至25天的周期,大约是Madden-Julian振荡或MJO 波长的一半。这反映了这些特征附近的热带气旋成因,因为成因在活动的2至3周内聚集,然后在活动的2至3周内聚集。在特殊情况下,热带气旋可围绕这些特征爆发,并趋于跟随下一个气旋向极地和向西移动。
每当夏季亚洲季风东侧的季风槽处于其正常方位(从东东南向西西北)时,沿其外围的热带气旋就会向西运动。如果它改变方向,从西南向东北,热带气旋将向极地移动。 S型热带气旋径迹往往与反向风季风槽有关。在南太平洋辐合带和南美的聚集区,一般反向定向。在南半球夏季,季风槽或ITCZ未能移至东太平洋和大西洋赤道以南,这被认为是导致这些地区通常不形成热带气旋的因素之一。还注意到,当季风槽位于太平洋北纬20度附近时,热带气旋的频率是其接近北纬10度时的2-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