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崇真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巴色会)
前往: 導覽搜尋
崇真會

中文名: 崇真會

別 名: 巴色會

成立時間: 1815年

成立地點: 瑞士北部德語區的巴塞爾市

崇真會(又名巴色會,譯自原名Basel Mission),基督教新教差會,1815年成立於瑞士北部德語區的巴塞爾市(Basel,現其總部會址),最初叫德國差會(German Missionary Society),最後改為巴色會。

簡介

1847年開始向中國派遣傳教士,主要在廣東省。到1919年時,在廣東省有130所堂會,包括梅州德濟醫院(1893年)和河源仁濟醫院(1907年)。深入到客家地區,對客家語言和客家文化有比較多的研究。

發展

1847年派黎力基(Rudolf Lechler)和韓山文(Theodor Hamberg)兩牧師來華,主要在廣東客屬(客家話)地區發展教務。總會設於廣東老隆,下設有13個區會:香港、李朗、浪口、葵涌、古竹、河源、連平、和平、龍鶴、元紫、五華、興寧、梅州。1919年,該會有布道區36個,正式教堂130所,教會職員135人,受餐信徒1874人,辦有小學72所.中學2所。1949年,該會有堂會112處,牧師45人,傳道111人,信徒達21756人。有中學4所,醫院2所,神學院1所。

傳教站:汕頭(1849-1852),香港(1852),寶安李朗(1859),紫金古竹(1879),浪口 (1882),嘉應 (梅州,1883),鶴樹下(1885),柯樹彎 (1885),興寧坪塘 (1887).梅林 (1889),河源(1901),羅崗 (1901),長樂(五華城,1908),和平(1909),連平(1909),龍川老隆(1898),廣州,五華樟村(1858)。

在香港設有救恩書院。

基督教崇真會是客籍教會,地處東江、梅江、珠江,轄十四縣一百六十餘座禮拜堂,兩座醫院,一座神學院,四座中學及百餘間小學。

崇真會前身是巴色會,是從瑞士巴色差會所在地巴色城而命名。巴色會於1847年差遣瑞典籍牧師韓山明及德籍牧師黎力基來華傳道,至今已有137年的歷史了。

自創立之時起,教會行政事務由巴色差會委派西籍職員全權主持,1922年,巴色會將在華傳教機構及教會交由華人傳道自理,因此改名叫崇真會,意思是崇尚真理。

創始時期

1847年,巴色差會首次派遣黎力基牧師、韓山明牧師來華傳教,他們於1947年3月日在香港陸,是年冬,兩牧師同入廣東沿海地區布道。曾到惠陽淡水等地工作,當時西方傳教士來華傳道,困難重重,後兩牧師分道。而黎力基則往潮屬南澳地方工作。

1851年,韓山明牧師在香港成立客族聚會,多人在其手上受洗。1852年,因來華傳教各差會商量重新劃分對華傳教區域,巴色差會被劃分的區域為客家地區,於是黎力基轉向客家地區傳教。

其後布道工作分兩路發展:一路為深圳李朗、布吉、沙頭角等處,由韓山明牧師主持,奠定珠江流域教會之基礎。一路由五華張復興將福音種子帶回五華偏僻之地樟樹一帶散播。從此樟樹遂成為梅江、東江教會之搖籃。

發展時期

1855年,深圳寶安的李朗創立崇真書院,後改稱傳道書院,培養傳道人才。這是崇真會神學院之前身。以後珠江流域各地相繼設立支會及宣道所共十所。

張復興原在九龍做小本生意,1851年,他兩夫婦在韓山明牧師手中受洗,1852年,他領受了發書職,遂回五華樟村家鄉傳播福音。數年間,發展百餘人歸主,就地購屋一間修葺為會所,於是成為東江客家地區第一間禮拜堂。1862年,德籍韋永福牧師進駐樟村,十餘年間,由樟村向外發展,至五華源坑、粘坑、嵩頭,又由五華發展至龍川、興寧、紫金、梅州、蕉嶺、連平、和平、河源、博羅區各縣,這些區縣都相繼成立會堂,至此崇真會傳道事業中心由香港寶安轉移至梅、東兩江。

傳教站:汕頭(1849-1852),香港(1852),寶安李朗(1859),紫金古竹(1879),浪口 (1882),嘉應 (梅州,1883),鶴樹下(1885),柯樹彎 (1885),興寧坪塘 (1887).梅林 (1889),河源(1901),羅崗 (1901),長樂(五華城,1908),和平(1909),連平(1909),龍川老隆(1898),廣州,五華樟村(1858)。

在發展時期,崇真會大力創建禮拜堂,梅州、五華、連平、羅崗、和平各區,堂樓相繼建成。各地宣道所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1896年,梅州德濟醫院成立;1904年,梅州黃塘中學成立;1907年,河源仁濟醫院成立,紫金樂道中學成立;1924年,五華黃塘嶺樂賢中學成立;1930年,深圳寶安李朗樂育中學成立。這些教會、醫院、學校規模宏大,需要巨大的資金。又設初級小學5間,完全小學21間,神學院1間。還有義學幾十間。

這些教育設施,為國家和教會培養了大批人才。如學校教育條件優越,師資充足,各門課程齊全,都經精心研究,且有嚴格的校規。所培養的學生在德、智、體三方面都具有一定水平。又如德濟醫院、仁濟醫院及梅州心光盲女院,不但醫治了許多人的肉體痛苦,也醫治了他們心靈的痛苦,使許多人蒙受了上帝的慈愛及耶穌基督的恩光,這實是教會為國家作出的貢獻。

組織機構由巴色差會代表全權掌管。最初因政簡人稀,由差會指定一西牧為總代表,號稱總牧,駐香港或樟坑。其後會務漸繁,則劃地分治,設南北兩總牧。

南總牧駐李朗;北總牧駐梅州市區或鶴市。再後,因傳道事業迅速發展,地區遼闊,分為三總牧,分駐珠、梅、東三江。而總其成於珠江總牧,隨着形勢發展,深覺分設總牧多有不宜,事權既不能統一,意見也難湊合,廢時失事,乃由差會決定,改為一總牧制,特委任德籍麥威廉牧師來華任總牧,駐河源。當時,華教會自立思想日見濃厚。西差會鑑於其本身經濟人才缺乏及華教會有自治之願望,遂將治會權責逐漸移交華人同工之手。

1922年,麥威廉總牧調駐河源,開始籌設崇真會,特邀何樹德牧師赴河源合作。兩年後,麥威廉牧師病故於紫金古竹,由德籍花仁里牧師繼任,而實際德牧湛明露攝理教務。

1924年8月,崇真會第一屆總議會於興寧坪塘召開,確定崇真會名稱。其時,崇真總會會址已在龍川老隆鐵場坑,由德籍工程師督理建造,1926年全部建成。至此,總會才有永久會所。

中華基督教崇真會的成立是中國信徒向自立、自傳的標杆前進的起點。從崇真會歷屆總議會和董事人員中西同工代表的百分比可看出,教會職權逐漸由西職員身上移到華職員身上。1924年第一屆總議會華代表占67%,西代表占33%,華西董事代表比例也同。1946年,第八屆總議會上,華代表占89%,西代表占11%,董事華代表占73%,西代表占27%。

總會幹事人員第一屆,第二屆總牧及堂務均由西牧擔任,華牧任教務副幹事及常務副幹事。第三屆始,為逐漸加強華幹事職權起見,西職員不任幹事,僅任協理,不稱幹事或總牧,由華幹事二人管理教務、堂務,直至1943年第七屆總議會上,將總會幹事部改為總會辦事處,設總牧、副總牧、幹事。總牧職權擴大,在內為本教會領袖,對外為本教會代表。票選何樹德牧師為總牧,曾思蔚為副總牧,鄔漢謙為幹事。德牧葛禮和為協理。第八屆總議會以總會事務日繁,又增設若干機構,添用數位職員,定為總牧、幹事、秘書、書記、會計、庶務各一人,共六人。

解放後,由於,各種原因,總會人員逐漸減少,僅留總牧、幹事、會計、書記。1953年,何樹德總牧退休,由劉思源副總牧頂替(沒有封總牧職)直至1966年文革時,總會工作人員有四人:總幹事鄔漢謙牧師,副幹事徐向豪牧師,會計湯恩錫先生,文書朱子宏先生。

區支會劃分:崇真會最高領導機構為總會。總會下設區會,區會轄若干支會和宣道所。各區支會劃分幾經變更,或由小區並為大區,大區縮為小區。各支會及宣道所隸屬何區,也隨之稍為更變。

1948年時,區會名稱及所轄支會或宣道所:

1. 香港區:轄9個

2. 廣州區:轄1個

3. 李朗區:轄9個

4. 浪口區:轄9個

5. 樟木頭區:轄5個

6. 葵涌區:轄1個

7. 古竹區:轄6個

8. 麻陂區:轄6個

9. 荷灣區:轄10個

10. 河源區:轄9個

11. 回龍區:轄6個

12. 連平區:轄6個

13. 忠信區:轄4個

14. 和平區:轄7個

15. 老隆區:轄7個

16. 藍口區:轄7個

17. 鶴市區:轄7個

18. 梅林區:轄9個

19. 元坑區:轄6個

20. 五華區:轄13個

21. 興寧區:轄6個

22. 龍田區:轄6個

23. 羅崗區:轄6個

24. 貝嶺區:轄5個

25. 梅州區:轄7個

以上25個區共有167個支會及宣道所,林立於東、梅、珠三江流域。百餘年來,崇真會經過艱難逆境,風吹雨打,但在上帝的恩眷之下,猶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起來,福音的種子已撒遍客家地方。1949年左右,歸主人數達兩萬餘人。

崇真會信仰

香港崇真會是世界信義宗聯會的成員,可是崇真會的前身是巴色傳道會;他差派來中國傳道的傳教士有來自信義宗的,也有來自改革宗的,因此崇真會在教義、教會體制、以及體制、以及體拜儀式各方面,都有兩宗混合的跡象。

首先簡單地申述信義宗的幾個教義重點。

第一、信義宗教會是一個推崇聖經,認它是基督徒信仰與行為之最高準繩的教會。我們曉得,馬丁路德所以對當日的天主教會表示不滿、提出抗議,乃是由於他發覺當日的教會在信仰和生活實踐方面,有好些地方都違反了聖經裡面所明示的真理。在研贊聖經方面,他們以教皇及教會傳統為解釋聖經的最高權威。但馬丁路德根據聖經(參賽六一6;六六21;彼前二5.9;啟一6等)認定每一個基督徒都有「祭司」的職位,可以直接到神面前與他親近,因此也就可以直接研究聖經,並不需要任何更高權威的指示。

不過,路德也曉得,這種主張可能導致「個人主義」的危險,因此提醒信徒在研究及解釋聖經時,應以古教會所留下來的三大信經為依歸,就是「使徒信經」,「尼西亞信經」(註:此信經乃是針對阿利烏派異端、聖子受造、與聖父不同體之說而作的信經 - 強調基督之位格和神性)、以及「阿他那修信經」(註:此信經揭櫫三位一體和詭成人身的信仰)。此外,路德在一五二九年又出版了「大小基督問答」;翌年,即一五三O年信義宗教會再公布了「奧斯堡信條」。這些都是根據聖經而對基督教信仰所作的扼要申述。它們的作用不是取代聖經,乃是為了幫助信徒有系統地了解聖經的真理,並且在研究聖經時不致陷於「私人判斷」的偏差。

第二、信義宗教會也是強調「唯獨恩典」、「唯獨信心」的教會。事實上,「以信稱義」不是信義宗獨有的信仰;即連天主教也不否認「以信稱義」的教義。可是,信義宗強調「唯獨」以信稱義,「唯獨」靠恩得救(參羅三28;加三11;弗二8,9)。再加上信義宗強調聖經乃是基督教信仰之「唯一」本源,否認教會的傳統與聖經具有同等的權威,因此被稱為標榜三大「唯獨」的教會;即「唯獨恩典」、「唯獨信心」、「唯獨聖經」。信義宗教會一切教導、實際上都離不了這三個基本原則。

保羅在羅馬書、加拉太書、和以弗所書裡面對於唯獨以信稱義,唯獨靠恩得救的信仰有很詳細的闡釋。簡單的說,保羅深信,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沒有一個人能在神面前靠行完全律法而稱義,唯獨藉信心接受神在基督耶穌里所施的恩惠才能得救。自然,這不是說罪人不必悔改,也不是說基督徒不必有好行為;因為信心包涵悔改在內,蒙恩的基督徒行事為人也應該與蒙召的恩相稱(弗四1:腓一27;帖前二12)。

第三、信義宗教會是一個看重聖禮的教會。信義宗教會與其它復原教會一樣承兩種聖禮,即聖洗禮和聖餐禮。因為這兩種禮儀都是耶穌親自設立的,又是神「恩典的器皿」,意思是說,神借着有形之物,賜給凡以信心去領受的人屬天的恩惠。按照信義宗的信仰,聖禮不單是象徵性的或者紀念性的儀式,也是神所命定的方法,藉以把他屬天的恩典和能力賜給我們。洗禮不單是一種象徵的禮儀,也是「重生的洗」;意思就是,凡憑信心領受洗禮的人,在洗禮中蒙神賜予洗淨罪惡、更新生命的恩惠,成為新造的人。聖餐也不單是一種紀念性的禮儀,紀念耶穌的死;它也是神所制定的一種「恩具」,意思就是,在聖餐中,神借着有形的餅酒,把屬天的赦罪之恩賜給凡以悔改的心領受的人,並且藉此聖禮,加強我們和他並信徒之間的團契,促進我們靈命的增長。

在上述三方面,崇真會的信仰,基本上都與信義宗各教會相同。不過,在中國大陸的崇真會,在「學道班」和「堅信班」中,向來都以改革宗的「海得堡教義問答」為主要課本,而輔以路德的「基督徒小問答」。可見,就在教義方面,崇真會也雜有改革宗的成分(附註:「海得堡教義問答」乃是改革宗信條中最通行和最有權威的。此信條由同情墨蘭頓和加爾文兩人的神學立場之兩位在海得堡大學任教的年青教授執筆,在1563年出版。「本問答語言純粹,符合聖經,秩序井然,神學中和。它的聖餐論及基督的性格論屬於慈運理加爾文派;它的反神人協作主義屬於路德加爾文派,可是它並未顯然主張嚴格的預定論;而在個人的信靠和沉思的天才上,它卻表現墨蘭頓的風格」 - 歷代基督教信條第179-180頁)。不僅如此,在教會的體制和禮拜儀式上,崇真會更加接近改革宗。無怪乎多年前在香港的一些信義宗教會領袖,認為崇真會乃是「混血兒」,因而拒絕本會在神學教育上互相合作的建議。

教會有四種的基本教會體制,即「主教制」、「教皇制」、「公理制」和「長老制」;崇真教會的組織乃是長老制,即改革宗教會的體制。然而純粹的信義宗教會,基本上則屬於「主教制」。崇真會所以採取長老制,乃是因為巴色母會素來都不強調「宗派」信仰,只是實際情形而決定採取最適合於當地信徒的教會體制。由於實際情形而決定採取最適合於當地信徒的教會體制。由於他們當昤認為長老制的組織最適合客家教會,因此便採用了長老制。這樣便叫教牧人員和平信徒在治理教會的事上共同負責;同時也使各地方教會彼此之間能夠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而收合作互助的果效。

禮拜儀式方面

崇真會也仿效改革宗的禮拜儀式多過於信義宗的禮拜儀式。馬丁路德改教時,着重於教義方面的改正,對於教會體制問題,除了反對教皇的無上權威以外,對主教制的組織並不反對,結果信義宗教會也便沿用了主教制。同時在禮拜儀式方面,除了反對崇拜聖母馬利亞和古聖徒以外,也儘量沿用當時大公教會的儀式。但慈運理和加爾文則比較激烈,因此在教會行政組織和禮拜儀式上都獨創一格。崇真會受了瑞士和法國的改革宗教會在這方面的影響,因此不僅在教會體制上仿效長老制,在崇拜禮儀上也與天主教回異,簡化得多,並且容許平信徒在崇拜聚會中擔任主席。這與信義宗其它教會完全由聖職人員一手包辦禮儀的作風大不相同。各位只要參加一次其它信義宗教會的主日崇拜,並且注意他們禮拜堂中聖壇和講台的布置情形,便可以更加具體地體會到崇真會在這方面與他們的分別。

總上以觀,崇真會在教義方面,基本上與信義宗各教會相同,但在教會體制和禮拜儀式上則與信義宗教會有很大的差別,而接近改革宗。這並不是一件可惜的事,反而是一件值得引以為榮的事;因為這便表明,崇真會自開始的時候便已洋溢着教會合一的精神!保羅說:「恩賜原有分別,靈卻是一位;職事也有分別,主卻是一位;功用也有分別,神卻是一位,在眾人裡面運行一切的事。聖靈顯在各人身上,是叫人得益處」(林前十二4-7);又說:「我們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給各人的恩賜……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弗四7-12)。可見,神顯然喜歡他的子民,各自在其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以其獨特的方式去表揚他們共同的信仰,去實施他們在神國度中同心的事奉!

基督教香港崇真會簡介

崇真會前身為巴色會(客家教會),創立於1847年。巴色傳道會(或稱巴色差會, Basel Mission) 是由德國及瑞士教會所組成,故本會之神學傳統及教會體制同時存有信義宗及改革宗背景。1847年,巴色傳道會差派韓山明牧師 (Rev. Theodore Hamberg) 及黎力基牧師 (Rev. Rudolph Lechler)二人來華傳教,巴色會早期以客家人群體為宣教對象,以香港為基地,向華南地區的城市及村落宣講福音,建立教會,並開辦醫院及學校。

經過多年努力,巴色會在華南地區逐漸擴展,信徒數目與日俱增。崇真總會亦於1924年宣告成立(取其「崇拜真神,崇尚真道」之意義),代替以往巴色會的體系。香港區會早於1929年已實行全區自立,惟仍隸屬崇真總會。1948年崇真會共有25區會,167堂會及宣道所,會友人數達20,000人。及至1951年,由於內地政局之改變,香港區會遂與內地總會脫離關係。並於1952年通過章程,向港 府辦理成為一獨立法團之註冊,至1956年6月7日獲香港立法局批准立案成為法定團體,定名為「基督教香港崇真會」。

自1952年獨立自今,香港崇真會貫徹其最初成立之宗旨,透過教會事工,教育事業及社會服務的基礎上著力建立天國事工。隨著香港急速的本土化和都市化,本會亦由服事客家人的群體擴展至其他不同的群體,成為一個本土化的基督教會。隨著中國改革及開放的政策, 本會重新與內地前崇真會背景的堂會聯繫,設立基金協助其復修教堂及組團訪問,與內地的信徒建立相互的交流和支持。

展望未來,本會將仍努力緊貼香港人生活的脈搏,透過教會事工及多元化之社會服務傳揚福音;並構思發展較全面之差傳事工(現時本會直接於財政上支持三位海外宣教士),延續巴色傳道會來華傳道之異象及精神。[1]

參考來源

  1. 基督教香港崇真會簡介,崇真會香港崇真會 ,

[[Catego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