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广东紫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广东紫珠

中文名称:广东紫珠

拉丁学名: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 Chun

科:马鞭草科

属:紫珠属

性味归经:味苦、涩,性凉。归肝、肺

广东紫珠中药名。为马鞭草科植物广东紫珠Callicarpakwangtun-gensisChun的干燥茎枝和叶。夏,秋二季采收,切成10~20cm的段,干燥。[1]

信息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目:管状花目

亚科:牡荆亚科

亚属:紫珠亚属

族:紫珠族

分布区域:中国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越南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灌木,高约2米;幼枝略被星状毛,常带紫色,老枝黄灰色,无毛。

叶片狭椭圆状披针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5-26厘米,宽3-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通常无毛,背面密生显著的细小黄色腺点,侧脉12-15对,边缘上半部有细齿;叶柄长5-8毫米。

聚伞花序宽2-3厘米,3-4次分歧,具稀疏的星状毛,花序梗长5-8毫米,花萼在花时稍有星状毛,结果时可无毛,萼齿钝三角形,花冠白色或带紫红色,长约4毫米,可稍有星状毛;花丝约与花冠等长或稍短,花药长椭圆形,药室孔裂;子房无毛,而有黄色腺点。

果实球形,径约3毫米。花期6-7月,果期8-10月。

近种区别

该种和窄叶紫珠C.japonicaThunb.var.angustataRehd.相似,但后者叶片较小,倒卵状披针形,背面腺点不显著。花序分歧较少可以区别。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贵州、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生于300-1600米的山坡林中或灌丛中。模式标本采自广东北江地区。

生长习性

喜温、喜湿,怕风、怕早。生长要求年平均温度15-25℃,12月平均温度2-10℃,极端最低温度-10℃,年降水量1000-1800毫米,在有霜期2-3个月的地区是广东紫珠最适宜的生长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沙质黄壤为好。

药用价值

功能

收敛止血,散瘀,清热解毒。

主治

用于衄血,咯血,吐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热毒疮疡,水火烫伤。

用法用量

煎服,9~15g。外用适量,研粉敷患处。

药材性状

本品茎呈圆柱形,分枝少,长10~20cm,直径0.2~1.5cm;表面灰绿色或灰褐色,有的具灰白色花斑,有细纵皱纹及多数长椭圆形稍突起的黄白色皮孔;嫩枝可见对生的类三角形叶柄痕,腋芽明显。质硬,切面皮部呈纤维状,中部具较大类白色髓。叶片多已脱落或皱缩、破碎,完整者呈狭椭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锯齿,下表面有黄色腺点;叶柄长0.5~1.2cm。气微,味微苦涩。[2]

参考资料

  1. 广东紫珠,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2. 广东紫珠,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