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张曼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张曼玲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出生 1935年
国籍 中國
别名 张金玲
职业 京剧艺术家
知名于 功底扎实,艺术精湛
知名作品三击掌
玉堂春
《孔雀东南飞》
六月雪
《拾玉镯》。

张曼玲,戏剧家。她于1951年入戏曲实验学校(后名中国戏曲学校)插班学习青衣花旦、刀马旦,得王瑶卿筱翠花华慧麟程玉菁等名家传授。

2018年5月,被评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人物简介

姐姐张曼君为京剧旦角演员。她于1951年入戏曲实验学校(后名中国戏曲学校)插班学习青衣、花旦、刀马旦,得王瑶卿筱翠花、华慧麟、程玉菁等名家传授。常演《三击掌》、《玉堂春》、《孔雀东南飞》、《拾玉镯》、《棋盘山》等剧,在《牛郎织女》剧中,既能饰织女,又能演泼辣旦嘎氏,极有光彩,显露了演剧才华;在《三打祝家庄》中扮李妈一角,也很生色。毕业后,留本校实验剧团任演员。在新戏《洪母骂畴》中饰洪妻,以其浏亮清朗的嗓子唱程派腔,仍具韵味,异于一般。又从王吟秋学了《火焰驹·打路》、从李世济学了《陈三两爬堂》,演出得到行内外的首肯。自此专攻程派。毕业后,留本校实验剧团任演员。期间得王吟秋李世济、顾森柏等指导,后调入中国京剧院四团,并拜赵荣琛为师,并得到顾森柏的指点。

人物经历

常演剧目:《三击掌》、《玉堂春》、《孔雀东南飞》、《六月雪》、《贺后骂殿》、《三娘教子》、《荒山泪》、《锁麟囊》、《碧玉簪》、《陈三两爬堂》等,她还主演了新编古代戏《大明魂》、《甘棠夫人》和整理剧目《锁阳城》,同时在现代戏《红色娘子军》、《红嫂》、《彩虹》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她演唱的新剧中,对程腔有所发展。

人物荣誉

2017年12月28日,张曼玲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2018年5月,被评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评审意见

张曼玲工京剧程派青衣。张曼玲宗程派艺术,功底扎实,艺术精湛。由于她唱做全面,在传统戏的继承上,有其突出的成绩。此外,在艺术的继承与发展上,也有其鲜明特点,她所创作的作品中,有的已经普及全国,成为程派的保留剧目,得到社会和行业内的高度认同。张曼玲不仅继承传统扎实,并能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形成了她艺术的独特个性。张曼玲师承谱系清楚,所传授弟子众多,其中优秀者已成为剧院的艺术骨干。根据张曼玲的艺术贡献和传承成绩,经过评审组评审,该申报人张曼玲符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评审标准,同意推荐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社会活动

1983年3月17日,农历癸亥年二月初三日:纪念程砚秋逝世25周年演出举办中央文化部、中国戏剧家协会、北京市文化局、中国剧协北京分会、中国京剧院、北京京剧院、中国戏曲学院联合主办纪念程砚秋逝世25周年的纪念活动,自3月16日至3月22日连续演出了7场12个程派剧目。马彦祥为纪念活动委员会委员,并观摩了纪念演出的全部剧目。

参演人员:新艳秋、赵荣琛、王吟秋李世济、李蔷华、江新蓉、林玉梅、张曼玲、吕东明、钟荣、王学勤、王凤莲、张丽丽、李海燕、刘桂娟。

参演剧目:《锁麟囊》、《六月雪》、《春闺梦》、《荒山泪》、《三击掌》、《武家坡》、《玉堂春》、《碧玉簪》、《文姬归汉》、《大登殿》、《青霜剑》、《贺后骂殿》。

1986年3月23日,农历丙寅年二月十四日:中国京剧院1986年赴沪演出

即日起中国京剧院二团在人民大舞台演出。由孙岳、齐啸云、张曼玲、李鸣岩、高牧坤等演出《劫魏营》、《李陵碑》、《珠帘寨》、《姚期》、《将相和》等。

1990年10月,农历庚午年:香港举行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演出

香港举行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演出,大陆与台湾京剧演员首次同台合作。

参加者:有大陆的杜近芳、李世济梅葆玖谭元寿、张春华、叶少兰、刘长瑜、景荣庆、吴钰璋、梅葆玥、王树芳、于魁智、张学津、孙毓敏、马长礼、俞大陆、张曼玲、马玉璋等(中国京剧院、天津京剧团、战友京剧团和北京京剧院共130人)和台湾的郭小庄王海波及香港名票李尤婉云等,阵容硬整,剧目众多。

张曼玲饰刘兰芝

剧目有:

铡美案》(王海波,于魁智,尚明珠)

《红鬃烈马》(于魁智,许嘉宝等)

《四郎探母·交令出关》(于魁智等)

《徐母训子》(王晶华,于魁智)

《文昭关》(于魁智)

《打金砖》(于魁智)

群借华》(张学津,孙岳,叶少兰,景荣庆)

穆桂英挂帅》(梅葆玖)

《玉堂春》(李世济)

《霸王别姬》(郭小庄,景荣庆)

《淮河营》(张学津)

《黄金台》(马长礼)

《借扇》(董文华)

《洪羊洞》(孙岳)

《红娘》(孙毓敏)

《红楼二尤》(孙毓敏)

《金玉奴》(孙毓敏)

《霍小玉》(孙毓敏)等。

1991年3月8日,农历辛未年正月廿二日:中国京剧院1991年赴津演出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京剧晚会第一场

天津第二工人文化宫邀请中国京剧院来津演出了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京剧晚会,中青年演员通力合作,共演出了5台传统京剧专场。

演出剧目

《龙凤呈祥》(冯志孝,于魁智,陈真治,张曼玲,高牧坤,于万增,张岚,孙桂元,李舒)

1991年3月12日,农历辛未年正月廿六日:中国京剧院1991年赴津演出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京剧晚会第五场

天津第二工人文化宫邀请中国京剧院来津演出了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京剧晚会,中青年演员通力合作,共演出了5台传统京剧专场。

演出剧目

《白门楼》(于万增)

《春秋亭》(张曼玲)

《乌盆记》(于魁智,陈真治,郑岩)

2006年3月14日,农历丙戌年二月十五日,上午:尚长荣收顾谦为徒、张曼玲收周婧为徒、王晶华收张兰为徒,中国京剧院在北京晋阳饭庄,为三名青年演员组织集体拜师仪式。顾谦、周婧、张兰分别郑重拜尚长荣、张曼玲、王晶华为师。院、团主要领导纷纷到场,吴江院长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

对于老师们的厚望,三位青年演员均表示要抓住这绝佳的机会,好好学戏,不负这难得的师生缘分。

2006年12月6日,农历丙戌年十月十六日:纪念白登云诞辰百年活动举行。

纪念白登云诞辰百周年活动在华侨宾馆举行,100多位京剧界人士再次追忆了这位著名京剧鼓师。

本次活动由中国戏曲学院和中国京剧院举办,当天的活动规模不大,但来的人不少,100多位艺术家将会议室几乎坐满。从第一排向后望去,可以看到手捧的鲜花和花丛间隙的缕缕白发。景荣庆、李金鸿、姜凤山、欧阳中石、张曼玲等平日里很少露面的艺术家也冒着寒风赶来。福州、上海、石家庄、台湾的10多位白登云的弟子听说此事后,也都赶到了北京。

2007年11月7日,农历丁亥年九月廿八日,10时:阎世善遗体告别仪式举行

阎世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公墓举行。

在阎世善的遗体告别仪式上,中国戏曲学院、中国京剧院、北京京剧院的领导及阎先生的生前好友与同仁、富社的师兄弟与学生近200人为其送行,其中有张春华、曹世才、迟金声、谭元寿杜近芳、谢锐青、刘秀荣、杨秋玲、李韵秋、张曼玲、苏稚、陈丽华、刘琪、李维康、沈健瑾、钮骠、萧润德、叶蓬等。

与张国荣的忘年交

张曼玲是1993年陈凯歌导演电影《霸王别姬》时,认识张国荣的。当时她和丈夫史燕生分别为饰演程蝶衣的张国荣担任形体指导和担任这部影片的京剧顾问。原本以为剧组拍完影片就各奔东西了,没想到的是,短短不到一个月的相处后,使得张国荣与他们夫妇成了忘年之交。张国荣生前曾经7次到北京来看望这两位京剧的老师。[1]

第一次见面,张国荣已经在酒店的大厅等候了,令张曼玲老师没想到,他是这么一个很自然、很大方、很亲切的年轻人。一开始张曼玲老师都叫他“张先生”,后来张国荣说:张老师,我是您的学生,不要这么称呼我,叫我名字“国荣”好吗?一直到到后来就叫他“国荣”。在教的过程当中,张国荣很用功学,张曼玲老师觉得他很有悟性,很有灵气。只要帮他扶着剑、拉山膀,他马上就有京剧的这种感觉,这种程式的东西、动作,而虞姬的这种人物的气度马上就出来。

张曼玲老师说,张国荣他好像都觉得,没有把这些东西放在话下,他都没觉得是负担,他觉得我都能够承受,能够适应。张曼玲老师回忆说:有一天,在台上他要 抹红指甲,他说张老,您帮我抹这个,我就给他拿那个指甲油抹,但是呢,我究竟是年纪大了,我总觉得,我怕抹不好,因为这一抹了以后,抹不好你还得重来什么的,然后抹抹抹。。。他知道好像是我在不好意思的,他要让我给他涂指甲,又怕我拒绝,他说好啦,我知道了张老,这个是这么抹,我自己来。 后来我一看他自己来,我就把宋小川叫过来,我说小川你帮他弄一弄。他就觉得。。。从小的地方他都能够猜到你心里头。。。不给别人添麻烦。

一开始剧组是为张国荣安排了替身,但他说不要的,我自己练。他自己练,自己走,走得非常好,他天天练,有时候吃着吃着饭。。。这个下了工了,在北影一块儿吃饭,坐在这位子上,他都跟张老师 “咬耳朵”:张老,我今天这个动作您看怎么样?我说你这个动作不行,你还得练,还有点欠火候(笑),他说了,张老你放心,明天,我一定今天回去好好练,明天我一定按你的要求去做。第二天来了,马上就先来了,先给张老做这个动作。每次都把张老给惊的,说不得了啊,一宿之间哪,一夜之间哪,你就变样儿了,刮目相看啊。就是这个打扇子,就这么一个动作,就这些东西,比如说,他要不这样弄,他也就是这样了,但是京剧要求“圆”,这些东西,他做得非常好。

有一次张老看到张国荣在压腿。她的先生就问张国荣说:哎呦,国荣你太累了,你这么早就练,你的脸都。。。看他脸练得特别通红,就问他,他说没事,我出汗了,练的。后来才知道,他发高烧了,39度多,他还在坚持练。

张国荣感念恩师对自己的教导,曾两度邀请他们去香港游玩。第一次是他的演唱会,还有一次是他生日。他慢慢地拿张曼玲老师和他的先生史燕生,好像是父亲跟母亲这样去对待。细节的地方,比如说吃饭的时候必须坐在老师旁边,必须让老师坐在上座,他布菜、添菜、盛饭,简直就跟照顾老人一样的,他不会让老师去坐计程车或者是坐地铁,车接车送的,有时虽然有些距离,他一定要开车去接。 上车的时候他扶着车门怕老师碰头。。。 下了车时,开车他下来,说我是您的车夫!开开车门,把老师搀出来。送她回去的时候,送到楼上说老师晚安,开车走。他但又不是那么虚虚假假特意地去表现,就那么真实,很自然。[2]

1998年8月,张曼玲的丈夫史燕生被查出患了癌症,张国荣得知后专门飞到北京看望老师。 张曼玲老师回忆说:那个时候我的先生呢,他已经到了癌症的晚期,张国荣知道这个消息以后,从香港特为看我的老伴儿,让宋小川陪同,我住在和平里5楼,他去了,上午10点去的,我的房间卧室也很。。。也就11平 方吧,他搬了我们家一个挺高的一个板凳,坐在我老伴儿的床前,他不吃东西了,已经进食很困难了,他就跟他开玩笑,笑很亲切地说史老头儿,你跟我一块儿吃,给他盛的那个做的很简单一个鸡蛋羹,他说咱们俩一人一半儿,你吃一口,我吃一口,看咱俩谁吃得多,就哄我老伴儿吃饭,坐在板凳 儿上就给他吃,你一定要多吃,你一定会好起来的,就安慰他。完了我们就在那儿忙活,他就一直没离开他,从上午10点一直到下午4点,陪着聊天,陪着让他开心,让他高兴。我的老伴儿从来没有哭过,这个举动,我的老伴儿哭了,嗡嗡地哭。他就像自己的孩子对待自己的老人,这样耐心,这样亲切,这样自然!

1999初张曼玲的孙子出世了,新生命的到来给这个刚经历了巨大悲痛的家庭带来了一丝欢乐,张国荣闻讯,也特地赶来向老师道喜,并拍下了这张照片。

每次去北京无论多忙,张国荣都要跟老师们见一面,去喝点咖啡呀,喝点茶呀,或者吃顿饭哪, 跟他们在一块交流,问候近来的身体情况、工作情况,家长里短的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那次张曼玲夫妇受邀到香港去看他的演唱会,也到林青霞家里去聚会,林青霞就跟她说:张老师,像国荣这样的人品,在我们演艺圈里不多。[3]

此后数年,张国荣只要有机会到北京,就一定会来看望我们,直到他“走”。

视频

京剧《法门寺》张曼玲-谭元寿
京剧名伶张曼玲回忆:我和张国荣的忘年交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