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感城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感城镇海南省东方市辖镇。1987年建感城镇。位于海南省西南部沿海,是东方市南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距市中心35公里。面积192.44平方千米,人口51307人(2017年)。225国道自北向南穿境。辖感城、感南、感北、凤亭、加富、入学、宝东、宝西、尧文、不磨村、生旺、陀头、民兴、扶宅、陀烈1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制糖厂。感城港是浅水渔港,盛产红鱼、西刀鱼、海虾等。滨海地带多产海盐。[1]

中文名称: 感城镇

外文名称: Gancheng Town

别 名: 感恩城,中和乡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中国海南省东方市

下辖地区: 15个行政村委会

电话区号: 0898

邮政区码: 572633

地理位置: 海南省西南部

面 积: 192.44平方千米

人 口: 51307人(2017年)

方 言: 海南话,黎话,扶室话

气候条件: 热带草原气候

著名景点: 感恩城,感恩县城旧址等

火车站: 感城站

车牌代码: 琼D

历史沿革

西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置九龙县,县治设在九龙山(今感城镇入学村西侧海滨),隶属儋耳郡。

汉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儋耳郡并入珠崖郡,九龙县改隶属珠崖郡。

西汉元帝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废珠崖郡,置朱卢县,废九龙县,九龙旧地属朱卢县,隶属合浦郡。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九年(43年),废朱卢县,置珠崖县,九龙旧地隶属珠崖县,属合浦郡。

三国吴大帝孙权赤乌三年(239年),复置珠崖郡,九龙旧地隶属珠崖郡。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珠崖郡并入合浦郡,九龙旧地隶属合浦郡。

南北朝宋文帝元嘉八年(431年),复置珠崖郡,九龙旧地隶属珠崖郡。

梁武帝大同年间(535年至541年),置崖州在儋耳之地,九龙旧地隶属崖州。

陈朝(557年至589年),九龙旧地仍隶属崖州。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置感恩县(县治在原九龙县治旧址上),废崖州,复置珠崖郡,感恩县隶属珠崖郡。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感恩县隶属儋州。

北宋太祖开宝五年(972年),感恩县隶属儋州。

五代十国南汉时期感恩县仍隶属儋州。

北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废儋州置昌化军,降感恩县为镇,隶属昌化军。

北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复置感恩县,隶属昌化军。

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感恩县隶属琼州。

绍兴十四年(1144年),复置昌化军,感恩县隶属昌化军。

南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废昌化军置南宁军,感恩县隶属南宁军。

元朝(1271年至1368年),感恩县仍隶属南宁军。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改南宁军为儋州,感恩县隶属儋州。

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废儋州置崖州,感恩县隶属崖州。

明正统五年(1440年),感恩县治从九龙县治旧址迁中和乡(今感城),隶属琼州府。

清世祖顺治十三年(1656年),感恩县隶属琼州府至清末。

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全岛各地设立县,隶属琼崖道。

民国五年(1916年)感恩县治暂迁北黎。

民国七年(1918年)迁回感城,隶属琼崖道。

民国十年(1921年)感恩县隶属琼崖道善后处。

民国十八年(1929年)感恩县隶属广东省第十四巡察区管辖。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7月侵琼日军进犯昌感地区,国民党感恩县政府从感城迁到山区老吴村(今感城镇辖地),隶属广东省第九行政督察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3月至4月,国民党感恩县政府又从老吴村迁到山区番阳(今通什市番阳镇),隶属广东省第九行政督察区。

1949年12月,昌江、感恩两县合并为昌感县,县政府驻地在王外村,隶属海南行政区。

1952年4月,由白沙县四区(石碌)和乐东县五区(东方)及六区(中沙)组建东方(小)县。

1958年12月,东方(小)县、昌感县、白沙县合并为东方县,隶属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

1961年5月,东方县又分置昌江、白沙、东方三县。东方县隶属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

1987年12月,撤销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东方县更名为东方黎族自治县。

1987年,置感城镇,镇中心设立在感城,隶属东方黎族自治县(1997年3月设为东方市)。

全镇概况

感城镇位于东方市南部,是南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距八所35公里,西部滨临北部湾,东部连接江边乡,南部与板桥镇接壤,北部与新龙镇交界。土地面积192.44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5.5公里,感恩河自东而西流经全镇,由西部的扶室村北角注入大海,海榆西线公路、环岛高速公路和西环铁路都从镇区横贯而过,交通十分方便。

全镇共有15个行政村委会(其中,黎族村委会2个)和1个镇办农场,23个自然村,222个村民小组。有27个基层党组织,其中,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党支部12个,农村党支部15个。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感城镇位于海南省西南部沿海,东方市南部。

气候类型

感城镇属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无霜雪,年平均气温24℃-25℃,年日照时数平均2777.15小时,年平均降雨量852毫米,7月至10月为主要降雨期,占全年降雨量70%,11月至翌年3月频吹北至东北风,4月至6月干热风出现,频吹南至西南风,6月至10月,是台风季节,年均刮台风4-6次,但10级以上的少有,台风对本地利大于弊,是冬季反季节瓜菜及热带水果得天独厚的最佳生产基地。

地形地貌

地势东高西低,由东向西倾斜,东部为丘陵和台地,西部为平原。地貌有谷地、丘陵、台地、平原、海积阶地、沙滩等。

水文

感恩河发源于乐东县交界处的蒙瞳岭,由东向西流经陀烈谷地至感城入大海,流长60.2公里。

自然资源

有丰富的水资源,境内有蓄水量9900万立方米的陀兴水库,有全省最大的海洋坡农业综合开发区和全市最大的反季节瓜菜基地。主要种植稻谷、番薯、花生、瓜菜、芒果和香蕉等作物,其中,以种植反季节瓜菜最为闻名;沿海滩涂面积10000余亩,海水含盐度高,是发展渔业和盐业的好地方。有海洋鱼类80多种,经济价值高,海洋捕捞业和海水养殖业有着广阔的前景。

主要农产品

芒果、香蕉、青枣;圣女果、茄子、圆椒、尖椒、哈密瓜、苦瓜、青瓜、丝瓜、冬瓜、南瓜、青菜、大白菜、豆角、水稻、番薯、木薯、花生,以及正在引进种植的药材薄荷等。

社会经济

产业规模

2010年全镇GDP达2.6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170元,同比增长8.9%。全年粮食种植面积60211亩,产量达18132吨。在保证粮食种植面积的同时,我镇大力宣传引导群众种植反季节瓜菜。2010年,全镇瓜菜种植面积35310亩,产量达21525吨;芒果种植面积15904亩,产量达4959吨;香蕉种植面积17900亩,产量达35800吨;海水养殖1715亩,产值达438万元。第一产业实现产值1.61亿元。

产业结构

热带高效农业成为感城镇的支柱产业,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加快。感城镇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努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确定了“反季节瓜莱、芒果、香蕉、海水养殖”四大产业为感城镇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因地制宜地发挥资源优势,推动了区域化农业的发展进程,基地化、规模化农业生产初见成效,并率先在东方市确立了瓜菜生产基地的地位。

生活水平

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在农业经济的推动下也逐步发展起来。加工业和商贸、运输、饮食等行业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当前,感城镇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们普遍用上了电冰箱、消毒柜等高档家用电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干渠全线硬化的目标已经实现。村镇有线电视、程控电话和手机用户的不断增加,标志着感城镇人民向小康生活目标迈进了一步。入学村、宝西村、加富村、民兴村、北沟村和北沟场村的生态文明村建设取得一定成果,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城镇整体功能进一步提升。

视频

2019年海南省东方市感城镇宝上村第一届外嫁女回娘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