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文理 |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文理 [1]
职称 副教授
词语
词目:文理
读音:wénlǐ
基本解释
⒈[unity and coherence in writing]∶文采和道理
文理皆有可观者。——宋·王安石《伤仲永》
文理不通。
⒉[pattern]∶花纹
文理有疏密。——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⒊[rites]∶礼仪
详细解释
1.礼仪。
《荀子·礼论》:“文理繁,情用省,是礼之隆也。文理省,情用繁,是礼之杀也。” 汉 桓宽 《盐铁论·论功》:“ 匈奴 无城廓之守……上无义法,下无文理,君臣嫚易,上下无礼。” 宋王禹偁《籍田赋》:“武功以成,文理以定。”
⒉犹条理。
《礼记·中庸》:“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汉书·高帝纪下》:“南海尉 它 居南方,长治之,甚有文理。”王先谦补注引周寿昌曰:“文理,犹条理也。”
宋司马光《进通志表》:“文理迂疏,无足观采。” 明谢谠《四喜记·双桂联芳》:“圣旨到来,宋祁文理精通,第一甲进士。”《红楼梦》第二三回:“单把那文理雅道些的,拣了几套进去。”鲁迅《伪自由书·不通两种》:“文理总未免有点希奇。”
《管子·水地》:“鸟兽得之,形体肥大,羽毛丰茂,文理明著。”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实一》:“ 吴行鲁 少事内官 西门 军容,一日为洗足,中尉以脚下文理示之曰:‘如此文理,争教不作十军军容。’” 清戴名世《古樟记》:“其北一枝尤奇,直入土中,大数十围,类自为一树,不属于干者。然其文理皆成龙形。”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拙公有一不习,文理阴阳失矣。”
⒍文科和理科。如:文理学院;文理分科。
⒎逻辑学的早期译名。
孙中山《行易知难》第三章:“文理为何?即西人之逻辑也。作者于此姑偶用‘文理’二字以翻逻辑者,非以此为适当也。”
文科理科
文理分科是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等世界上部分国家和地区所实行的一种教育制度,即将教学课程分为文科和理科让学生作出选择后进行分别教育。
文理分科在大陆始于1977年的恢复高考。但事实上这种制度源于对苏联模式的照搬。二战使苏联损失了大批知识分子,因此战后重建急需以分科教育来快速培养各类专业人才。
其他
大陆1949年后,同样急需专业人才,因此开始了文理分化的步伐,首先成立了西安、南京、重庆等最早的8所外语学校,并在50年代开始了对高校的合并。当时实现工业化是经济建设的主要目标,为了适应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自1952年起,将同类专业院校合并为专业学院,建起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高校体制。这样的合并加强了工科院校的专业性,但也造成专业面窄,且理工、文理分家,文法、财经等学科也被削减。
但在文革结束前,大陆的高中一般都没有实行文理分科。1977年,恢复高考制后,为分类选拔人才,高中文理分科才开始。
分科一般是在高一进入高二阶段进行的。虽然实行文理分科,但是不管文、理都包括所分的科目为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必修科:语文、数学、外语(英语、俄语或日语)
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
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
但现行的制度要求文科依然必须保留对物理、化学、生物的教学;而理科只保留政治科目。但目前这在很多学校只是象征性地保留,也更多只为了应付会考或上级的检查。实际的教学上老师也不太重视,而大部分的学生也轻视这些科目。而如果在会考或其它的检查之后学校就直接将这些科目从课程表上删除。文科、理科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教材上也有所区别,这些科目文科一般比理科要简单。
2011年山东省高考将取消分科制度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