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通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明通鉴 |
《'''明通鉴'''》是清代夏燮编著的一部明代编年史。是继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和清毕沅《续资治通鉴》之后的明代编年史。作者清人夏燮,字甫,别号江上蹇叟,安徽当涂人,道光年间曾任直隶省(今河北)临城县训导,咸丰十年(1860年)入两江总督曾国藩的幕府,后又任过永宁知县。 《明通鉴》共一百卷,其中前编四卷,纪明太祖未即位时之史事,始自元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年),止于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正编九十卷,始于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止于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年);附编六卷,始于崇祯十七年五月明福王在南京称帝,止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前后总计三百一十二年。[1]
《明通鉴》一章
(朱元璋)下诏说:“贤德的人才,是国家的宝贝。古代的圣王努力访求贤才,就拿殷高宗对于傅说,周文王对于吕尚来说,那二位君主,难道是智力不足吗?他们所以要急切地在筑墙的人和屠夫中间访求人才,那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贤才,就不能把天下治理好。鸿鹄能够飞那么远,因为 它们有翅膀;蛟龙能够飞腾跳跃,因为它们有鳞鬣;君主能够把天下治理好,是因为有贤德的人辅佐。在野的人士中,有相当德行和才学的,各地方政府应该访求荐举,恭敬地送他们到京师来,我要任用他们,以求达到天下大治。” 《明通鉴》是夏燮一生精力的结晶。他不满记载颇失其真的官修《明史》,决意从事明史的研究。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参证群书,考其异同”,乃写成此书。全书共一百卷,二百万字,记载明朝一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历史。 在《明通鉴》中,夏燮把明代历史分为三个部分来撰写:《明前纪》,起于元顺帝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迄于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用元朝的年号,记叙朱元璋投奔郭子兴参加农民起义军到建立明朝的历史。《明纪》,起自洪武元年,迄于崇祯十七年,记叙朱元璋称帝后到崇祯缢死煤山、清兵入关的历史。《附编》,起子清顺治元年,迄于康熙三年,用清朝的年号,记叙南明政权的历史,特别是抗清斗争的历史。《附编》这种形式,是夏燮在编撰《明通鉴》中的一个独创,是与清政府作合法斗争的产物。因为清统治者害怕激起汉族人民的反抗情绪,对南明的历史讳莫如深,不使编入官修的《明史》,因而这段历史缺乏记载。夏燮找出乾隆《附唐桂两王本末》于《通鉴辑览》后的诏令作护身符,巧妙地将南明历史收入作为《附编》,纳入明史体系,这不仅保存大量南明史料,而且使明史首尾相连,成为一部完整的历史著作。 《明通鉴》一书,还有它自己的一些特点, 材料丰富,考订详实。夏燮仿照司马光《通鉴考异》的办法,另撰“考异”,并按照胡三省注《通鉴》的办法,收“考异”分注于正文之下。他在《明通鉴》和“考异”中所引用的资料,有的已经散佚了,但在此书中却保存着,为我们研究明史提供了较多的资料。
后期制作
《明通鉴》于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刻印于江西宜黄官署。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又由湖北官书局重校刊行。中华书局出版了标点本。
参考来源
[[Category: 800 语言、文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