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安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晏安澜 | |
---|---|
出生 |
晏文采 1851年 |
逝世 | 1919年(67-68歲) |
别名 | 丹右、虚舟 |
籍贯 | 陕西镇安县 |
职业 | 晚清京官,近代著名盐政专家 |
知名于 | 近代著名盐政专家,提出因地制宜的辦法和產、運、銷並重的措施,解決老百姓因鹽稅繁苛,鹽價高昂而吃鹽困難的問題,百姓大喜。 |
知名作品 | 《鹽法綱要》、《鹽政官制》、《兩淮鹽法要錄》、《沿海產鹽州縣地理志》 |
晏安澜 (yan an lan)(1851~1919),本名晏文采,字海澄,号丹右,别号虚舟,陕西镇安县青铜关镇月西沟悦爱村人. 近代著名盐政专家,晚清京官,中华民国盐运使。
目录
生平簡介
自幼勤奮好學,10歲時去旬陽沙溝程西園學館就讀。后又从名孝廉潘家亭学习,後在縣試和州試時均名列前茅。 清光緒元年(1875)被推薦入三原宏道書院深造,省試中舉,兩年後殿試中進士。曾任戶部山東司主事,莞榷司郎中兼司長,鹽政院院丞,四川鹽運使等職。
主持鹽政30餘年
晏安瀾為官主持鹽政30餘年,殫盡竭慮,造詣頗深。晏主持盐政,注重实际调查。清宣统元年(1909),他不顾酷暑炎热和秋雨水涨,对江苏、浙东、河南等七省盐场进行了六个月的调查,深入了解盐政的弊端和人民之疾苦,如盐商囤积居奇、盐里掺沙、高抬市价,使许多平民百姓无盐可食。 他整頓淮北票鹽,于宣统二年(1910)草擬整頓鹽政辦法24條,經清政府核準實施北鹽銷減價一半,使汝光十四州人民受益匪淺。河南正阳诗人严溦在《咏晏公榷政新法广惠群黎》一 诗中赞曰:"鹾政一新万民欢,堪称良法恩溥沾。佑民福国颂善举,街衢歌讴舞翩跹。" 注重調查研究,積累經驗,編纂了《鹽法綱要》、《鹽政官制》、《兩淮鹽法要錄》等書。那時就有人評價:“清一代陝儒官戶曹最有聲績者獲二人,一三原王公宏祚手纂《賦役全書》,一鎮安晏公安瀾手纂《鹽法大綱》。”
“行旅歌於途,商賈歌於市,農夫歌於野。”
他對鹽法頗有研究,詳細地考察的記載沿海一帶的地理風貌,以及當時的食鹽運銷和產量產值狀況。視察江蘇、浙江、河南等七省鹽場。著有《沿海產鹽州縣地理志》一書,調查解決老百姓因鹽稅繁苛,鹽價高昂而吃鹽困難的問題,百姓大喜,“行旅歌於途,商賈歌於市,農夫歌於野。” 晏安瀾在鹽政上提出因地制宜的辦法和產、運、銷並重的措施,並據理抵制來自西貢、椰東等地的外商私商,努力維護國產鹽利,在鹽政方面的專著有《兩淮鹽法錄要》。 [1]
甲午戰爭
1894年冬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湖南巡撫吳大瀓自請率湘軍出關,督師遼東,以安瀾“耿介樸誠,實事是”,奏調行營營務處兼辦督操。期間,安瀾經常策馬先行,安排宿營井井有條,糧食供需心中有數,對日軍行跡,運送輜重情況更是詳細洞察。此外,還重視了解民情,嚴禁士兵騷擾百姓。然而由於缺乏戰略配合等種種原因,清軍第四次反攻海城失力,吳大瀓兵敗革職,晏安瀾隨之返回。
建商山會館,有碑為記
回京後,他便同山陽籍京官吳懷清籌劃設立商山會館,二人合捐3000金,又拜託商州知州李素在地方募捐6000金(其中李素帶頭捐了500金),1897年在老牆根炭機庫買了官房一座(清末、民國為8號,現41號),創立商洛人自己的駐京會館,作為陝西商縣、雒南、鎮安、山陽、商南五縣公產,方便旅京學子、商人聚會,官員住宿辦事,功莫大焉。 該館坐北朝南,佔地面積約500平方米。金柱大門一間,合瓦硬山頂過壟脊,門前石砌坡道。倒座房西三間、東一間,合瓦硬山頂清水脊。門內為兩進四合院。一進院正房五間,合瓦硬山頂清水脊,帶前廊。東西廂房各三間,合瓦硬山頂清水脊。二進院正房五間,合瓦硬山頂過壟脊,步步錦裝修;東西廂房各三間。前後院有沿牆過道聯通。宣統後,晏安瀾又個人出資2000多兩,重修館舍,時有瓦房29間,灰平房15間,共44間,形成了中等規模的會館。 1954年後,該房移交北京市房管部門,作為會館存在了近60年,現為民居雜院。目前,除添建小房略顯擁擠,裝修後將前廊改為室內,部分廂房改建以外,基本保留了清末始建時的原貌。他還愛好詩文,其詩意深邃,氣勢豪邁。曾任清廷會典館、禮制館、憲政編查館、資政院等纂修監修、顧問、諮議。[2]
捐資修建學堂
晏安瀾秉直、正義。清末,陝西蒲城發生縣令無故毆打教員、拘捕學生、封閉學校事件。受害者赴京伸冤,一時投拆無門,晏安瀾知悉後,主動協助呈奏,終於勝訴,使肇事者受到懲處。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晏安瀾捐資修建鎮安縣高等小學堂(原安業書院)。
民國元年(1912),晏安瀾任四川鹽運使前往滬州。1915年後時值護國戰爭,南北對峙,瀘州城裡流彈紛飛,官員多避難離城,唯獨安瀾留下料理政事,並大義凌然地說:“臨難而去非夫也!”護國軍蔡鍔將軍得知,致電稱讚他:“今日之民國非公不成,今日之蜀士非公莫治,今日之川鹽亦非公不能複振。”北洋軍直隸督軍曹錕聞訊後也指示各軍:“遇有鹽船,只准查驗,不准刁難。”
晏回京養病時,四川商民屢次上書總統請其回任,讚揚他“蒞川數載,清風亮節,有口皆碑”。 民國八年(1919)晏安瀾在京去世,葬於西直門外法華寺村,膠州書法家柯劭忞為他撰寫墓表。傅增湘、胡景伊、蒲殿俊等14位名人上《川紳呈大總統請立傳文》,要求國史館立傳,編輯了《晏海澄先生年譜》。民眾在四川樂山牛華溪建立祠堂,祠中供奉晏安瀾遺像,匾書“有功於民則祭之”。 與此同時,為了紀念兩位商州會館的捐助者,吳懷清等人“建龕設主館前院……集而致祭”,“保山先生(李素)……以院丞(晏安瀾)並祀”。於是會館前院正廳便成為晏安瀾、李素在京的“祠堂”。 蜀人京人鄉人,敵人友人後人,不約而同,可見大家對於晏氏的懷念和敬重,這就是安瀾的人格魅力,不正是他的“絕處”麼? 國史館為其立傳並纂寫《鎮安縣晏海澄 先生年譜》。今四川樂山牛華溪建有“晏公祠”,祠堂懸匾書“有功於民”。[3]
清廉勤政,兴利除弊
晏一生清廉勤政,兴利除弊,生活朴素。他逝世后,四川人民在乐山县中华溪为其建立祠堂,以作永久性纪念。祠堂前临大江,后倚青山,祠中供奉晏的塑像,上悬匾额大书"有功于民则祀之",可见四川人民对他的崇敬和爱戴。
著作
編纂了《鹽法綱要》、《鹽政官制》、《兩淮鹽法要錄》等書。那時就有人評價:“清一代陝儒官戶曹最有聲績者獲二人,一三原王公宏祚手纂《賦役全書》,一鎮安晏公安瀾手纂《鹽法大綱》。”
詩文專著
有《虛舟東行錄》、《方山唱和集》。“萬里南游良不負,載將墨妙滿船回”的詩句,膾炙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