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馬駝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智利馬駝鹿 |
智利馬駝鹿(學名:Hippocamelus bisulcus) ,瀕危動物,馬駝鹿屬的兩個物種之一。
雄性頭體長140-175厘米,雌性頭體長140-157厘米;肩高80-90厘米;體重40-100千克。它們有一個大而黑的鼻子,
眼睛小,大耳朵內側有白色皮毛。身形較短;雌性馬駝鹿比雄性體型要小。雄獸頭上長着長有兩個長約30厘米的分叉鹿角,
智利馬駝鹿是群居動物,一般為2-3頭,有時多達11頭,分布在智利及阿根廷。夏天時,它們會棲息在高海拔的地方,
隨着冬天的來臨而逐步下移至森林河谷。是草食性的,主要吃草本植物、莎草科及地衣等。僅限於安第斯山脈
南部較偏遠的地方,零散分布在阿根廷南部和智利一帶。
中文學名智利馬駝鹿
拉丁學名Hippocamelus bisulcus
界動物界門脊索動物門
亞 門脊椎動物亞門綱哺乳綱
亞 綱真獸亞綱目偶蹄目
亞 目反芻亞目科鹿科屬馬駝鹿屬種智利馬駝鹿
亞 種無亞種命名者及年代Molina, 1782外文名Patagonian Huemul
形態特徵
智利馬駝鹿是鹿科馬駝鹿屬的兩個物種之一,雄性頭體長140-175厘米,雌性頭體長140-157厘米;肩高80-90厘米;
體重40-100千克。它們有一個大而黑的鼻子,眼睛小,大耳朵內側有白色皮毛。身形較短;雌性馬駝鹿比雄性體型要小。
雄獸頭上長着長有兩個長約30厘米的分叉鹿角,角的枝杈間互相融合,形成側扁掌狀或葉狀,雌獸雖不長角,
但在相應部位略有突起;喉部具1個懸垂體,上面生有束狀長毛;主蹄大,呈橢圓形,側蹄細長觸地面;
此鹿種有一個奇怪的站立姿勢,腿很短,後肢出現彎曲。
全身的毛在冬天為黑棕色,夏天為灰棕色,頸背具有深棕色的鬃毛。粗糙的褐色皮毛在夏天又短又黑,
但在冬季會長長,可在風寒溫度達到零下50攝氏度時起到保溫的作用。
棲息環境
生活在安第斯山脈崎嶇的地勢和陡坡上,棲息於森林和灌木叢開闊的區域。
生活習性
智利馬駝鹿是群居物種,群落數量視情況而定,一般為2-3頭,有時多達11頭,但以往可以超過100頭,
至21世紀5頭以上的族群已經很難看到。群落主要為雌鹿及幼鹿,雄鹿是獨居的。在某些地區,棲息活動範圍可達數百公頃領域。
夏天時,它們會棲息在高海拔的地方,隨着冬天的來臨會垂直遷徙到海拔較低的地方的,
逐步下移至森林河谷。這樣在不同的季節可避免暴曬和深雪嚴寒。
馬駝鹿是食草動物,和牛科的其他動物一樣,有四個胃室內,主要吃草本植物,食物以灌木、莎草科植物、
地衣和樹上的新芽為主。它生性羞澀、靈活,聽覺十分發達,通常是一種無聲的物種,但偶爾也會打鼾和發出呼嚕聲。
分布範圍
智利馬駝鹿曾廣泛分布在安第斯山脈南部和巴塔哥尼亞,20世紀末僅限於安第斯
山脈南部較偏遠的地方,僅零散分布在阿根廷南部和智利一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