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曲子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曲子戏

中文名称;曲子戏

批准时间;2006年

非遗级别;国家级

遗产类别;传统戏剧

遗产编号;Ⅳ-69

申报地区;甘肃省敦煌市、白银市、华亭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曲子戏,甘肃省敦煌市、白银市、华亭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1]

曲子戏源于明清时期的传统民间俗曲,清末民初在各地形成具有不同风格的地方小戏,如敦煌曲子戏、华亭曲子戏、新疆曲子戏、宁夏曲子戏等。

2006年5月20日,曲子戏(敦煌曲子戏、华亭曲子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69。

2008年,由陕西华阴市和山西省临猗县申报的眉户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69。

敦煌曲子戏作为敦煌独有的带有地方性特色的音乐表现戏种,在当地有着深厚的人文基础。然而,随着现在娱乐方式的多元化,敦煌曲子戏现已面临断代甚至消失的危险,敦煌曲子戏的保护和传承问题亟待解决。

代表性传承人内容来源于非遗大数据平台

夏秀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肖德金;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闫光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序言介绍

曲子戏是流传于甘肃省白银水川镇大川渡村的民间小曲,源于中国黄河流域及甘肃、青海等地的民间小戏。它取材于元代王实甫所著《西厢记》,具有元杂剧的风格特点,唱腔属联腔体。

1870年,对元曲颇有研究的甘肃白银大川渡举人张海润(字晓霞)人国子监期间,为活跃家乡文化,丰富民问娱乐,研读《西厢记》及其他戏曲作品,并以此为鉴,大胆创新,移风易俗,集民歌,搜古调,唱地傩,闹丰年,精心研读,据史料记载创作编写出曲子戏(原西厢调小曲)27折,配近30个曲调。现搜集整理出唱词12折,其中《西厢调》8折,该剧分为游寺、借厢、酬韵、请宴、传简、递简、越墙和拷红8个部分。其余《赠伞》1折, 《渔舟》1折, 《富贵图》2折。配24种曲调,其中有越调、渐渐高、河南调等。

从清光绪初年到民国前夕的三十多年间,出现了"每至春节,排演乡傩,以闹丰年"的局面。后经高映珠等当地艺人的完善传承,使曲子戏小曲得以发展流传。

直到解放前夕,它具有元曲杂剧的历史遗留痕迹,为白银区所独有。其剧目全部是折子戏,作为当地精彩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不论在街头巷尾、庭院宅第,还是田边地头,都可以作为曲子戏演出的场所。

当代,曲子戏已是城乡春节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

文化特征

声腔曲调

曲子戏的调很多,向有三十六小调,七十二大调之说。据老艺人讲,曲子戏的调远不止这些,它"一曲为调,大曲率以'月调背弓'、'五更'、'金钱'、'紧数'、'慢数'、'月尾'等调集成一曲甚似南北曲之成套",大多直接采用眉户调。如"钢调"、"银纽丝"、"西京"、"采花"、"紧诉"、"慢诉"等等,也有象"剪花调"、"莲花落"、"钉缸"等当地民间小曲演变而成的新调。由于曲子戏演出方便,题材多民间生活故事,贴近生活,为群众喜闻乐见。

剧目特点

曲子戏的主要特点是主题集中,短小精悍,短者在台上演出十几分钟。剧目的题材除部分源于大戏(秦腔等)的某一特定片段(折戏)外,结合现实生活艺人编创的占有绝对优势。前者如《断桥亭》、《李彦贵卖水》、《四郎探母》、《刺目劝学》、《莺莺降香》、《白蛇盗草》等,后者如《张连卖布》、《老少换》《打懒婆娘》、《刘三抽烟》、《春姐找父》、《闹老爷》、《相面》、《二傻(读"瓜")子吆车》、《捅乱子休妻》、《双喜接妹》、《王婆骂鸡》、《大夫小妻》、《傻(读"瓜")女婿拜寿》、《白虱告状》、《白先生看病》、《十八摸》、《货郎担担子》、《跛子送丈母》、《两亲家打架》、《告斧头》、《张三背板凳》、《啃羊头》、《拉猴》、《瞎子接亲》、《瞎子嚷店》、《李志英站店》、《推磨》、《花子拾金》、《下四川》、《顶花砖》、《当皮袄》、《货郎背包袱》、《剜蔓菁》、《卖豆腐》等。在乐器伴奏上,文场面以三弦为主,配以板胡、二胡、笛子;武场面原以四页瓦、碰铃为主,后来受秦腔等大戏的影响,加上了干鼓、铙钹、勾锣等。曲子戏的曲调颇为丰富,其中某些独特的曲牌,如"山歌调"只用于"六瓶花"等; 但大多数与流传在陕西省眉县、户县一带的"眉户戏"曲牌有着血缘关系,而在具体演唱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整个声腔体系由一百多个曲调组成;就表达感情上看,可分为"苦(哭)音类"和"花(欢)音类"。为塑造人物、烘托气氛提供了丰富的要素;其音乐调式属"征调式"。

主要分支

甘肃省白银市

《西厢调》小曲发祥于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水川镇大川渡,盛行于白银市黄河两岸及周边地区。大川渡举人张海润在国子监期间以《西厢记》情节内容为参照,根据陇中地区特别是黄河两岸人们的生产生活、业余爱好和习惯,于1875年创作完成了歌舞小曲,冠名《西厢调》。曲调有27种,大致归为4类:叙述型、欢快型、忧伤型、风趣幽默型,在具体演唱中4类曲调常常穿插运用。

敦煌曲子戏

敦煌曲子戏包容了文学、音乐、舞蹈、曲艺、特技等各种艺术成分。主要由剧本、曲调、曲牌三部分组成。表演形式有舞台演出(彩唱)和地摊演出(清唱)两种。敦煌曲子戏的传统剧目现存47部,主要是折子戏居多,本戏较少,代表剧目有《老换少》《打懒婆》《顶灯》《磨豆腐》《两亲家打架》等。剧本短小、情节曲折、语言生动、幽默滑稽,引人人胜。[2]

华亭曲子戏

华亭曲子戏源于宋、元,盛于明、清,尤以民国为最。华亭曲子戏是戏剧的一种,在流传地习惯又称"小曲子"、"笑摊"、"地摊子"、"信子腔"等,具有元杂剧的遗痕。唱腔属联腔体,由众多的曲牌连缀而成。从内容上分为正剧、喜剧和悲剧。曲子以《前月调》、《后背宫》曲牌开头,《月调尾》收场,在剧终唱词中报剧名,一唱到底,唱词的长短句式及宫调,具有元曲、宋词遗风。保留了曲艺向戏曲蜕变的痕迹。剧目全为短小折戏,情节简单,演出时间上只在正月初五至二十三,平时婚丧及庙会时演出,至今仍保持自演自乐性。

新疆曲子戏

新疆曲子戏,俗称"小曲子",是新疆唯一使用汉族语言演唱的地方戏曲。流行于乌鲁木齐昌吉米泉、阜康、焉耆及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形成于乌鲁木齐及北疆地区。它是在吸收眉户、鼓子曲、平弦和新疆各族民歌、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伴奏以三弦、四胡、板胡、二胡为主,打击乐器有鼓、板、锣、铰等。代表剧目《李彦贵卖水》、《张良卖布》等。[3]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曲子戏和其他民间文学艺术一样,在旧时代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据现存碑文及其他资料可以推知,最晚在宋代即开始在境内传唱。据健在的民间艺人回忆,清末民初相当兴盛,遍及7县(区)。1949年以后,随着大戏秦腔的普及,曲子戏虽时有兴衰,但总体上处于沉寂状态。但在交通不便的偏僻乡村仍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曲子戏与其他民间文学艺术一样,被视为民间文化遗产而得到广泛采集、整理。

传承现状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娱乐方式的多元化,曲子戏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现已濒临失传。

传承人物

康和,男,汉族,1935年生,2013年去世,甘肃华亭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曲子戏(华亭曲子戏)代表性传承人,甘肃省华亭县申报。

保护措施

为了弘扬、传承曲子戏,扩大影响,政府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对敦煌曲子戏进行保护。1953年,市文化馆举办了曲子戏艺人培训班,对传统曲子戏进行了改造,剔除了曲子戏中不健康的内容。

1957年,举行全县曲子戏汇演,敦煌曲子现代戏《文化岗》在全省民间现代戏中获奖,大力推动了曲子戏演现代戏的活动。

1977年-1980年,每年举行一次全市曲子观摩演出和学习班,邀请老艺人集中发掘整理,传授曲子戏剧目。由于当时条件所限,只对曲调、曲牌和部分剧目进行了录音,并油印了部分曲子戏剧目,如《磨豆腐》《放风筝》等。

1993年,文化馆与广播电台合作,邀请老艺人演出曲子戏,录音、录制剧目22个。

2003年,举办曲子戏培训班,排练曲子剧目12个,全部录像后制作光碟,留下了影像资料。

2006年,敦煌曲子戏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

社会影响

重要展览

2019年02月11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敦煌市委宣传部、敦煌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敦煌市文化馆、敦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承办的"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之一的"第八届敦煌曲子戏大奖赛"在敦煌市文化馆飞天剧院鸣锣开赛,曲子戏在其中得到展示。

2017年3月4日,新疆大型曲子戏《戈壁花开》在新疆的"西戈壁村"所在地奇台县上演。

濒危状态 内容来源于非遗大数据平台 敦煌市以农业人口为主,是个农业产业市。改革开放之后发展起了旅游业。 1、外来文明的冲击导致审美方式的改变。敦煌人数百年来都以出门看曲子戏和听清唱作为主要的文化生活方式,随着娱乐方式的多元化,曲子戏已很少能吸引年青人的兴趣,现在曲子戏的观众基本都是些中老年人。 2、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式微,导致许多人认为曲子戏是落后的,守旧的,只有电影电视才是科学时尚的。因此对曲子戏妄加排斥,使其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 3、曲子戏是当地农耕时代的产物,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大批的青年都外出经商打工,他们不参加生产劳动,也就告别了曲子戏。 4、曲子戏已步入了“三老”阶段,即老剧目、老演员、老观众。年年“老换少”,月月“小放牛”,曲子戏艺人最大的已85岁,最年轻的也60岁以上。随着老艺人的离世,曲子戏就会失传;随着老观众的减少,没有观众的曲子戏将会自动消亡。

相关视频

民间戏曲表演 曲子戏

国家级非遗瑰宝华亭曲子戏经典曲目:姐妹表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