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燮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燮和

來自搜狗網的圖片

中文名字:

  李燮和(1873--1927),字柱中,號鐵仙,漢族,漣源藍田人[1]。生於湖南省安化縣藍田鎮(今屬湖南省漣源市)。同盟會元老,近代資產階級政客[2]。1900年,李燮和到長沙求學,得識黃興、劉揆一等人,自此走上革命道路[3]。他首創黃漢會,先後加入過華興會、光復會、同盟會等革命團體,並擔任過上海起義軍臨時總司令、吳淞軍政分府水陸軍總司令、光復軍總司令、援鄂聯軍總司令、光復軍北伐總司令、長江水師總司令等要職,對辛亥革命作出過傑出貢獻[4]

快速導航:人物履歷

出生地 :湖南省安化縣

中文名 :李燮和

出生日期:1873年

國籍 :中國

逝世日期:1927年

民族 :漢

目錄

1人物簡介

2人物履歷

3輝煌業績

4採訪後裔

5研究問題

1人物簡介

  李燮和(1873--1927),字柱中,號鐵仙,漢族,漣源藍田人。生於湖南省安化縣藍田鎮(今屬湖南省漣源市)。同盟會元老,近代資產階級政客。1900年,李燮和到長沙求學,得識黃興、劉揆一等人,自此走上革命道路。20世紀初,正是資產階級革命團體風起雲湧的時代,李燮和首先加入了黃興為首的華興會,並約集同志者創建了一個「黃漢會」,作為華興會的外圍組織。

   “黄汉会”意即反对满清,恢复黄帝和汉族的荣耀。李燮和参与了华兴会的一系列反清活动,曾与谭人风等策划在湖南宝庆(今邵阳)一带组织起义,共和告成之后,李燮和功成隐退。

2人物履歷

  光緒二十八年(1902)為縣學生員。次年,就學長沙求實書院,為首組織黃漢會,準備反清。三十年,任寶慶中學堂教員,與譚人鳳等謀劃寶慶起義,事敗,亡走長沙。光緒三十二年(1906)春,李燮和任安化駐省城師範學堂教員,再謀長沙起義。湖南巡撫龐鴻書偵知,密令按察使張鶴齡捕李燮

和,張故泄密,李燮和出走至上海。隨又東渡日本,與孫中山、黃興會晤,加入同盟會。是年冬,李燮和回國至江寧,謀刺兩江總督端方不遂,間道去上

海。因偵捕緊急,復又去香港。次年春,經新加坡至爪哇寶三壠。八月,至榜甲檳港,任華民夜校教員,發起華民成立會館,創設華民學校,建立同盟會

分部30餘處。後潮、黃、惠、欽、廉、鎮南關、河口起義,而南洋一隅,供餉以巨萬計,賴李燮和之力宣統二年(1910),光復會總部在東京成立,李燮

和任南部執行委員,代總部行事,一時稱南部為革命黨根基。是年十二月十二日,孫中山在檳榔嶼召集黃興、趙聲、胡漢民會商廣州起義,會前,黃興書

勸李燮和去共商。

      会后,李躬亲力行、筹集饷银达三万余元,并与陈方度等回广州参加起义。1912年元月12日,李燮和被任命为光复军北伐总司令,即发表通电誓师。正当新率大军进发烟台时,清帝退位,遂留止南京。4月,南京留守黄兴任命李燮和为长江水师总司令,未几辞去。袁世凯授以长江水师总稽查,亦

堅辭不就,毅然歸里。同年11月,李燮和與黃興、龍璋聯合僑商曾慶連等發起創辦中華汽船有限公司,招股200萬元,訂造商輪6艘,營業於湘漢航線。此

外又與于右任等發起組織中華和平會附辦國民厚生銀行,專為振興實業及農業、工、商貸款。1913年3月,宋教仁被刺,李燮和以調停南北、免除兵端自

任,經爐、寧至北京寓居。1915年8月,袁世凱陰謀稱帝,李燮和在楊度邀約下列名發起「籌安會」。次年6月,袁世凱死,李退隱家園,不再問政治。1923年,攜眷去爪哇榜甲,翌年,隻身返歸故里。1927年農曆八月病逝,終年54歲。

3輝煌業績

  李燮和一生中最輝煌的業績,就是推動辛亥滬寧光復,在此前後曾五任總司令,為辛亥革命在江南的勝利建立了殊勛。李燮和首任總司令是上海起義「臨時總司令」。在上海起義前,李燮和就通過同鄉關係策反清軍軍警,掌握了上海、吳淞一帶大部分清方武裝。1911年11月3日,李燮和與同盟會的陳

其美在上海閘北和市區同時領導了起義,李燮和負責光復閘北和吳淞,陳其美負責市區。當晚,陳其美進攻滬南清軍上海製造局失利,被局內清軍所俘。

李燮和聞訊後,連夜率閘北起義軍警前來助攻,戰至拂曉,打垮了固守的清軍,救出陳其美。由於這一戰功,上海起義諸軍公推李為臨時總司令,指揮軍

事,司令部設於製造局內。但上海光復第三天,就發生滬軍都督職位之爭。在推舉上海革命領導機關的海防廳會議上,陳其美利用幫會勢力,大鬧會場,

乘機奪取了滬軍都督寶座,併兼任司令部部長。李燮和僅被委任為「參謀」,原有的「臨時總司令」一職也化為烏有。

      奉李燮和之命领导吴淞光复的黄汉湘等人对陈的做法十分不满,决定迎请李燮和来吴淞出任都督,但李燮和到吴淞后,不肯就任“都督”,改称“吴淞军政分府总司令”,创立了一个“专以筹备进攻军务为主”的新的地方革命机关,二任总司令。李燮和力辞督职,就是为了集中精力于练兵作战,

在主持吳淞軍政分府的同時,招兵買馬,組建「光復軍」,自任光復軍總司令。光復軍數量不多,但極善戰,在攻取南京的戰鬥中,連拔烏龍山、幕府山

兩炮台,以寡克眾,威名顯赫。南京光復後,黃興指調光復軍西援武昌。江浙革命軍又組建聯軍,推李燮和擔任「援鄂聯軍總司令」,將其所轄光復

軍主力擴編為援鄂第一鎮,於12月初分批西征。李燮和由此得以三任、四任總司令之職。在南北議和期間,李燮和力主北伐,反對同袁世凱妥協,他的態

度和決心比當時在孫中山身邊的一些同盟會骨幹還要堅決。1912年1月,李燮和在《時報》上以公開信的方式發表了《上孫大總統書》,文中抨擊袁世凱

是一個「反覆無常之小人」,「斷不可恃」,決不能依靠袁氏來達到推翻清廷的目的。李燮和在文中請求孫中山早定大計,以「議戰」代替「議和」,堅

決北伐。這一舉動表達了當時中下層革命軍人的普遍願望,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對革命領導人的決策也產生了好的影響。1月12日,南京臨時政府陸軍部

向李燮和頒發了「光復軍北伐總司令關防」,李燮和在南京韜園第五次就任總司令,隨後率部誓師,號召將士們「矢志滅敵,必堅必貞」,北上開赴煙臺

與清軍作戰。直到南北議和告成後,李的軍事行動才告停止。

4採訪後裔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为追寻先烈足迹、弘扬革命传统,10月12日,湖南日报采访组来涟对辛亥革命时期著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李燮和的后裔进行了采访,涟源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肖春在涟源宾馆热情接待了采访组。
   李燮和是辛亥革命时期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他首创黄汉会,先后加入过华兴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团体,并担任过上海起义军临时总司令、吴淞军政分府水陆军总司令、光复军总司令、援鄂联军总司令、光复军北伐总司令、长江水师总司令等要职,对辛亥革命作出过杰出贡献。
      在李燮和曾孙李安平的带领下,采访组来到位于蓝田办事处集中村的李燮和墓。李燮和墓于1989年被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娄底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娄底市文物保护单位。随后,采访组来到李燮和孙子李忠忻老人家里,仔细了解了李燮和后裔去向等方面情况,李老一一耐心作了回答,并为采访组提供了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最后,采访组和李老来到李燮和故居——李园(现市委机关所在地),共同追寻革命先烈的足迹。
   采访组表示,此次采访收获颇大,他们将认真梳理有关资料,做好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人物宣传报道,深切缅怀革命先驱的丰功伟绩,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5研究問題

       李燮和是辛亥革命时期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他首创黄汉会,先后加入过华兴会、兴复会、同盟会等革命团体,并担任过上海起义军临时总司令、吴淞军政分府水陆军总司令、光复军总司令、援鄂联军总司令、光复军北伐总司令、长江水师总司令等要职。像他这样一生四次加入革命团体、六次

擔任總司令的革命黨人在辛亥革命史上並不多見。但是,長期以來,史學界對這位歷史人物卻研究得很不夠,箇中原因是極其複雜的。下面,擬從三個問

題入手,對李燮和一生評價有爭論的幾個問題談談自己粗淺的看法,以求教於大家。

  一 關於李燮和捲入第二次倒孫風潮和參與重建光復會的問題

  從1907年3月至1909年底,在同盟會內部,一部分會員因政見分歧先後掀起了兩次倒孫風潮。李燮和曾參與過第二次倒孫風潮,由陶成章「聯絡李燮和等起草」過一份「孫文罪狀」的公函,這封公函是以1909年9月東京南渡分駐英、荷各屬辦事的川、粵、湘、鄂、江、浙、閩七省同志名義起草的。從

公函的內容看,分三種狀況:有些內容所陳述的事實基本屬實,孫中山亦應負有一定的責任;有些內容是屬於誤信謠言所致,敘事中有某些失實之處;有

些內容屬誣衊不實之詞,這也是必須承認的。這次倒孫風潮和第一次倒孫風潮一樣,雖然是以經濟問題為導火線,但從性質上講,仍是屬於革命黨人內部

存在的政見分歧,而不是蓄謀鬧分裂。這種分歧主要表現在起義地點的選擇上和對民生主義的理解上。正如孫中山所說的:「二黨宗旨,初無大異,特民

生主義之說稍殊耳」(註:孫中山:《致陳炯明及中國同盟會電》,《孫中山全集》第二集第46~47頁。)。而重建後的光復會與同盟會比較,雖然有某

些倒退跡象,如主張暗殺等等,但其革命宗旨沒有什麼改變,組織成分也沒有多大改變,其主要領導成員腳踏實地、積極進取的傳統的工作作風也沒有

變,一言以蔽之,革命的總目標並沒有變。孫中山對這種政見分歧和光復會的功績有過精當的評述:兩會「非只良友,有如弟昆,縱前茲一二首領,政見 稍殊,初無關於全體」(註:孫中山:《致陳炯明及中國同盟會電》,《孫中山全集》第二集第46~47頁。)。在很大程度上,兩會之間的分歧是出於名

號之爭,即出於爭奪最高領導權的派性鬥爭。孫中山對此亦有過論述:光復會「當其初興,入會者本無爭競。不意推行嶺表,漸有差池,蓋不圖其實際,

惟以名號為爭端,則二會之公咎也。」(註:孫中山:《致陳炯明及中國同盟會電》,《孫中山全集》第二集第46~47頁。)既然作為兩次倒孫風潮的主

要策動者之一的章太炎、陶成章等人與孫中山之間尚且不過是有政見分歧的政友而非蓄謀鬧分裂的政敵,那麼作為第二次倒孫風潮參與者之一的李燮和等

人更談不上是什麼蓄謀破壞的分裂主義者了。況且,在籌備廣州起義的過程中,李燮和仍與孫中山、黃興密切合作。1910年冬,同盟會決定在廣州謀大

舉,黃興致函李燮和等人,特邀他「捐除成見,同任艱巨,燮和等欣然從之」(註:馮自由:《光復軍總司令李燮和》,《革命逸史》第二集第217~218

頁。)。同年11月13日,孫中山在檳榔嶼召集黃興等同盟會重要骨幹會議,李燮和受檳島同志委託,參加了孫中山在檳榔嶼召集的秘密軍事會議。會後,

李燮和傳達會議精神,經過幾個月的努力,籌得一萬七千餘元,由李燮和親自帶交黃興。李燮和與陳方度等人還參加了黃花崗起義。

关于李燮和与陈其美争夺沪军都督府都督的问题

  長期以來,不少史學論著言及上海光復時,往往會提到李燮和與陳其美爭奪都督的問題。個別論者甚至公然不顧事實,為陳其美辯解,把爭都督的責任一股腦兒推給李燮和,這是有失公允的。其實,爭奪滬軍都督府都督的恰恰是陳其美,而不是李燮和。

  首先,早在上海光復之前,陳其美就有過當都督的預謀,曾「預刻滬軍都督印一顆備用」(註:黃元秀:《陳其美事略》,《浙江辛亥革命回憶錄》續輯,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7頁。)。陳攻打上海江南製造總局的當天早晨,即對上海光復後擬成立的軍政府的人選已有安排。據李平書回憶:

「十三日清晨,陳君以軍政府照會致余,勸任民政總長,又浼余勸駕伍秩庸先生擔任外交。余往晤先生,初以年老辭,適溫君欽甫至,相與力勸,乃受照

會。」(註:李平書:《且頑老人七十歲自敘》,《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選輯》第972頁。)可見,陳其美在攻打製造局之前,滬軍都督府的民政總長、

外交總長人選均已確定,並以軍政府名義、用公文形式下達。那麼,毫無疑問,當李燮和初到上海,正在加緊聯絡軍警、光復閘北,忙得不可開交的時

候,這位擬訂「未來上海軍政府」文件的陳其美早已視滬軍都督為囊中物,自封為滬軍都督了。

  其次,在光復上海的過程中,特別是在攻打製造局的戰役中,陳其美爭當都督的想法便付諸實施了。嚴格說起來,上海光復只有在製造總局算是打過

一場硬仗。事前,李燮和考慮到該局的重要地位,曾派人去勸說過製造局總辦張士珩,也曾與駐紮在那裡的守軍秘密進行過聯絡,由於張頑梗不化,收效

甚微,李燮和經過慎重考慮,知「非死戰,勢不決」;而且,李還派人與製造局的衛隊接上了頭,衛隊士兵表示願意作內應,並議定了秘密聯絡的暗號。

然而,對於這次重大戰役,陳其美卻為了搶頭功,竟然不與李事先通聲氣,搶在李出兵之前,單獨行動,冒死出擊,輕率地帶領敢死隊員孤軍沖入。由於

未與李燮和配合,協同作戰,不熟悉李派人與衛隊接頭的暗號,陳戰敗被俘,隨時都有被製造局總辦張士珩殺害的危險。如果不是李燮和督率大隊人馬連

夜進攻,恐怕製造局也不會在當晚攻克,陳其美能否得救也就不得而知了。

  複次,李燮和在攻打製造局這一關鍵性的戰役中建立了卓越的功勳,為上海乃至江南的光復掃清了道路,正如錢基博所云:「江南之光復,實以上海為肇端;而上海之發難,則以安化李燮和為主謀」。(註:錢基博:《辛亥江南光復實錄》,《辛亥革命》(七),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8頁。)

上海光復鬥爭的實踐已經把李燮和推上了上海起義軍事總指揮的高位,這既不是自封的,也不是李通過什麼不正當的途徑爭來的。上海光復的特定歷史環

境造就了李燮和,諸軍將領一致推舉李燮和為上海起義軍最高軍事統帥,這既是維護上海光復成果的需要,也是增援南京、援鄂北戰,繼續擴大革命戰果

的要求,順乎自然,合乎情理。當事人對此均有評論,輿論界亦普遍承認,這類材料極多。而陳其美當時只不過是被李燮和從敵人手中營救出險的難友而

已,在當時一般上海人的眼中,李燮和的實際地位遠遠超過陳其美,不成立滬軍都督府則已,若成立滬軍都督府,則都督一席非李燮和莫屬。然而,陳其

美這位權力欲極盛的革命黨人對當時的現狀極為不滿,置有目共睹的事實於不顧,他要想盡一切辦法打破這種既定的政治定勢和格局,取代李燮和的地

位,爭奪滬軍都督府都督。

  最後,在滬軍都督府成立過程中,陳其美採取種種手段爭奪到了滬軍都督,其中包括不邀請光復會員參加會議,會上壓制不同意見,甚至不惜讓親信

掏出手榴彈、手槍以武力脅迫與會者推舉等不正當手段。而李燮和儘管「以為都督兼任民事,不宜分裂江蘇統治之權,與陳其美等議異」,不主張成立滬

軍都督府,自然也就不存在設都督一職的問題。但在滬軍都督府業已成立,陳其美當上滬督以後,李燮和從維護上海光復的成果出發,主張顧全大局,說

服部下,不與之計較,退出權力之爭,另開革命根據地,在吳淞成立軍政分府。李以高度的革命警惕性和特有的機智,幾次躲過了來自敵人和革命營壘中

包括陳其美在內的多次暗殺,贏得了整個華東戰場鬥爭的最後勝利!

     三 关于李燮和与筹安会的问题

  有關李燮和列名籌安會的問題,當事人以及當前史學界頗具歧見。有的論者認為,他列名籌安會是因為沒有武力,「成了光杆司令,只得辭職下台」(註:陶菊隱:《籌安會「六君子」傳》第58頁,中華書局1981年版。),繼而投靠袁世凱;有的論者認為,他列名籌安會是因為他「貧無立錐,始靦顏

附袁自污」(註:馮自由:《光復軍總司令李燮和》,《革命逸史》第二集第217~218頁。)。持上述觀點的論者,幾乎都認為,他已改變革命初衷,反

對民主共和,與袁世凱同流合污,已墮落成為「帝制犯」、「禍國賊」。但也有論者不同意上述觀點,認為李燮和列名「籌安會」是一樁冤案,李是「被

楊度等人私下列名籌安會的,李被袁世凱軟禁於北京,袁世凱死後,始獲自由。」(註:辛平:《民國將領傳》第132頁,遼寧人民出版社,1992年

版。)還有的當事人指出,李「被列為籌安會『六君子』之一,未敢聲明,卻被後人誤為晚節不貞」(註:楊鎮毅述、楊福祥記:《光復會和光復軍》,

《浙江辛亥革命回憶錄》第245頁,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還有的論者由於找不到可靠的資料,對李燮和列名籌安會的原因避而不談,甚至公開

聲明,對李「這位反對專制,參與創建民國的有功之臣而又參與袁世凱『帝制自為』的活動難以理解」,「實在難以說清這一段歷史」,對李的晚年只能

「存而不論」。(註:玉它:《辛亥革命中的湘籍華僑李燮和》,《僑聲》1991年第1期。)其實,只要詳細占有資料,這個問題是完全可以「說清」

的,同時,又非要說清楚不可,因為這不僅關係到對李燮和個人歷史能否作出公正評價的問題,而且對於研究「籌安會」和民國史都是非常必要的。

  第一,李燮和究竟是不是「帝制犯」,首要的問題,也是關鍵的問題,就是要探討他在民國初年的政治態度,弄清他的政治主張。早在南北議和期間,李燮和是堅決反對南北議和,反對與袁世凱妥協的,極力主張在中國實行民主共和制度。從他投身革命事業到辭去光復軍總司令職務,乃至奉召入

京,從未發現他有贊成帝制的言論。況且,李燮和與袁世凱並無私交,特別是在南北議和期間,李對袁破壞和談的行徑多所揭露,認為袁世凱是一個「反

復無常」的「小人」,「陰謀叵測,實我寇讎」,此人「斷不可恃者也」。(註:《光復軍總司令兼吳淞軍政分府李燮和上孫大總統書》,《時報》1912

年1月19~20日。)李奉召入京以後,過了二十多天才例行公事地見過一面,寒喧一通之後,話剛扯上正題,袁世凱便顧左右而言他,端茶送客了。聯繫

到後來袁世凱登基,亦未見他有重用李燮和的跡象。在護國運動中,各省紛起討袁獨立,袁窮於應付,也未曾見他起用過這位以善於指揮而著稱的原光復

軍總司令。因此,我們認為,李與袁聯合完全缺乏共同的政治基礎和思想基礎。

  第二,從李燮和列名籌安會的過程來看,也能得到說明。李燮和列名籌安會是在被袁世凱軟禁以後,由楊度、胡瑛等人串通,在李並不知曉的情況下強行列名入會的,完全帶有被動的性質。李燮和進京以後,袁世凱以保護安全為由,派軍警荷槍實彈,站崗放哨,李完全失去了行動自由。當楊度、孫毓

筠第一次登門拜訪時,閒談中,提到楊寫的《君憲救國論》一文,李表示「此斷不敢苟同者」,時過多日,楊度又陪梁士飴造訪,李仍「以他語亂之」,

自然還是反對君主立憲的。及至1915年8月初,楊度與胡瑛復來,直以坐牢殺頭相威脅,李云:「我退居已久,不問國事。諸君怎樣做,各請自便,我既

不擁護,也不反對。」(註:譚篤余:《回憶錄》,轉引自劉紹東撰《李燮和將軍事跡述評》未刊稿。)胡瑛聽後,非常高興,拍着手說:「反正聽我們

去搞,你只管看書、打牌,只要不反對我們就行了。」又過了一段時間,《時報》上公布了《發起籌安會宣言書》,六個發起人中,赫然出現了「李燮

和」三字,乃至李名登報三天之後,李還不知道這件事。後由留在外務館整理資料的譚篤余找到那天報紙告知他,但李早已失去登報發電的自由,除大罵

幾聲楊、胡之外,還能有什麼辦法呢?考察李燮和在京期間的活動,確實未曾發現他參與過擁袁稱帝的具體活動,籌安會的有關文件主要是由楊度起草

的,該會開展有關復辟帝制的活動也主要是由楊、孫等人出面負責組織實施的。現有材料表明,籌安會成立後,李燮和沒有像楊度、孫毓筠等人那樣駐現

場辦公,爾後由籌安會組織的各式各樣的「公民請願團」,由沈雲霈任會長的「全國請願聯合會」,由籌安會改名的「憲政協進會」;

由梁士飴等組織的「國民代表大會」等等,擁袁稱帝的組織所開展的活動中都未能找到李的蹤影。可以肯定,李燮和在籌安會中,和嚴復一樣,僅僅是掛名而已。

  第三,李燮和是不是「帝制犯」,當時的革命黨人最有發言權。章太炎稱,「孫少侯時為袁氏要人,柱中以獄事被脅,皆豫籌安會。余甚惡少侯,而知柱中無他,柱中來見,不甚誚讓也。」(註:章太炎:《自定年譜》,轉引自湯志鈞編《章太炎年譜長編》上冊,第493頁,中華書局1979年版。)這

里所謂「獄中被脅」,即指被軟禁、被裹脅之意。章太炎對孫少侯疾惡如仇,而與李燮和和好如初。龔翼星亦稱,「湘潭楊度以《君憲救國論》啖項城,

竊君名其中,君不能拒」(註:龔翼星:《陸軍中將勛五位光復軍總司令李燮和君墓志銘》,未刊稿。),這裡用一個「竊」字,即指盜用其名的意見,

所謂「君不能拒」,系指李在被軟禁的情況下,無法表明政見也無處表明政見的苦衷。一向堅持反袁鬥爭的胡鄂公驚聞李燮和疾逝,親撰輓聯悼之:「與

孫黃宋蔡幾番作革命元勛,成功不居,大智若愚,憤世學楚狂,千古英雄一灑淚;值日俄法美列強肆侵略主義,戰固釀災,和亦延禍,信宗失季布,縱橫歐亞盡含悲。」(註:劉紹東撰:《李燮和將軍事跡述評》,未刊稿。)胡與李同居京城,對李是了解的,李若是「帝制犯」,胡決不會如此評價。

      第四,袁死后,1916年7月14日,北京政府以大总统黎元洪名义发布的命令中也没有将李燮和列为“始祸诸人”而加以“惩处”。命令如下:“自变更国体之议兴,全国扰攘,几陷沦亡,始祸诸人,实尸其咎。杨度、孙毓筠、顾鳌、梁士饴、夏寿田、朱启钤、周自齐、薛大可均着拿交法庭,详确讯鞠,严行惩办,为后世戒,其余一律宽免。”(注:转引自谢本书等著《护国运动史》第344页。)有人认为李燮和未被列入惩办名单的原因是“为了对国民党表示善意”而让他“逍遥法外”,亦不能令人信服。因为孙毓筠与李燮和同样有过一段革命经历,孙毓筠曾一度代替黄兴担任庶务科总干事,主持过东京同盟会本部的工作,也是国民党的元老之一,但孙还是被列为惩办对象。可见,北京政府并非仅仅是为了对国民党表示“善意”,才未将李燮和的名字列入“始祸诸人”的,而是根据各人在帝制活动中的表现,依据其情节轻重加以区别对待的。

  至於說到他沒有武力,「成了光杆司令」和「貧無立錐」之類更是無稽之談。李燮和在抽調部分軍隊增援湖北和北上山東之後,在南京還有步兵一團、炮兵一營、工兵一隊,留駐吳淞還有一個旅,滬、寧駐軍共有「十三營」,約有5000人之譜,李一直擔任光復軍總司令,李之弟李雲龍曾任光復軍參謀長,其侄兒李剛任光復軍炮隊司令,李燮和若以此為基礎,稍加整頓,建立私兵,易如反掌。只要李一聲令下,恢復光復軍昔日雄風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李燮和出生於一個茶商家庭,是當地著名大戶「李園」的主人,其岳父林那能又是南洋華僑巨富,林那能擁有錫礦及胡椒園、橡膠園等產業,對李從事革命活動多所資助,李在安化老家還置有大批田產,直到他向孫中山辭光復軍總司令時,還提及老家「有薄田二十頃,古籍千餘卷」。後來,李燮和北上被袁世凱軟禁時,他還有餘錢多次接濟章太炎,章太炎說他在北京全家人不至俄死,全靠「李柱中助資」,李燮和又何曾「窮困潦倒」過一日?夫何至於為「混一口飯吃」而投靠袁世凱呢?

  毋庸諱言,李燮和在列名籌安會這個問題上,他個人也不是沒有一點責任。其責任在什麼地方呢?就在於李入京後,楊度等人第三次來李宅商量是否加入籌安會一事,並「以坐牢殺頭相恫喝」的關鍵時刻,態度消極暖昧,缺乏應有的積極抗爭。李所謂「既不擁護,也不反對」的態度是不可取的,因為在是否加入籌安會問題上,在擁護還是反對「君主立憲」這樣一個大是大非的問題上,作為一個革命黨人不論在朝為官也好,還是「退居已久」也好,都應該理直氣壯、旗幟鮮明地表明自己的態度,不應當有絲毫的含糊。李燮和又為什麼要採取這種態度呢?因為李從內心深處而言,他是堅決反對君主立憲,堅持民主共和制度的,這就是所謂「既不擁護」一語的含義;但他深知袁世凱對待革命黨人的手段是極其陰險毒辣的,如果在自己被軟禁的情況下,公開站出來反對「君憲救國論」,就會招來殺身之禍,這不僅關係到李個人的生死問題,而且還關係到其家人及親戚的生死問題,當時李燮和的一家,其胞弟李雲龍一家,其侄兒李剛一家「三家人口二三十人,都在北京,人口眾多,以致無法脫離虎口」(註:李興瀟、李興藻:《先君李燮和的一生》,《長沙文史資料》第十一輯。)。因此,只好用「也不反對」一語加以搪塞。李燮和這種態度正好讓人鑽了空子,於是在《發起籌安會宣言書》中赫然出現了李燮和的名字。同樣,宣言書公諸報端後三天,李才知道這件事。當譚篤余將那天的報紙找來告訴他時,李不是採取積極抗爭的態度,而是採取一種敢怒而不敢言的消極態度,除大罵胡、楊幾聲外,也未曾見他有過什麼其他堅決反抗的表示和果敢的行動。在失去自由的情況下,用登報或者發表通電的形式據理力爭固然是不可能的,但反抗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諸如向當局提抗議、開展絕食鬥爭、向所接觸的人闡述自己的政治主張、說明事實真相等等都是可以辦得到的。就其艱窘的政治處境而言,李燮和與章太炎比較,章太炎的處境似乎更為惡劣,但章太炎的反袁態度卻是異常堅決的。相較之下,李燮和卻沒有像章太炎那樣憤起抗爭,對於這一點,李燮和自己也感到十分愧疚。章太炎在談到他與李交往時,也提及「然柱中頗自愧,不繼見矣」。龔翼星也說他被「竊名」籌安會時,「不能拒」,又說「項城死,君遂不與聞政事」。楊鎮毅說他「被背列為『籌安會六君子』之一,未敢聲明,為什麼「不能拒」?為什麼「未敢聲明」?為什麼後來「不與聞政事」?箇中原因恐怕只能從李燮和本人思想深處去尋找。袁世凱死後,李燮和才得以徹底擺脫袁氏羈絆,完全恢復自由。他懷着愧疚的心情回到自己家鄉隱居下來,讀書自省,曾親撰對聯自責云:「北顧效三呼,渡河殺賊虛初願;南來欠一死,列簡蒙冤憤晚年。」(註:劉紹東撰:《李燮和將軍事跡述評》,未刊稿。)這幅對聯是對他被列名籌安會而缺乏應有積極抗爭心理的一種自責與反省,也道出了他晚年內心悲憤、抑鬱的心情。

參考資料: 1. 湖南日報到漣採訪李燮和後裔

詞條標籤: 人物辛亥革命

視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