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格里姆斯比 (安大略省)

格里姆斯比
圖片來自BUSINESS VIEW

格里姆斯比英語:Grimsby)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尼亞加拉區一鎮,坐落尼亞加拉半島北部,北面瀕臨安大略湖,東鄰林肯鎮,南及西林肯鄉,西面則與哈密爾頓市為鄰。

從早期的第一人定居到忠誠的定居者在1780年代到達40英里小河,格里姆斯比的居民都體現了一種社區精神和集體力量,這種精神在今天仍然很明顯。通過遵循傳統公路路線,您可以探索格里姆斯比的根源,並了解在加拿大歷史上的奇妙之處。

格里姆斯比(Grimsby)是1790年4月5日在上加拿大舉行的第一次市政會議的所在地,也是1813年四十年代交戰的地點-1812年戰爭的關鍵性海戰和轉折點。

格里姆斯比村於1876年成立,並於1922年成為一個城鎮。整個城鎮都在歷史上提醒著我們豐富的遺產和早期祖先。在多倫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展出了中性第一人稱聚居地的發現。我們自己的格里姆斯比博物館(Grimsby Museum)存放著許多文物和歷史文獻,例如1883年購買並於1966年恢復的原始城鐘,在每年的新年時都會響起。格里姆斯比海灘(Grimsby Beach)自1850年代以來就是一個旅遊勝地,曾是安大略衛理公會營地集會場的所在地。該營地圍繞一個獨特的寺廟,為該地區的家庭提供團契和宗教成長的機會。在此期間,格里姆斯比被認為是北部的肖托誇市,這是一個成人教育運動,強調分享藝術,文化,和文學,以增強和教育社區。在1910年代,該地區變成了一個遊樂園,吸引了來自北美各地的遊客。每年八月,人們都會在解放日野餐聚會上慶祝廢除奴隸制。

目錄

歷史

現格里姆斯比鎮一帶本為中立原住民族(Neutral Nation)的聚居地,但易洛魁族則於1650年代向中立族宣戰,數年後中立族已全面撤離該帶[1]美國獨立戰爭後,大批效忠英王的十三州殖民遷居至上加拿大,當中部分殖民於1787年在此帶地域落戶[2]。此處有一條溪澗,因其河口離尼亞加拉河以西約40英里而稱為四十英里溪(Forty Mile Creek);在此處形成的聚落最初編為6號鄉區(Township Number 6),後來則稱為四十鎮(The Forty[2],並因溪流所在吸引商人在此設立鋸木廠和磨坊[1]。1792年,上加拿大總督閃高(John Graves Simcoe)將該殖民地劃分成19個縣,此帶地域成為林肯縣一部分。林肯縣再細分為12個鄉(township),並以英格蘭林肯郡內的鄉鎮命名,此鄉遂以當地的格里姆斯比為名。

格里姆斯比於1876年正式建制為村,再於1922年改設為鎮。1970年1月1日,安大略省政府改革此帶地域的地方政府,林肯縣和威蘭縣(Welland County)合併成新的尼亞加拉區,而北格里姆斯比鄉(North Grimsby)則同時併入格里姆斯比鎮[1]

交通

省級400系列高速公路伊利沙伯皇后道呈東西走向貫穿格里姆斯比鎮,並在鎮內設有三座交匯處,為來往多倫多咸美頓伊利堡美國水牛城之間的要道。非高速公路規格的尼亞加拉區81號區道(即前安大略8號省道)亦在鎮內呈東西走向,大致沿尼亞加拉懸崖底部與伊利沙伯皇后道平行,東西分別通往昆士頓和咸美頓。

維亞鐵路美鐵聯營,連接多倫多和紐約市的楓葉號列車亦在格里姆斯比火車站停靠。

參考資料

  1. 1.0 1.1 1.2 History Geography Grimsby, Ontario. Virtualwalk.ca. [2015-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26). 
  2. 2.0 2.1 Museum. 兼士比鎮政府. [2015-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