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桃屬(學名:Amygdalus L.)薔薇科李亞科落葉喬木或灌木;枝無刺或有刺。腋芽並生,兩側為花芽,中間是葉芽。葉柄或葉邊常具腺體。花單生,粉紅色,罕白色,子房常具柔毛,果實為核果,核扁圓、圓形至橢圓形,與果肉粘連或分離,表面具深淺不同的縱、橫溝紋和孔穴,極稀平滑;種皮厚,種仁味苦或甜。 全世界有40多種,分布於亞洲中部至地中海地區,栽培品種廣泛分布於寒溫帶、暖溫帶至亞熱帶地區。我國有12種,主要產於西部和西北部,栽培品種中國各地均有。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或灌木,高3~8米;樹冠寬廣而平展;樹皮暗紅褐色,老時粗糙呈鱗片狀;小枝細長,無毛,有光澤,綠色,向陽處轉變成紅色,具大量小皮孔;冬芽圓錐形,頂端鈍,外被短柔毛,常2~3個簇生,中間為葉芽,兩側為花芽。
葉片長圓披針形、橢圓被針形或倒卵狀被針形,長7~15厘米,寬2~2.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上面無毛,下面在脈腋間具少數短柔毛或無毛,葉邊具細鋸齒或粗鋸齒,齒端具腺體或無腺體;葉柄粗壯,長1~2厘米,常具 l至數枚腺體,有時無腺體。
花單生,先於葉開放,直徑2.5~3.5厘米;花梗極短或幾無梗;萼筒鐘形,被短柔毛,稀幾無毛,綠色而具紅色斑點;萼片卵形至長圓形,頂端圓鈍,外被短柔毛;花瓣長圓狀橢圓形至寬倒卵形,粉紅色,罕為白色;雄蕊約20~30,花葯緋紅色;花柱幾與雄蕊等長或稍短;子房被短柔毛。
果實形狀和大小均有變異,卵形、寬橢圓形或扁圓形,直徑⑶5~7⑿厘米,長几與寬相等,色澤變化由淡綠白色至橙黃色,常在向陽面具紅暈,外面密被短柔毛,稀無毛,腹縫明顯,果梗短而深入果窪;果肉白色、淺綠白色、黃色、橙黃色或紅色,多汁有香味,甜或酸甜;核大,離核或粘核,橢圓形或近圓形,兩側扁平,頂端漸尖,表面具縱、橫溝紋和孔穴;種仁味苦,稀味甜。花期3~4月,果實成熟期因品種而異,通常為8~9月。2n=16。
地理分布
桃屬全世界有40多種,分布於亞洲中部至地中海地區,栽培品種廣泛分布於寒溫帶、暖溫帶至亞熱帶地區。中國有12種,主要產於西部和西北部,栽培品種全國各地均有。
主要價值
桃是我國原產植物,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培育成為數眾多的栽培品種,除作果樹外,又是綠化和美化環境的優良樹種。果實除供生食外,還可製作罐頭、桃脯、桃醬及桃千等。桃樹的根、葉、花、種仁等均可入藥。桃膠可作粘接劑。
藥值用價
桃具有良好的藥用價值,唐代藥物學家孫思邈稱其為「肺之果」,還說「肺病宜食之」。按,中醫稱肺為「嬌髒」,喜濕潤,惡乾燥。桃的果肉中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鈣、磷、鐵和維生素B、維生素C及大量的水分,對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症、肺纖維化、肺不張、矽肺、肺結核等出現的乾咳、咳血、慢性發熱、盜汗等症,可起到養陰生津、補氣潤肺的保健作用。桃子富含膠質物,這類物質到大腸中能吸收大量的水分,能達到預防便秘的效果。桃子的營養還善走皮表,《大明本草》中說,將桃曬成干(桃脯),經常服用,能起到美容養顏的作用。只是桃乾的含糖量過高,用開水與少量綠茶或花草茶沖服就好得多,還能提高風味。值得注意的是,鮮桃下樹後極其不耐儲存,應趁鮮食用。食用前還要將桃毛洗淨,以免刺入皮膚,引起皮疹;或吸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咽喉刺癢等症。
食用注意
桃屬桃屬熱性水果,體熱者吃多了容易起瘡。
鮮嫩可口的桃子營養十分豐富,含有蛋白質、維生素B、維生素C、鈣、磷等成分,養陰生津、補氣潤肺,其中大量的鐵元素和果膠,還是對付貧血和預防便秘的好幫手。但是,在享受美味的同時,專家也提醒愛吃桃子的人,雖然俗話說「桃養人」,但吃起來也需因人而異,特別是已經上火的人,再吃桃就好比「火上澆油」。專家引用了李時珍的話,很好地說明了這個道理:生桃多食,令人膨脹及生癰癤,有損無益。因為桃子是熱性水果,吃多了容易上火,嚴重的還會令身上起瘡。尤其是平時就有內火的人,更不宜多吃。雖然吃桃對便秘有緩解作用,但是因上火而便秘者,大量食用桃子後不但不會緩解,反而會愈加嚴重。受口乾、口渴、咽喉疼痛等上火症狀困擾的人,最好也少吃或不吃桃子。
具體有兩類人不宜多吃桃子:
- 嬰幼兒和腸胃功能較弱的人。桃子中含有大量不易消化的大分子物質,嬰幼兒和腸胃功能弱的人一吃桃子就會導致腹瀉。
- 對桃子過敏的人。桃子上有一層茸毛,光用水清洗桃子往往不能把桃子的毛全部洗掉;另外,還跟人的體質有關,桃子有暑氣,跟身體裡的濕熱衝撞在一起有可能引起過敏。
栽培技術
桃是中國原產植物,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培育成為數眾多的栽培品種,除作果樹外,又是綠化和美化環境的優良樹種。桃樹為中型喬木,樹體不大,栽培管理容易,對土壤、氣候適應性強,無論南方、北方、山地、平原均可選擇適宜的砧木、品種進行栽培。果實除供生食外,還可製作罐頭、桃脯、桃醬及桃乾等。桃樹的根、葉、花、種仁等均可入藥。桃膠可作粘接劑。
- 育苗及栽植嫁接繁殖,毛桃砧,種子經層積處理,冬季撒播,6~8月芽接或翌年早春切接,次冬苗木即可出圃。栽植株行距為4m×5m或3m×4m,每公頃植500~840株。栽植時期從落葉後至萌芽前均可。桃園不可連作,否則幼樹長勢明顯衰弱、葉片失綠、新根變褐且多分叉、枝幹流膠。這種忌連作現象在砂質土或肥力低的上壤表現嚴重。主要原因是前作殘根在土中分解產生苯甲醛和氰酸等有毒物質,抑制、毒害根系,同時還與連作時土壤中的線蟲增殖、積累有關。
- 施肥桃對氮,磷、鉀的需要量比例約為1:0.5:1。幼年樹需注意控制氮肥的施用,否則易引起徒長。盛果期後增施氮肥,以增強樹勢。桃果實中鉀的含量為氮的3.2倍,增施鉀肥,果大產量高。結果樹年施肥3次:基肥在10~11月結合土壤深耕時施用,以有機肥為主,占全年施肥量的50%;壯果肥在4月下旬至5月果實硬核期施,早熟種以施鉀肥為主,中晚熟種施氮量占全年的15%~20%、磷占20%~30%、鉀占40%;采果肥在采果前後施用,施用量占全年的15%~20%。此外,桃園需經常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鬆,及時排水,防止積水爛根。
- 整形修剪多整成自然開心形。定干高度約60cm,留3~4主桂,主枝開張角度50°~60°,每主枝酌留1-2副主枝,在主枝和副主枝上儘量少留小枝。修剪時期有冬季修剪與夏季修剪。初結果樹(植後3~4年)雖已結果,但生長旺盛、徒長枝多,枝梢密生,需採用抹芽、摘心、扭梢等夏剪措施,以抑強扶弱,保持樹體平衡;盛果期桃樹,由於多年結果,樹勢已趨緩和,徒長枝和二次枝顯著減少,中、短果枝比例增加,須以短截為主,並刪除過密枝和先端強枝,改善梢間光照條件;要及時更新衰弱枝。 [1]